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张雷(1982—),男,江苏新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8)02-0082-09

参考文献 1
刘文武,金龙,朱娜娜.“武术文化”的剖析与评价[J].体育科学,2015,35(6):83-89.
参考文献 2
王岗,张大志.从“体育”走向“文化”: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6(6):1-7.
参考文献 3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58.
参考文献 4
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
参考文献 5
李印东.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其功能价值体系阐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
参考文献 6
王岗,吴松.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7(2):21-23.
参考文献 7
胡万祥.论以套路为主要技术传承方式的传统武术对技击的超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4):326-329.
参考文献 8
王岗.质疑:“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28-34.
参考文献 9
熊志冲.传统武术陋习面面观[J].武林,1989(5):2-3.
参考文献 10
王仕虎,刘连发.暴力的遮蔽和征用:中国武术尚力重心摇摆的权力架构[J].体育与科学,2014,35(3):74-77.
参考文献 11
杨祥全.武术与体育:相异、交叉与包含[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1-4.
参考文献 12
李守培,郭玉成.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及其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5(2):81-89.
参考文献 13
王国志,邱丕相.中国武术“越武越寂寞”的症结及发展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4):91-96.
参考文献 14
李龙.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2,33(1):35-39.
参考文献 15
张雷,孔令超.对当代中国武术发展范式的质疑兼讨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2):67-73.
参考文献 16
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11):15-20.
参考文献 17
马廉祯.论中国武术的现代转型与竞技武术的得失[J].体育学刊,2012,19(3):114-120.
参考文献 18
李厚芝,蔡仲林.我国武术教学研究现状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1998(4):71-73.
参考文献 19
吕福祥,李娅楠,汤立许,等.武术舞台表演艺术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7):63-67.
目录contents

    摘要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武术发展之路屡屡受挫,其定位偏差是根本原因。以文化同源论视角论证武术是人类格斗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形式逻辑学的视角以技术为标准对武术概念进行划分,进而总结武术发展不利的两大原因:偏离“技击”的发展导向让武术在技术、规则等领域严重滞后,而文化中心主义思想带来的武术定位偏差导致武术与人类格斗文化渐行渐远。指出,武术发展应抛弃文化中心主义,客观评价武术的地位;弱化民族主义情结,加强技术、文化交流;提倡科学实证主义,进行技术梳理及科学验证;科学实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武术发展切实可行的突破点在于,确立“点”的发展模式,散手、跤术、擒拿、手搏是中国武术发展的突破口;鼓励创新,加强改革;抛开狭隘的竞技体育观,走商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integrati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Wushu has been repeatedly frustrated, and its positioning devi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homogeneity,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Wushu is an integral part of human combat culture. The concept of Wushu is divided based on technical standa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al logic, and the two major reasons are summarized for the unfavorable development of Wushu: the developmental deviation away from combat leads to lagged-behind techniques and rules, and the positioning deviation of Wushu caused by the cultural-centrism leads to expanding gaps between human combat culture and Wushu. It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should abandon cultural centralism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status of Wushu; weaken the complex of nationalism and strengthen the exchange of techniques and culture; advocate scientific positivism to tease out techniques and make scientific verification; modernize science and integrate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ractical breakthrough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lies in establishing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emphasis point”, with Sanshou, Wrestling, Catch and Hand Combat as the breakthrough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China, encouraging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form, while abandoning the narrowed concept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taking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武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关注。近年来,武术学界很多人热衷于谈论“武术文化”[1]。武术回归文化这一学术观点的本质是站在自我立场审视传统武术。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回归”,就是要促成武术发展进程中“体育武术”向“文化武术”的转变 [2]。学者痴迷于深挖武术文化的传统文化精髓,夸耀武术的价值,沉浸在自得其乐的世界。形成研究的两大误区:以时间、功能框架来划分武术,将其限定在零碎的时空之中;忽略“技术”这一本质属性跨越式地谈论高层次的“文化”。研究武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过往最终意义在于客观审视自我,判定“武术文化”的发展脉络。正确对待历史需要科学地规划前行的路径,而非紧盯过去原地踏步,甚至逆向行之。

  • 人类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这样来解释人类的“文化”和“历史”,“人类自认知革命开始便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文化。等到文化出现就再也难以改变和发展,这些无法阻止的变化就成了我们的历史”[3]。“文化热”“历史热”又进一步使中国武术沉醉于过去而远离科学。忽略“技术”转投“文化”的导向极大地限制了武术的发展。武术复兴亟需回归到技术、技击层面,一方面技术是武术文化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技术才是所谓“文化”“历史”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武术发展之正途应是由器至道、由技术至文化[1]。应尽快确立以技击、技术为主流的发展方向,以科学的视角进行技术改良,以“技术”为逻辑划分标准进行梳理,如此才能推动武术的发展。

