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白俊亚(1990-),男,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武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6)01-0079-05

参考文献 1
李龙,李伟.武术修炼四境界[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4):85-88.
参考文献 2
柯汉琳.文化生态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参考文献 3
王业莲.高级生态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3.
参考文献 4
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3.
参考文献 5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9.
参考文献 6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参考文献 7
李岩.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书局成立八十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2:39-41.
参考文献 8
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9
盖光.诗意的和谐:文艺生态审美的构成性[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5-10.
参考文献 10
戴国斌.武术的仿生性生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6):6-10.
参考文献 11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2.
参考文献 12
戴国斌.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J].体育与科学,2005,26(3):10-14.
参考文献 13
乔凤杰.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参考文献 14
阮纪正.准确推进传统武术文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3):88-92.
参考文献 15
任锋.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武术多元化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11):43-45.
参考文献 16
盖光.生态境遇中人的生存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参考文献 17
徐红,郭娇娇.数字化技术在日本民族文化传承中的运用及启迪[J].新闻大学,2014(6):47-54.
目录contents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武术是一个有机体,这是其进行生态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依据生态学相关理论,将武术生态系统划分为诗意的武术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的武术文化生态系统和多样的武术社会生态系统,分别对三者进行阐释,从中挖掘出当代武术发展的三点生态启示:武术的习练有必要走进大自然;武术习练须打练结合、文武兼修;武术发展须探索其多样性优势。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Chinese Wushu. It proposes that Wushu is an organic system, and that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o have eco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relative ecological theories, the Wushu eco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poetic Wushu natural ecosystem, “harmonious” Wushu cultural ecosystem and diverse Wushu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From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above three systems, it excavates some enlightenments of contemporary Wushu development: firstly, Wushu exercises are necessary to approach nature, secondly, Wushu exercises must combine combat and practice, mental cultivation, and thirdly physical strength, Wushu development must explore its diversity advantage.

  • 武术的“发展伴随和见证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1]多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此后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有关武术与生态学的研究还不多。本文从武术自身入手,通过对武术文化中生态学维度的解析,探寻武术发展中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我们对武术文化的了解和武术理论的完善。

  • 1 生态学发展简述

  • 生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的概念,它包括了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内涵[2]145。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E.)在《普通形态学》中首次给“生态学”下了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或者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3]我国学者王如松和周鸿在《人与生态学》中表述为:“生态学是一种哲学,一种科学······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4]柯汉琳在《文化生态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演变》中指出:“20世纪初,人们开始把生态学的原则运用于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的研究。”[2]2简单来说,步入21世纪,生态学早已不再局限于生物学领域,它的研究任务和内容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也反映出生态学的发展历程,生态学从原来的学科发展到一种观点、一种思想、一种方法论,由此诞生了人类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民族生态学、传播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新学科。

  • 2 武术与生态研究的内在逻辑

  • 我们称生态学的这种微妙的变化为“生态学的人文转向”,这使得武术和生态学联系的研究成为了可能。但是,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拿到一起来研究,只有两个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内在逻辑关系时,这样的研究才更具科学性和可信性。武术与生态学存在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关系呢?从生态学最初的定义来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周围环境。据此,武术首先需要是一个有机体,才能符合生态学研究的要求。

  • 著名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写道:“我看到的是一群伟大文化组成的戏剧,其中每一种文化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生土壤中勃兴起来,都在它的整个生活期中坚实地和那土生土壤联系着······每一种文化各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情欲,自己的生活、愿望和情感,自己的死亡······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自我表现的新的可能,从发生成熟,再到衰老,永不复返······这些文化——纯化了的生活精髓——像田野中的花儿一样无终极目的地生长着。”[5]很显然,斯宾格勒把文化看作一种充满活力的有机体。武术作为一种中华传统文化,它不是给定的,也不是僵化的东西的集合,它具有内在的生命力,它“通过自己的有机生长和盛衰变化来展示人的丰富的生存,来不断超越给定的文化形态。”[6]所以,武术是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武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必然也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存在与发展的。因此,武术和生态学联系起来思考,对武术的生态系统进行探讨,就有了内在合理性。

  • 3 武术生态系统的初步界定

  • 根据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借鉴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研究武术生态系统问题,提出“武术生态系统”的概念:武术及其聚落环境组成的网络结构称为武术生态系统。在这种网络结构中,武术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形成了相互作用之武术生态学功能单位。

