-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发展战略,凸显了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意义,意在提升整体软实力,突出中国式的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健身气功文化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哲学思想、美学和医学等文化的补充和诠释[1],能健身养身,充实人民群众的生活,通过参与习练陶冶情操,提高自我修养和精神品质,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更加和谐,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在大力提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研究健身气功文化在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同时用实证方式研究其国际推广模式,可以为健身气功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
1 健身气功文化在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
1996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体委、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健身气功”一词。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将健身气功的概念界定为:本办法所称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征是以人体运动为载体,体现在朴素自然的哲学特征,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辩证观、势运道圆的中和观以及优雅流畅的形韵之美[2]。健身气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
1.1 增强文化软实力
-
健身气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发扬健身气功文化能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大力推广健身气功及全民健身,健身气功成为中老年人健身养生的重要手段开始普及开来,融入人们的生活,在发挥其健身价值的同时,健身气功的文化价值也与日俱增。
-
1.2 增强人民体质
-
随着金牌强国向全民体育的转型、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以及大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火热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育运动,参与健身和养生。健身气功是传统的养生武术,国家体育总局已将健身气功列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62个体育项目[3],包含了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和八段锦等,是一项适合男女老少的低强度运动,动作简单易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具有延年益寿、防病治病等功效,起初应用于医院患病者的康复保健活动,随着人们对其健身价值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健身气功的锻炼,尤其是中老年人。由此可见,健身气功有力地促进了大众体育健身的开展,是全民健身、大众体育的发展助力,在体育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1.3 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健身气功文化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在文化输出方面有重要作用,是继太极拳之后,又一深受世界人们喜爱的运动。由于国外大众的健身意识较国内更强烈,太极拳、健身气功更受青睐。据调查,健身气功已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人员百万以上,群众效果好,普及面广。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不仅是经济、政治和军事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例如美国的NBA文化、好莱坞文化、法国的浪漫文化、德国的严谨文化等等,无不对全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但在文化输出方面,只有个别的、局部的文化走向了世界,整体上文化的国际推广还不足。健身气功文化涉及医学、体育学和哲学等诸多领域,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继承和发扬健身气功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通过推广和输出,提高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4]。
-
2 健身气功文化的国际推广现状分析
-
健身气功站点、孔子学院以及留学生等是传播和推广健身气功文化的最佳途径,为了解其在推广上的优势和不足,特此进行了调研。
-
2.1 健身气功站点
-
健身气功站点是国家体育总局主导的推广模式,是目前健身气功文化推广普及的直接形式,也是最好的方法。目前为止,我国健身气功站点已发展到近2万个,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群众基础广泛,但是,健身气功站点主要针对国内,国际上的健身气功站点还极少,有待重视和发展。
-
2.2 孔子学院
-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大门,是展现和输出文化软实力的桥梁,为了解孔子学院在健身气功文化推广方面的情况,对孔子学院的健身气功师资、课程设置以及宣传等方面进行调研,见表1。
-
从表1可知,绝大部分的孔子学院没有专门的健身气功教师,也没有开始健身气功文化课程,92%的孔子学院表示没有进行过健身气功文化宣传,只有极少部分的学校策划开展过健身气功文化的宣传活动。由此可见,健身气功文化在孔子学院的开展并不广泛,孔子学院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
2.3 留学生
-
留学生在文化输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的留学生包括我国留学生和国外留学生,为了解留学生对健身气功的掌握、了解和传播情况,对部分高校的留学生进行了调研。
-
我国2013年出国留学总人数为41.39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3.58%,要是每个人都是健身气功文化的传播者,那么将大大推动健身气功文化走出国门。为了解这些留学生是否了解健身气功文化、是否具备健身气功技术等,笔者进行了调研,见表2。
-
从表2的结果可知:34.0%的调查者表示对中国健身气功具有一定的了解;只有7个人在出国前接受过健身气功培训和学习,占14%;2人表示学习或从事过八段锦活动,占4%;表示学习过或从事过五禽戏活动的占10%;还有22%的表示学习或从事过太极拳、武术等其他健身活动,由此可见,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健身气功不了解,缺乏健身气功文化知识和技能。
-
据2012年统计,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来自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突破了29万[5],是健身气功文化传播和推广的优势资源。为了解国外留学生、国际交换生对健身气功文化的了解以及参与情况,2014年我们对法国、瑞典、日本等国的留学生、国际交换生(其中有部分是教师)进行了调查,见表3。
-
从表中可知,有85.3%的留学生表示了解或从事过中国武术;51.3%的学生表示了解或从事过太极拳活动;但是对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和六字诀等健身气功了解的人很少,分别占15.4%、12%、4%和1.3%;9.4%学生表示了解或从事过其他的健身活动。由此说明,国外留学生对中国的健身气功了解甚少,不利于健身气功文化的国际推广和普及。
-
2014年研究者在给留学生和国际交换生上太极、功夫课期间,介绍了中国的健身气功以及其健身价值,并在课程中进行具体示范和讲解,深受留学生喜爱。2015年,瑞典孔子学院来了一批留学生,约40人,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学习中国的太极和健身气功,其中有3名老师是去年已经来过,可见他们对中国的太极拳文化和健身气功文化非常感兴趣。若能利用好国外留学生和国际交换生这一推广途径,必能加速健身气功文化在国际上的普及,提升中国体育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
综上所述,目前健身气功站点在推广和普及健身气功文化方面做得较好,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孔子学院是健身气功文化推广的最佳途径,但是没有开始健身气功文化,也没有对其进行宣传;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国外留学生都没有进行健身气功的培养,致使国内留学生没有把健身气功文化带出国门。国外留学生在中国没有机会学习和了解健身气功文化,导致健身气功文化处于“冰封”状态,难以推广和普及。
-
3 健身气功文化的国际推广模式研究
-
健身气功文化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体育文化、养生文化和医学文化的结晶,深受外国人的喜爱[6]。针对健身气功文化在国际上的推广和普及现状,如何更好地推广健身气功文化,增强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健身气功文化国际推广策略。