  • 1 武术概念的梳理与重新定位

  • 1.1 以文化同源论视角论证武术是人类格斗文化的构成

  • 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伴随着文化的交流,时空因素从未完全隔绝文化的沟通。为此胡适先生提出了文化同源性,认为人类文化在诸多领域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则是大同小异。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而民族生活的样法根本上是大同小异的[4]。人类相同的生理结构和物质生存基础决定了类同的操作、思考方式。武术界“千拳归一路”的箴言简洁直白地从理论层面表明了人类武文化的同质性;不同流派的运动员能够在综合格斗赛场上公平地开展竞技则从实践层面进行了验证。文化差异也给人类武文化涂刷上了色彩斑斓的体色,但是并不能就此否定文化的本质属性。其他各民族的武技同样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却未见其声称独立于人类格斗文化之外。因此,固然中国武术有其特殊性,但绝不能就此判定其脱离于人类的“武”文化体系之外。

  • 对武术文化的研究需要理清三个概念:体育文化、格斗文化、武术文化。广义的体育概念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提高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体育文化简言之是人类关于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总和。格斗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对抗、劳动中形成的对抗形式的搏斗文化。武术文化是中国的特殊格斗文化。通过对这三个概念的梳理,可以清楚判断武术文化是人类格斗文化的构成,隶属于人类体育文化的范畴。跆拳道、空手道、拳击、摔跤等都被包含在格斗文化的体系下,都被纳入人类体育文化体系中。为什么中国武术非要否定这一无需论证的命题?反过来问,如果武术不隶属于人类体育和格斗文化范畴,那究竟是什么?主要原因就是文化自大的心态在作崇,近代以来,面对外来文化的汹涌入侵,国内知识分子就持敝帚自珍的心态为落后的文化体制辩护。世界的发展并非沿袭西方的范式,而是遵从进步的规律。所以,必须尽快摒弃掉武术研究“不属于人类体育、格斗文化体系”的错误观念。

  • 格斗是雄性争夺配偶、资源最直接的方式,文明进程并未将血腥的格斗文化彻底湮灭,人类依旧对拳击、综合格斗乐此不疲。科技也在为格斗的暴力化发展推波助澜,不断提升搏杀技能。栗胜夫指出:“武术文化是以研究技击为核心,以精神和物质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的综合系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武术讲求“打”,是因为技击是武术的基本特征,技击是武术的文化载体,离开了这一载体,武术文化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6]。但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已远远落后。从吴公仪与陈克夫的“乱斗”对决到散打与传统武术的“非对称交流”无不投射出传统武术的落魄。

  • 格斗的发展只是走向文明化的“野蛮”,而不是纯粹的“文明”。短短数千年的文明史无法涤荡数百万年进化塑成的暴力基因。“暴力”与“文明”博弈形成的规则也倒向了暴力一端。借助规则维护比赛的公平性,弱化“血腥”的表象,让技术与体能成为比赛的主导因素。致命的头部、肋部、颈部始终是攻击的首选;一击必杀一直是格斗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非技击论学者认为火器的出现等于宣告了人体搏杀术的灭亡,以技击作为武术的发展方向会削弱其文化属性。如同用镂空雕刻的盘子来盛水,其“博大精深”将会黯然失色[7]。但持枪合法、火器盛行的美国恰恰是职业格斗发展最好的区域。以非技击为导向的发展定位违背了人类格斗的发展规律。套路演化成舞蹈秀,散打在护具的包裹下,在得点规则主导下进行比赛。而泰拳、踢拳、综合格斗、职业拳击等都是以重伤、压制对手作为评判依据。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远非是人们所臆想的“技击”[8]。他们认为武术不能界定为一种简单的身体活动手段,而是一种教化的工具,是一种文化修养手段,是一种健身娱乐方式······。秦汉、隋唐、宋代的武术都带有显著的技击性,现代中国武术也不应对此有所缺失。