  • 中国传统文化中彰显着生态思想,这一事实被无数中外学者推崇。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中多次提到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人,认为他们的思想在哲学意义上体现了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钱穆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时,也指出“天人合一”对人类的巨大作用。先生虽然没与明确讲到中国传统文化是生态文化,但是他所说的“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的传统文化精神,就是古代生态文明的本质精要[7]。中国武术自始至终浸染在这种生态文化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武术的复合生态系统即“自然—武术—人—社会”,也就有了武术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文化(精神)存在,进而有了武术的自然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它们都是“复合生态系统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8]181

  • 4 武术生态系统阐释

  • 4.1 武术之诗意自然生态系统

  • 诗意的武术自然生态是实际存在的,但并非亘古不变。武术自然生态所指向的自然,是对实体自然的超越,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体验被情境化了的“自然”。从结构性状态看,它是本源性自然、情境化自然和心意化自然的结构[9]5。这种三位一体结构是双向流动的,一方面由自然生态的实在性、本源性流向习武者的心意;另一方面又由心意回归自然的本源,形成生命能量的互动与交换。这在武术运动中有很好的体现,张三丰《太极拳经》说:“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此处的长江大海便是自然生态的例证,习武者收摄心神,进入情境化的自然世界,感受着本源性长江大河的滔滔气势,在心意化自然中长久摸索体悟这种气势,通过形、气、神完美结合表现出来,便是对于诗意自然的回归和超越。长拳十二形中“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发挥我们的想象,有山,有水,有树,有鸟,有风,有动有静,有起有落,有快有慢,有缓有急,充满韵律、富有诗意的自然生态景观呈现眼前。

  • 在武术象形拳生产过程中更加生动地体现了武术追求完整的自然生态价值。戴国斌《武术的仿生性生产》为我们呈现了这一完美图像。武术师于动物主要是两条途径:一,与之搏;二,习之搏。在习之搏中,作者从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过程展开论述。就学习对象而言,有以柔为特征的蛇拳、以敏捷为特征的猴拳,还有“虎、豹、鹤、龙、蛇”少林五拳。在学习内容中,螳螂拳的“勾、搂、采、挂、崩、劈、挑”的手法与螳螂“挥斧运臂”的灵巧遥相呼应,身法上采用“细腰巧躲”的“仰、俯、拧、旋”之变,形成了“拧腰不动胯”的特征;在步法上,吸取其稳健、灵巧的特点,形成了以滑步、拖步、跟步为基础的“正迎侧击”技击风格;在精神上吸取其“螳臂挡车”的勇气,形成“彪悍活泼”的风格。除了动物运动特征的学习,还有对动物叫声的学习。对于叫声的学习目的各异,或以声助气,或以声助力,或以声助势[10]。武术象形拳的衍生过程中,虎啸猿鸣、蛇的缠绕、猴的蹿蹦跳跃、鹤的轻灵美雅进入了武术空间,大自然成为了武术的一部分。习武者便是在这种情绪化的自然中感受自然的诗性韵律,体会自然生命的律动,在这种律动背后存在着只可意会的生态能量流动。这种灌注诗性韵律的,既是实存的,又具有超越性品质,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生命肌体,融入生命情思,创发生命精神的自然,故称为诗意的自然。[9]6

  • 这种诗意的自然有时内化于武术修炼者的心中,有时外展到武术修炼者周边的空间,构成了武术的诗意生态系统。在这个诗意的自然之中进行思索,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同时是一个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过程。”[11]戴国斌先生说:“套路是人们想象武术技击的场所,是武术技击的梦乡或梦工厂。”[12]那么,我们认为武术的诗意自然生态系统便是武术套路得以形成的梦工厂,“是生态化体验情境中生命存在意义的呈现”[9]6,是武术文化生态的源泉。诗意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我们探讨的是人、武术和自然三者的关系问题,是武术把人与自然有机连接在一起,人类学习大自然的“智慧”,完善人的不足与缺陷,实现了人的自然化,自然也通过让人类的肢体动作(武术动作)自然的人化。

  • 武术教学也应该从武术诗意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启示,那就是我们的武术学习者应该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深入丛林荒野之中,感受生机勃勃的本真灵性;矗立于大江阔海边缘,体悟潮起潮落的恢弘气势,这样不是另一种修行吗?这样才能真实体会到“运转如猴,换势似鹰”的形象细节。走进武术诗意的自然生态系统,聆听大自然的教化,感知武术与大自然的交融,追寻属于自己的诗意武术自然生态系统。