-
3.1 积极响应文化强国建设战略,高度重视健身气功文化在文化强国中的战略地位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化之魂。健身气功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犹如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其文化理论渊源是多元的,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又涵涉医学、美学等传统科学的内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我们应高度重视健身气功文化,充分挖掘健身气功文化价值,把健身气功文化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内容之一,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并举[7]。
-
3.2 将健身气功文化纳入学校教学的范畴,注重建设气功文化的学校推广
-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平台,也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阵地,我们应该注重学校在文化传承和发扬中的作用。健身气功既是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民族体育项目,应该纳入学校教学的范畴,通过体育教学的形式进行健身气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加强对学生健身气功文化和技术的普及。
-
另外,可以通过赛事、活动等方式促进健身气功的学习和传播。把健身气功作为学校组织的运动会、社团活动、院系活动的内容,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健身气功的学习,普及健身气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对健身气功文化进行宣传,让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认识、了解健身气功文化,有助于健身气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
3.2.1 明确孔子学院推广健身气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
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共有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遍及世界126个国家(地区),是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平台,在文化的传承、推广和普及中地位显著,应该明确孔子学院推广健身气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把健身气功文化作为孔子学院对外传播的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健身气功师资队伍建设和健身气功教材及课程建设,以教学来推动健身气功的推广。
-
3.2.2 对国外在华留学生的培养
-
多数国内高校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他们是本国文化的传播者,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输出的纽带。建议学校开始中国文化课程,包括武术、太极、健身气功、汉字、民族舞、民族歌曲等,作为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程,让留学生全面学习中国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中坚力量,随着留学生的回国也会将中国文化带出国门,借此增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
-
3.3 出台规范健身气功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
-
政策具有导向性,是社会活动开展的原动力、引导者和秩序维护者,只有出台健身气功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使健身气功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有效地促进健身气功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可以制订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健身气功专家对外交流,将健身气功作为一项文化产业进行开发,借鉴其他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推广经验,推动健身气功走出国门。
-
3.4 开辟多元化的推广途径
-
仅仅依靠健身气功站点、孔子学院来推广健身气功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寻求更多的推广途径,例如网络视频、远程教育、DVD、书刊、杂志、健身气功比赛、广告、电影、电视等,促进健身气功文化的传播[8]。把健身气功作为一种民族特色文化进行宣传和普及,深入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健身气功文化对人们的积极影响。
-
4 结语
-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加强对健身气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只在国内普及和推广,更应注重其在国际的普及和推广。可以通过孔子学院、健身气功站点及其他文化传播途径,推动健身气功在全球的普及,为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1] 丁丽玲.论健身气功文化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10(5):132-134.
-
[2] 张峰.健身气功概念探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52-153.
-
[3] 岳旭东.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
[4] 朱华.文化强国与体育强国的关系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2(5):69-72.
-
[5] 张毅.基于“文化强国”理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2(3):75-78.
-
[6] 王学俭,张智.文化强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理论学刊,2012(8):4-8.
-
[7] 杨尚剑,孙有平.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体育文化的作用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8-12.
-
[8] 吕韶钧,彭芳,邝华利.现代健身气功的传播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1120-1122.
-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健身气功在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及其国际推广进行分析。指出,健身气功具有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强人民体质、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诸多作用。但是目前健身气功的国际推广还存在很多不足,健身气功文化未能普及。应该高度重视健身气功文化在文化强国中的战略地位,采取纳入学校教学范畴、出台政策加以规范、广辟推广途径等措施,为健身气功文化的繁荣提供理论参考。
Abstract
By method of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Qigong to Chinese cultural rising and its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It is noted that Qigong has such functions as enhancing cultural soft power, enhance people’s health,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our culture. But now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Qigong still has many deficiencies, and the Qigong culture is not popularized. Qigong culture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cultural power. Qigong should be taken as contents in school teaching. Policies should be made to regulate it. More other ways should be found to promote Qigong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osperity of Qigong culture.
Keywords
Qigong ; cultural power ;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 school teaching ;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