  • 1.2 以技术为标准对武术概念进行划分

  • 目前学术界大多是这样来定义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传统武术主要指历史流传下来的武术流派,竞技武术主要是指散打和套路。竞技武术是指在传统武术基础上,由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并发展的,以套路和散打为两大活动内容,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活动主体,依照竞赛规则,以争夺优异成绩为根本目标的中国现代竞技体育项目[9]。难道传统武术就没有竞技特征?竞技武术就没有传统武术的身影?日本的空手道、柔道都是传统武道,但又都是竞技的。以“现代化程度”来划分武术会割裂其时间的延续性,阻碍武术的发展。传统并不等同于过往,传统也含有活在当下并将走向未来的内涵,而很多学者将“传统”和“竞技”武术混淆为“新武术”和“旧武术”。对于概念的界定和划分必须符合逻辑,“竞技+传统”的二元划分模式违背了“子项排斥”原则。应将武术正确地界定为以套路、搏斗、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并根据“属加种差”的概念界定原则指出:“技击”是根本属性,“套路、搏斗、功法”是表现形式,“体育”是属,“注重内外兼修”是种差[1]。另外,倘若基于价值、功能对武术概念进行划分,会割裂武术的多元价值体系,会出现专用于比赛、健身、教育等领域的狭隘功能武术。应以技术为标准划分武术概念,这才不会致其陷入时间、功能的羁绊中。

  • 对于武术概念的划分要保护属性的完整性,不能因概念的划分致其割裂。人类格斗从宏观上来看无非就是站立击打技、摔投技和关节寝技。以此逻辑思维来划分武术可以厘清武术改革、研究存在的问题。站立击打技术是当下格斗文化的主流,咏春拳、八卦掌、通臂拳、散打等皆属此类;中国式摔跤、新疆切里西、山西挠羊等则隶属于摔投类;擒拿则属于关节寝技类。那么套路应归置于哪类?传统武术套路的宗旨是把技击方法合理地串联起来加以美化。传统武术开始倾注表演与竞赛方面的发展,表演与竞赛功能被夸大[10]。在实用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下,套路在格斗中的地位处于各流派武术的下一层。套路和跆拳道的“品势”、空手道的“型”一样由下位技术构成。套路并不是武术发展的主要矛盾,只是提升格斗技能的辅助练习手段。日韩武道中的套路一方面用来规范技击动作,另一方面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总之,以“技术”划分能够有效推动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保证功能的多元化,明晰套路的地位。

  • 2 武术研究与发展的正确思路

  • 2.1 抛弃文化中心主义,客观评价武术的地位

  • 文化中心主义是指每个民族都倾向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自认为所处的是人类的文化核心地带。中国在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都持此心态,自诩为“天朝上国”。诚然彼时中国的发展确实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文化也处于世界文化核心地位,是被模仿的对象。但到了近代,西方的崛起已经打破了这一格局,人类文化已经沿袭着代表先进的西方模式前行了。我们不应再固守先前的思维,还认为武术是先进的文化形式,是与奥林匹克并列的文化体系,甚至认为西方体育要遵从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武术早已不是世界“武文化”的风向标,即便在东方也很难与先进的日本武道文化相抗衡。段位制、综合格斗、踢拳、巴西柔术等耳熟能详的格斗文化都离不开日本武道的贡献,中国武术的影响力在哪呢?武学家们的骄傲还停留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奥运表演秀上,沉浸于对过往辉煌的美好回忆中,痴迷于武术悠久的历史和繁冗的体系。他们不接受武术文化落后,已和时代格格不入、发展举步维艰的事实,反而对其他格斗文化尽显不屑、嗤之以鼻。

  • 重新评估武术所处的地位尤为必要,应承认、接受武术的落后的状态,才可以知耻后勇。论及历史,公元前40世纪,两河流域就有了拳击活动;四千年前古埃及就有了摔跤;两千多年前希腊就有了潘克拉辛,而中国的通背拳、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等大多是明清时代兴起的,套路最早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宋代。当下盛行的传统武术就历史久远度而言并无优越之处。论及流派,中国武术不见得多过日本战国时代;论及发展,中国武术在技术、规则、训练水平、市场化程度方面远远落后于泰拳、空手道;论及文化,中国武术吸纳、遴选的文化能优于柔道、跆拳道吗? 武术的落后是全方位的。文化中心主义的极端形态是敌视、排斥其他民族文化。武术领域不乏一些学者将异种格斗技术称之为“奇技淫巧”,认为其无法与高贵、神圣的中国武术相提并论。还提出诸如“体育已经不能涵盖武术的全部”的观点[11]。文化中心主义的危害是严重的,其后果就是无法客观评价自己所属文化的地位。孤傲地站在自己所属文化的场域审视其他文化只能获得片面、虚假的结论。我们不仅仅需要了解中国武术,更需要去了解异域格斗文化,应以平等的心态来看待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 2.2 弱化民族主义情结,加强技术和文化交流