  • 4.2 “和合”之武术文化生态系统

  • 乔凤杰认为:“在中国古人的头脑中运转的永远是一种使用的意识。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兵家,对于传统武术家们来说,都只是供其选择的实用工具······对于中国古人来说,思想体系的差别是无关紧要的,分属不同思想体系的内容是完全可以共存的······这样一种基于万物一体之思想观念的生存意识极强的实用理性,使传统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其他形态文化中所吸收到的营养,远非其他民族同类项目所能比。”[13]这就为形成和合的武术文化生态系统创造了条件。“和合”有两层含义,其一为和谐;其二为联系。从各家文化出发来审视武术,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和谐文化生态系统的存在。道家对传统武术的内外兼修起到重要影响,如“反动”与“弱用”与传统武术技击中后发先制、以柔克刚的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复归于无极的思想也对传统武术“精气神”的训练具有重大启示;兵家深刻影响着传统武术技战术的运用,如兵家讲“示形误敌”与八卦掌的“未击西来先声东,指上打下就得知”、形意拳中的“占左进右,占右进左······看正似斜,看斜似正,发手莫有形,身动勿有势”等形成对应;儒家对武术的影响主要在于武德规范;佛家的禅定与禅修对武术的外练内修也产生很大的作用。在武术文化中我们可以发现上述各家思想的鲜明表现,可以说各家思想在武术中实现了互助共生,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武术和谐文化,共同构筑了和谐的武术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武德起着统摄全局的作用,至于在技战术方面则兼容并收,为武所用[14]。在武术中具体表现为长拳的技术动作要求“六合”(手、肘、肩、脚、膝、胯协调配合)、四击(踢、打、摔、拿)合法;形意拳更加注重内外六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为外三合);八卦掌更加注重手、眼、身、法、步的整体配合,追求上下一体,周身合一,此外更加强调形神兼备,比如转身双撞掌又名猛虎扑食、翻身掌又名大蟒翻身等等。在中华武术中,我们总会找到各种和合的文化脉络,自然形成了和合的武术文化生态系统。

  • 这种武术文化生态主要表现为不同学说流派文化在武术空间的共存共生,还表现在武术系统自身的结构与过程关系之中。生态哲学认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过程,结构和过程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两者相较而言,过程更为基本。结构不再被看成是基本的东西,而是一种基本过程的表现形式[8]184。同时认为,现实和宇宙在根本上都是运动的。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同时也印证了生态系统不是僵死、孤立的。若是我们注重了结构或是状态,就很容易认为它是僵死的,这也就不再是生态的主题。

  • 中国武术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其套路运动、对抗性练习和功法练习构成了武术技术生态系统,那么这三者就可以看做是武术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是基本的过程形式;武术的传统训练体系——基本功—套路—拆手(将套路拆散为单个动作讲解其攻防含义和各种变化)—递手(又称喂手,在上一步基础上,两人按照每个动作的用法进行反复练习,一递一接,一接一递循环进行)—随意对抗实战,就可以看作是武术生态系统的文化信息运行过程,武术文化信息(能量)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僵死的结构运转起来,使得这一文化生态系统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也是对武术文化技术系统的整合串联。这个生态过程是一环套一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缺少任何一环,文化信息(能量)就会泄露,系统就会失去动力,无法运转。

  •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当代武术打与练不能分家,在学校武术教学中尤其如此。一直以来学校武术教学都是套路与实战对抗(散打)分开,就套路而言,虽然适宜练习的人群众多,但只是套路不免有失趣味性;竞技难度大,不适合大多数人群,这便是学校武术的两难处境。引进段位制教学将会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段位制套路难度适中,适宜人群广泛,在遵循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既可以单练,又可以对练,趣味性有所提高,不正是对传统的一种回归吗?

  • 4.3 多样化之武术社会生态系统

  • 从武术复合生态系统我们知道,是人类连接了武术与社会,因此就形成了武术社会生态(世界)。中国武术内容丰富,使得武术集技击、保健、竞技、观赏、教育等价值于一身,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武术、军警武术、大众武术、健身武术、竞技武术、艺术武术、学校武术、产业武术、媒介武术等多个领域的武术类型。任锋在《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武术多元化发展》中构建了三个武术生态场,分别是政治话语主导的竞技武术生态场、人文话语主导下的传统武术生态场和世俗话语基调下的大众武术生态场[15]。多元的武术生态系统中还不止这几种,还有教育话语主导下的学校武术、经济话语主导下的产业武术、媒体主导下的媒介武术和艺术话语主导下的艺术武术等等。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社会整体是由无数个体组合而成的,正是这些多元话语基调下的武术生态场域构成了相互联系的武术的社会生态系统。