  • 近代伴随西方列强的欺凌,民族主义获得空前的发展。在虚拟的世界借助武术打败现实中强大的敌人来满足国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成为屡试不爽的故事题材。霍元甲、陈真、叶问、李小龙等荧幕英雄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武术明星。传统武术成了民族主义最好的宣泄途径,书籍、戏曲、影视等多种途径的宣传让国人对武术的强大技击性深信不疑,使他们深信“中国功夫,天下第一”。国内的格斗赛事还在沿用这一方式极力迎合国人的胃口,维护武术的尊严。实际上中国武术在与其他格斗术的比试中早已处于下风。

  • 泰拳、空手道、跆拳道、柔道等传统武技无一不在保持文化本位的基础上实施了科学的现代化改良,更吸引了西方文化的转向。公平的对抗和频繁的交流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举措。空手道和泰拳的交流让日本武者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并进行了针对性的革新;泰拳通过与拳击的比较开启了现代化之路;柔道在与其他格斗文化的交流中完成了蜕变,孕育出巴西柔术。当今格斗赛事的火热也是得益于文化的交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同样也在推动人类格斗文化的发展。频繁的交流让人类格斗再次走向统一和融合。综合格斗开始风靡;踢拳比赛盛行;降服式摔跤逐渐火爆,在共同的规则下不同的格斗技得以展开对抗。赛事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广域的“大江湖”,而丢失了技击的武术却远离了这一曾赖以为生的“江湖”。

  • 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笼罩在武术身上那层神秘与玄幻的面纱渐渐褪去。宣扬民族主义的“痛打外国拳王”之类的题材已经过时。人们开始理性地判别格斗文化的强与弱。荷兰人安东·格辛克当着万名日本民众战胜了柔道之神神永昭夫,藤原敏男、小笠原仁、武田幸三等称雄泰拳宝座,却丝毫未影响到柔道、泰拳的发展。而武术在对外交流时却顾忌重重,也许无对抗的套路是捍卫武术尊严最好的形式。武术的发展并不是论出来的,不是秀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韩建中说:“1929年之后,武术就没有打过实战。现在的武术打不出味道,是因为有80年没打了。”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武术注定将会被人类格斗文化抛弃。国内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视武术为花拳绣腿,转投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的怀抱,武术的群众基础面临重大挑战。

  • 输不起已经成为武术最大的担忧,民族主义情结导致中国武术的交流始终怀着保护、溺爱、恐输的心态。多元、公平的武技交流可以审视自身的不足,学习其他武文化的优点,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当世界格斗文化都朝向对抗与技击方向时,我们不应当逆行向无对抗一极。勇敢与其他流派格斗文化进行公平的交流,才能自我提升与进步。

  • 2.3 提倡科学实证主义,进行技术梳理及验证

  • 中国武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实证主义思维的指导。一方面,对历史上虚构的武术轶事深信不疑。踏雪无痕、千斤之力、隔山打牛等借助夸张手法叙述的故事仍旧被诸多武术研究者推崇。阴阳五行、经络穴位等传统养生文化元素的渗入为武术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使很多人仍相信隔物伤人的气功等。武术发展急需进行科普工作,需要让人理解在饮食、训练、康复、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身体素质和格斗水平是可以超过历史上武术大师的。另一方面,缺乏用科学进行验证的思维。与中医类似,武术也是构建在经验主义之上的。前人的技术规范、训练方法就是绝不允许改变的“秘方”,些许的质疑和变更便会被冠以“背叛师门”的帽子。当巴西柔术运用运动生物力学验证技术动作时,我们还在严苛执行古老的拳谱;当跆拳道采用3D技术分析动作时,我们还在靠经验讲解模糊的拳理;当泰拳采用生理学理论进行科学减重时,我们甚至未提出重量级的概念。中国武术落后源于缺乏以科学精神对技术进行梳理、验证、总结。柔道采用了公式化的形式对繁杂的技术进行甄别,精确、严谨地罗列入摔投技、固技、当身技三大体系中;反观中国武术庞大的技击体系还处于混沌状态,无法挖掘出珍贵且实用的技击术。武术改革需要对其内容进行甄别,剔除违背身体健康、格斗规律的内容。赵道新先生指出,应借助生物力学、物理学、生理学、营养学来发展武术。悠久的历史使中国武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良莠并存的技术库,对此需要进行科学的挑拣和论证。传统武术的“三节”“四稍”“六合”等拳理应如何采用现代科学语言来阐释?“入门先站三年桩”“明劲”“暗劲”“化劲”等武学思想科学吗?传统武术技术训练往往只于起初强调标准,往后对标准则尽量淡化或内化,追求万法归一、一生万法的超拔之境,如此更展现出技术体系的模糊性[12]。技术的模糊性对武术文化的传播极为不利。应本着科学实证和实用主义的思维对古人的理念进行甄别、验证,对技术进行标准化处理,尽量以量化的具体概念取代深奥的晦涩描述。