  • 人类历史爆发过三次较大的鼠疫,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三次鼠疫为什么没能把当地人类全部消灭?答案就是物种竞争的多样性优势。那么从多样性的竞争优势角度,又该如何理解现在的武术社会生态系统呢?我们认为武术作为一类“物种”,媒介作为另一类“物种”,二者的结合,就形成了新物种——媒介武术;同理,武术与经济就形成了产业武术等等,这些种武术类型的出现充分证明了武术发展的多样性走势,并应该从物种竞争中得到经验,挖掘武术这种多样性优势,使武术紧随时代步伐,如何让互联网、大数据、动漫、数字技术和武术发生亲密关系,将是创造多样性优势的进一步要求。这种多样性优势有利于作为物种的武术的生存,“并有利于不断提升其生存质量,有助于不断拓展其自由性。”[16]258

  •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命多样性与丰富性,成为系统运行的基础,也为多样性的生物种群及生命有机体的活动提供了共生共荣、互惠互利的条件[16]260。我们认为今天武术的发展必须坚持双重多样性:其一是保护武术拳种、武术空间的多样性;其二是武术需要挖掘与新领域结合的新形式,寻求武术形式的多样性。在这里可以借鉴日本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经验,比如数字化虚拟“唐招题寺”“犬山城”,以及数字化《宋版汉书庆元刊本》等,都是就是民族传统文化与数字化技术结合的优秀范例,这也为如何实现武术的双重多样性提供了有益参考[17]

  • 诗意的自然生态系统立足于人的现实存在,建构人的精神—心灵世界,消解武术活动中的矛盾,审美化地调适着多样的武术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启悟武术事业朝向未来的优化生存。

  • 5 结语

  • 武术诗意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的文化生态系统和多样化的社会生态系统这三个世界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如在武术诗意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也必然可以表现出“和合”的传统文化气息,而武术文化生态系统中又处处可见自然生态系统中某些事物的踪迹,武术社会生态系统总要以武术文化世界和武术自然世界为基础运转。武术文化生态系统应该起始于诗意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态的构建,经由社会生态机制运作,而又回归于超越的自然生态[9]5。武术诗意自然生态系统为武者提供了更加开阔的外部视野,这是另类的外在吸引;武术“和合”的文化生态系统为武者呈现了精深的内部空间,这是武术迷人的内在诱惑;如果前两者是在叙说武术的渊源,那么武术多样化社会生态系统则可以看做是对武术运动的未来期望。从三个武术系统,我们以小见大,又以大见小;从一个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我们看到三个生态系统,又从这三个生态系统看到这一项目的发展方向:诗意武术自然生态系统提示武术习练有必要走进大自然;“和合”武术文化生态系统要求武术习练须打练结合、文武兼修;多样武术社会生态系统启示我们探索武术业态的多样性优势。

  • 参考文献

    • [1] 李龙,李伟.武术修炼四境界[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4):85-88.

    • [2] 柯汉琳.文化生态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 [3] 王业莲.高级生态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3.

    • [4] 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3.

    • [5]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9.

    • [6]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 [7] 李岩.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书局成立八十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2:39-41.

    • [8] 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 [9] 盖光.诗意的和谐:文艺生态审美的构成性[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5-10.

    • [10] 戴国斌.武术的仿生性生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6):6-10.

    • [11]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2.

    • [12] 戴国斌.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J].体育与科学,2005,26(3):10-14.

    • [13] 乔凤杰.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 [14] 阮纪正.准确推进传统武术文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3):88-92.

    • [15] 任锋.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武术多元化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11):43-45.

    • [16] 盖光.生态境遇中人的生存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 [17] 徐红,郭娇娇.数字化技术在日本民族文化传承中的运用及启迪[J].新闻大学,2014(6):47-54.

  • 参考文献

    • [1] 李龙,李伟.武术修炼四境界[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4):85-88.

    • [2] 柯汉琳.文化生态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 [3] 王业莲.高级生态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3.

    • [4] 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3.

    • [5]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9.

    • [6]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 [7] 李岩.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书局成立八十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2:39-41.

    • [8] 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 [9] 盖光.诗意的和谐:文艺生态审美的构成性[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5-10.

    • [10] 戴国斌.武术的仿生性生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6):6-10.

    • [11]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2.

    • [12] 戴国斌.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J].体育与科学,2005,26(3):10-14.

    • [13] 乔凤杰.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 [14] 阮纪正.准确推进传统武术文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3):88-92.

    • [15] 任锋.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武术多元化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11):43-45.

    • [16] 盖光.生态境遇中人的生存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 [17] 徐红,郭娇娇.数字化技术在日本民族文化传承中的运用及启迪[J].新闻大学,2014(6):47-54.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