  • 2.4 科学实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 武术的发展还未能很好地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2.4.1 未能以科学的视角审视发展落后的传统武术

  • 现代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势,否定现代化实则是否定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衣食住行无不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本位的基础上实施了现代化,如先进的饮食烹饪技术并没有让国人彻底投向西餐。经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柔道、跆拳道、泰拳很自然地实现了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无缝对接。浓郁的东方文化让这些传统武道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重新吸引了西方的目光。虽然近代中国武术确实也在积极尝试现代化,但并未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模仿竞技体操评价体系打造出来的武术套路外表看来传统味十足,但却成了背离技击的“舞术”。散打则完全是模仿站立格斗所构建的全新体系,与传统武术相差甚远。现代化的武术是功利主义的产物,传统的元素悉遭抹杀,削足适履的改革让其倒向了完全“现代化”“西方化”的一端。现在有目共睹的是,所谓的武术“现代化”几乎就是将真正的武术完全葬送,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武术发生了异化[13]

  • 2.4.2 未能提炼出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元素

  • 提倡发展传统武术、弘扬武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武术现代化现状的不满和批判。如何在“落后”与“现代”两个概念中寻求到完美的平衡点是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传统”的真正含义。泰拳的现代化借鉴了拳击的《昆士伯利伯爵规则》,但仍旧保留了传统的八戒、蒙通、拜师舞等最能展示文化本色的元素,看似不规范的拳法和站架、箍颈膝撞等传统技艺成为与其他格斗文化区分的“铭牌”。空手道同样采用了西方竞技格斗的模式,但在服饰、礼仪、动作名称、技术特征等方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寸止”“残心”将空手道文化内涵展示得淋漓尽致。当下传统武术似乎多是老年群体和部分学者关注的范畴,深受现代格斗文化洗礼的年轻人无法认同落后的传统武术。中国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使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质的变化,造成传统武术某些重要特征的封闭社会基础正被摧毁和消失[14]

  • 2.4.3 未能科学实现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和调和

  • 以套路为主流的发展模式导致了技击这一武术核心属性的缺失,以散打来进行弥补又导致传统文化元素流失。武术这种拷贝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违背了中国武术“打练结合”理念,造成只练不打和只打不练的怪象[15]。柔道、空手道对待套路和技击的关系堪称“打练结合”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现代与过去的完美契合需要科学的论证,拳种名称、技术、规则、服饰、拳馆设计等都可以有机融入经过提炼的传统文化元素。柔道一个“柔”字尽显其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的东方搏击术风采;跆拳道的“跆”字则在追溯朝鲜半岛武道的传统之源;以“道”的命名方式将其升华为人生修炼之路。反观“套路”“散打”“中国式摔跤”仅从字面上看就无文化底蕴可言,正确的命名方式可以参考散手、手搏、跤术等。武术推广和发展的模式也是极为落后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农耕时代,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守旧复古,抵制创新;囿于门派,重视家族式传承;自给自足,排斥商业化运作,这些都使得武术很难与工业时代批量化、流水化运作的其他武技竞争。

  • 3 武术发展的突破点分析及论证

  • 3.1 从技术入手确定武术发展的突破口

  • 以整体思维开展武术文化研究无法在精神文化层面达成共识。大量的研究冠以“武术”“武术文化”“武术改革”等关键词。官方和学术界始终希望探索出能够主导武术发展的万能模式,而武术研究的正确方式应由点入面。在对不同流派实施针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才能归纳出武术发展的模式,否则会陷入大而无当的尴尬境遇。人类直立行走的特殊生理结构决定了拳击、踢拳、空手道等站立击打类是格斗的主流。需注意的是摔投类和关节寝技类也在随着综合格斗的极速扩张而逐渐复兴,如巴西柔术就借助综合格斗实现了快速发展。武术的发展应当基于以上几类技术流派重点发展代表站立击打类的“散手”,代表摔投类的“跤术”,代表关节寝技类的“擒拿”。日本武道正是基于这三个领域进行突破的,空手道、柔道、柔术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技术流派,科学的定位让日本武道在每个技术领域都走在人类格斗文化的前列。在精准定位、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实施的科学现代化改良助推了日本武道的飞速发展。

  • 实际上“跤术”“散手”“擒拿”都是由“武术源点”不断分化出来的。这也间接说明了武术文化的同源性和不断分化的过程。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格斗不断分化出独具特色的规则,变得精彩纷呈。当下武术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是技术分类的模糊,而中国武术却还停留在技术杂乱的混沌状态,但又和现代的综合格斗不同,是一种以站立击打为主的综合格斗模式。过于“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就显得“曲高和寡”,难以进入现实生活的教育之中[16]

  • 中国式摔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技术体系庞大,是不折不扣的“大传统”武术。中国式摔跤一直沿袭着“技击”的路线发展。规则的开放性让中国式摔跤演化出了极为丰富的摔投技术。中国式摔跤在格斗界备受推崇,已有以此为背景的运动员走向综合格斗赛场。“散手”本应定性为传统武术“手搏”的延续,虽然现代化让其丢失了传统色彩,形成了类似踢拳的全新格斗形式,但散手仍可以走向传统,通过发掘快摔、侧踢等代表性技术,制作民族化的服饰、场地,构思技术和规则的命名来彰显传统元素。擒拿是关节技类格斗的重要部分,但是时下的擒拿技术较之巴西柔术已经很落后了,应再进行论证和深入挖掘。

  • 能否准确判断人类格斗文化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武术的发展途径。在站立技大行其道的今日,泰拳、空手道、跆拳道、踢拳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商业化程度,牢牢占据各自的生存空间,所以以散手为突破口是很困难的。摔投类格斗的发展竞争也是越来越惨烈,国际跤因商业化程度低、观赏性差、群众基础薄弱一度面临被剔除奥运会的境遇。跤术的发展优势在于其是有道服(GI)类,只有柔道与之类同。虽然关节寝技发展空间较大,但巴西柔术占据了这一技术真空层得以快速发展,已经成功跻身亚运会项目,且我国擒拿技术落后,规则不成体系,发展难度较高。

  • 综合格斗是一个新兴领域,古希腊早就有综合格斗的原形潘克拉辛,美国有着商业化程度较高的综合格斗文化。但是并不妨碍东方特色综合格斗文化的形成,中国武术一直是以综合格斗模式存在的,东方版有道服(GI)综合格斗将是武术发展的突破口。以套路作为进入奥运会突破口的尝试被证明是失败的,甚至和空手道“型”、跆拳道的“品势”相比也毫无优势可言。袁祖谋先生创立的综合格斗形式的手搏具有一定的远见性,可以参考。

  • 3.2 以创新性思维推动武术改革

  • 中国武术流派多样化得益于创新思维的推动,没有先行者的尝试和开拓就不可能形成今日丰富的武术资源,但现在武术发展却被守旧思维主宰。而一直以传统、保守著称的日本却坚持以创新思维推动武道的现代化发展。嘉纳治五郎大刀阔斧地改革创立了柔道,大山倍达叛逆性地创立了极真空手道,山田辰雄大胆地将空手道与泰拳融合形成踢拳。柔道、空手道发展过程中不断有大师另立门户自创流派,而中国武术界倘若有人做些许改动便会被视为对传统的亵渎。影响武术历史发展的大师只能来自现代和未来,而永远不会来自过去。我们要鼓励国内的武术家们辩证看待传统武术文化,科学处理古今中外武技文化的关系,打造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通过优胜劣汰机制让优秀的武术文化脱颖而出。我国从上至下的发展模式严重影响到了武术的发展。可以说武术官员们一力扶持的“竞技武术”引领着中国武术一步一步走向衰落[17]。武术发展动力必须依靠民间的力量去激活。所以须明确,官方的责任是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给予科学的指引,实施推广工作;武术研究者的责任是对其进行理论、实践指导,促进其科学化发展。研究者需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充分了解世界格斗文化的发展现状,以精准定位武术发展的方向。

  • 一方面,创新是多方面的,从硬件层面的器材设施、服饰、场馆设计和布置等到软件层面的规则、精神理念、技术名称、教学方法、营销理念等,都需要武术学者关注。空手道、跆拳道将民族文化有机、系统地融入到道馆、服装、技术名称、规则、礼仪规范中,让项目有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感。另一方面,创新是持续不断的过程。例如跆拳道将街舞文化引入其中获得了青少年的青睐,而武术却无法跟随时代的步伐。现行教材中的武术缺乏技击实效的套路组合使之向肢体练习的“武舞”演化,最终使学生失去对武术的学习兴趣[18]。东方武文化的特点就是“有道服”(GI),因为服饰是最能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散打的服饰看不出任何传统的影子,套路的服饰虽说很具有传统味道,但是实用度大打折扣,不能满足实战需求。只有中国式摔跤的服饰造型在传统文化承载和实用性两方面做了很好的平衡。

  • 柔道的场地布置引入了传统的榻榻米,跆拳道采用了柔软安全的EVA材质道垫,如果能将太极等图形融入武术场地将极大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规则方面的创新要突出特色技术,并不能完全以纯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发展武术。袁祖谋先生的构思值得我们借鉴。他为手搏制定了两种不同的竞赛规则:一种是以踢、打、摔、拿为一体的综合格斗类;一种是以摔法为主的摔投类,极大扩宽了中国式摔跤的发展思路。空手道也是如此的发展思路,体育空手道、传统空手道、全接触空手道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在技术层面的创新,可以借鉴柔道、空手道中动作的命名方法,技术名称要带有传统味道且兼具科学性和高雅性。

  • 3.3 以商业化、职业化为发展方向

  • 举国体制决定了体育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以奥林匹克为主的竞技体育,武术的发展自然也是以能跻身奥运会为最终目的。这种狭隘的价值取向导致中国武术改革与发展的功利化。武术套路采用现代体操的评价模式,散打初期也模仿业余拳击的评价方式。规则对技术的发展发挥着导向作用,拳击不能用腿,跆拳道主要用腿;自由跤可以用腿,古典跤则不行。武术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是以业余体育为主要方向的,而这种狭隘的、异化的规则导致技术被极度阉割,限制了武术的发展空间。如进入了奥运会的跆拳道在技术层面上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散打为了契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人文关怀也将护具引入比赛中,导致其不伦不类。

  • 职业体育已然成为体育的重要构成部分,高度商业化的职业体育的社会影响力并不亚于奥林匹克。职业化将是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自我造血能力极强的职业体育将极大丰富体育的内涵。奥运会的业余拳击已经朝职业拳击的模式改革,丢弃了头盔。日韩武道项目无不以商业化和职业化作为发展方向,商业化的运营模式,以职业格斗为发展依托让其具备了旺盛的生命力。传统武术技击比赛产业化应该在借鉴其商业化和职业化经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拘一格,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传统武术产业化道路,引领中国武术健康文明持续发展[14]

  • 体育商业化可以凭借精彩的对抗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吸引受众的眼球。格斗运动充满了血脉偾张的真实对抗,激发出了人类基因深处的暴力诉求,所以一直是商业化、职业化程度最高的项目。基于拳击、综合格斗、WWE、踢拳等打造的高水平职业赛事层出不穷,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在商业价值层面,拳击牢牢占据着最赚钱体育项目的宝座;拳击运动员的收入也令其他项目运动员难以望其项背;短短二十年UFC赛事就由价值两百万美元的非主流赛事蜕变成为价值15亿美元的商业项目。另外,播出频度和精彩程度极高的商业化赛事是宣传格斗文化的最佳平台。如不同国家运动员身着柔道服出场,演绎泰拳拜师舞、行空手道礼等可以展现、传播格斗文化。科学实施商业化、职业化的前提是确立以技击为发展核心的发展定位。散手可以走三条不同的职业化、商业化道路:一是当下正火爆的踢拳赛事,二是纯粹的散打职业赛事,三是综合格斗赛事。中国式摔跤的职业化、商业化发展思路可以延伸为四种:纯粹的中国式摔跤赛事、综合格斗赛事、降服式摔跤赛事和表演型摔跤赛事。而丢失技击的武术套路可以借鉴WWE的格斗搏击秀的发展思路。因为武术套路本就具备高度的表演性、艺术性和舞台剧色彩,这种艺术性使得武术套路技术动作的表现不断地艺术化,同时武术套路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也越来越高[19]。武术套路高难度的动作演绎决定了打造成东方文化背景的搏击秀或是舞台剧的可行性。

  • 4 结论

  • 传统不是过去时态,传统的最终目标是要走向未来。所以必须尽快摒弃守旧思维,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武术,对其实施科学的现代化改良。武术是人类格斗文化的构成,武术的发展不能囿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思维。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遴选与调和。走向世界是武术文化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武术与其他格斗文化的公平、多元交流是实现武术成长的关键。武术本就隶属于广义的文化,不需要再走向文化;武术的主要矛盾是技击和技术,并非狭义文化。狭义的精神文化需要承载平台,而技术、物质、规则等才是武术研究真正需要重视的地方,空谈文化并无意义。

  • 武术发展离不开创新,固守着落后的文化体系不如实施大刀阔斧的改良。竞技武术的发展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其革新的精神仍旧值得赞扬。传统武术文化体系在各个层面已经严重落后,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是国人不爱武术,只是武术没有能奉上符合其胃口的文化大餐。从跤术、散手、擒拿、手搏四个技术体系入手重点发展才是武术改革的正确思路,打破用时间、需求等来划分武术的错误范式。有道服(GI)综合格斗——手搏将是中国武术发展的突破点。用延续、动态的传统文化观、历史观看待武术,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发展传统武术,用实证主义来挖掘、验证武术技术,用逻辑思维来归纳、整理武术技术,用商业、职业的理念来定位武术发展方向,用谦卑、学习的心态来审视异域格斗,才能够将武术改革带向正确的轨道,武术文化的复兴也指日可待。

  • 参考文献

    • [1] 刘文武,金龙,朱娜娜.“武术文化”的剖析与评价[J].体育科学,2015,35(6):83-89.

    • [2] 王岗,张大志.从“体育”走向“文化”: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6(6):1-7.

    • [3]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58.

    • [4] 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

    • [5] 李印东.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其功能价值体系阐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

    • [6] 王岗,吴松.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7(2):21-23.

    • [7] 胡万祥.论以套路为主要技术传承方式的传统武术对技击的超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4):326-329.

    • [8] 王岗.质疑:“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28-34.

    • [9] 熊志冲.传统武术陋习面面观[J].武林,1989(5):2-3.

    • [10] 王仕虎,刘连发.暴力的遮蔽和征用:中国武术尚力重心摇摆的权力架构[J].体育与科学,2014,35(3):74-77.

    • [11] 杨祥全.武术与体育:相异、交叉与包含[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1-4.

    • [12] 李守培,郭玉成.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及其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5(2):81-89.

    • [13] 王国志,邱丕相.中国武术“越武越寂寞”的症结及发展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4):91-96.

    • [14] 李龙.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2,33(1):35-39.

    • [15] 张雷,孔令超.对当代中国武术发展范式的质疑兼讨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2):67-73.

    • [16] 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11):15-20.

    • [17] 马廉祯.论中国武术的现代转型与竞技武术的得失[J].体育学刊,2012,19(3):114-120.

    • [18] 李厚芝,蔡仲林.我国武术教学研究现状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1998(4):71-73.

    • [19] 吕福祥,李娅楠,汤立许,等.武术舞台表演艺术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7):63-67.

  • 参考文献

    • [1] 刘文武,金龙,朱娜娜.“武术文化”的剖析与评价[J].体育科学,2015,35(6):83-89.

    • [2] 王岗,张大志.从“体育”走向“文化”: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6(6):1-7.

    • [3]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58.

    • [4] 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

    • [5] 李印东.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其功能价值体系阐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

    • [6] 王岗,吴松.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7(2):21-23.

    • [7] 胡万祥.论以套路为主要技术传承方式的传统武术对技击的超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4):326-329.

    • [8] 王岗.质疑:“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28-34.

    • [9] 熊志冲.传统武术陋习面面观[J].武林,1989(5):2-3.

    • [10] 王仕虎,刘连发.暴力的遮蔽和征用:中国武术尚力重心摇摆的权力架构[J].体育与科学,2014,35(3):74-77.

    • [11] 杨祥全.武术与体育:相异、交叉与包含[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1-4.

    • [12] 李守培,郭玉成.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及其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5(2):81-89.

    • [13] 王国志,邱丕相.中国武术“越武越寂寞”的症结及发展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4):91-96.

    • [14] 李龙.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2,33(1):35-39.

    • [15] 张雷,孔令超.对当代中国武术发展范式的质疑兼讨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2):67-73.

    • [16] 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11):15-20.

    • [17] 马廉祯.论中国武术的现代转型与竞技武术的得失[J].体育学刊,2012,19(3):114-120.

    • [18] 李厚芝,蔡仲林.我国武术教学研究现状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1998(4):71-73.

    • [19] 吕福祥,李娅楠,汤立许,等.武术舞台表演艺术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7):63-67.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