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余卫平(1974—),女,四川内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9)01-0062-05

参考文献 1
唐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105.
参考文献 2
张秀华.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511.
参考文献 3
赵夏娣.论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96.
参考文献 4
吴燕丹,王建军.大学体育“主、副项制”课程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4):92.
参考文献 5
朱继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体育学刊,2004,11(6):85.
参考文献 6
孙国民,于晓东.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目标偏向融合模式” 及其对大学体育课程相关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26.
参考文献 7
张铁雄.大学体育课程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82.
参考文献 8
程传银,鲍志宏.关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论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4):75.
参考文献 9
庄弼.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J].体育学刊,2007,14(3):5.
参考文献 10
何永超.首都师范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课程设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103.
参考文献 11
归明,齐国强,李丰祥.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初步探讨——山东理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522.
参考文献 12
张云龙,吴志坤,王颖,等.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4):97.
参考文献 13
徐国富,尹霞,吕小峰.以俱乐部形式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的实验与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89.
参考文献 14
徐汉云.大学体育的改革与转型——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84.
参考文献 15
陈晓蓉.大学体育课程“四三”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813.
参考文献 16
王璋,赵坤详,李庶鸿,等.山东农业大学实施体育教学综合改革的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93.
参考文献 17
李金龙,王晓刚.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128.
参考文献 18
段健芝.论大学体育的课程文化危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103.
参考文献 19
于晓东.论科学人文主义体育课程观及其对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75.
参考文献 20
高健,颜天民.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94.
参考文献 21
张建新,孙麒麟.基于经营理念的研究型大学体育课程建设[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4):66.
参考文献 22
赵承磊.从大学阳光体育开展困境析大学课余体育之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87.
参考文献 23
周倩怡,陆华忠,卢三妹,等.高校体育课与阳光体育相结合的改革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6):115.
参考文献 24
汪波,周学荣,李慧萌.“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5):112.
参考文献 25
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4.
参考文献 26
曹原.论体育教学改革的本分恪守[J].体育学刊,2017,24(5):80.
参考文献 27
高谊,齐春燕,李兰忠,等.组合技术结合简化比赛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2):32.
参考文献 28
秦纪强.高校体育课程“选项+俱乐部”模式构建与实施[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140.
参考文献 29
张莹.教育“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以重庆科技学院体育健康课教学改革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10):173.
参考文献 30
杨小明,邵斌,柏慧敏,等.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以上海大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64.
参考文献 31
陈坚伟.MOOC时代中国高校体育在线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3):109.
参考文献 32
成万祥,王林.学习型社会视野中高校体育课程的功能与结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221.
目录contents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将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分为积累期、深化期和分化期三个时期,并分别对各个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以重新思考、定位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认为,应紧紧围绕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现实问题,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和相关政策,对十几年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客观评价,并明确改革思想;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规律形成统一认识,服务时代需求;改革各相关方要加强分工和协同;各高校要注重从自身出发凝练特色,并通过一系列机制建设确保改革实效。

    Abstract

    By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ince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ational Guidelin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2002 into three periods: accumulation period, deepening period and differentiation period, and comb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ults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each period separately, in order to rethink and orientate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the new era. It is believed that we should closely focus on the realistic problem of the continuous decline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que and combine the strategy of “Healthy China” with relevant policies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re then a decade, and clarify the reform ideas, form a unified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ives and laws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serve the needs of the times; the relevant par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form through a series of mechanism building.

  • 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之后国家陆续出台了若干补充性、相关性政策文件,强调要加快、推进和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回顾过去的十几年,围绕《纲要》及不同时期的文件政策,全国各高校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学界也从政策、理论、项目设置、资源配置、校本教材、考核标准、管理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为思考定位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有必要对新世纪以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效进行一番梳理。本文在查阅众多文献和了解部分高校相关改革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再思考,以期在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高校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提供依据。

  • 1 《纲要》颁布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效

  • 2002年《纲要》颁布之后的十几年,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时期。进一步梳理改革成效,可将这十几年分为积累期、深化期和分化期三个时期。

  • 1.1 改革积累期

  • 《纲要》的颁布拉开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进入积累期。一方面,相关理论研究丰富起来,这一时期的研究结果和观点主要有:从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到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应集教育性、健康性、公平性、快乐性、现实性于一体,充分体现终身体育意识[1-2];应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为目标的多元系统的教学管理体系[3];应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构建“主、副项”制、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制、网络化等多种教学模式[4-7];应有别于中小学课程目标,进一步丰富内涵与拓展内容,建立清晰的增强体育能力的课程目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等[8-9]。另一方面,一些综合性大学率先开展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如首都师范大学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从教学资源、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设置[10];山东理工大学改革课程资源,合理配置了课程资源[11];上海医科大学为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开展了将体育保健融入课堂的教学实践[1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探索了以俱乐部为基础的多功能立体化的课程管理模式[13];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了从体育理念到管理模式的转型实践[14];深圳大学在俱乐部基础上提出了“四三”课程管理模式[18];山东农业大学实施了体育教学综合改革实践[16]等等。

  • 1.2 改革深化期

  • 《纲要》实施的六到十年,全国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氛围逐渐浓厚,对改革的理性审视与深层探究也越来越多,改革进入了深化期。相关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有:主张课程目标应与功能结合,课程价值应有多维追求,课程模式不应格式化,教材应校本化,课程改革应回归教师主体[17];改革不能忽略文化特性[18];改革应追求科学人文主义[19],促进学生从学会技能到学会锻炼转变[20];应形成团队服务与品牌优势意识[21],树立与阳光体育、课外体育相结合的大课程观[22]等等。相关的体育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也走向深化,安徽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深入开展了“三自主”的教改实践;闽南师范大学结合“扩招”实行了分层教学、特色理论、延长时间、课程与俱乐部相结合的深度改革;合肥学院、青海大学等实行了“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整体改革;南京工业大学实行了“平台+模块”课程模式改革;华南农业大学开展了体育课与阳光体育相结合的改革实践[23];一些地方院校广泛开展了“民族类”“民间类”“涉海类”“休闲类”等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改革活动等等。

  • 1.3 改革分化期

  • 《纲要》施行了十年之后,各高校普遍开展了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但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依然持续下降,于是反思、质疑的声音也随之增多,为总结过去、寻求突破,改革进入了分化期。相关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主要有:以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从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配置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反思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改进策略[24];应从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等方面重新构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并构建“4+4模式”与“1+1模式”[25];应树立保持对学科体系、教学本质、改革历史尊重的教学思想,建立符合知识传习、课程发展和学生身体发展规律的改革内容[26];此外有学者提出应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大学体育课程经验或做法等等。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开始拓宽与延伸,相关的实践成果主要有:南开大学围绕学生体质健康,开展了组合技术结合简化比赛的教学尝试[27];安徽科技大学实行了课堂选项与课外俱乐部相结合的延伸改革[28];重庆科技学院结合“核心素养”新教育理念开展了新课改实践[29];上海大学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体育社团、教师发展、体质测试及场地设施等方面,拓宽、探索了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综合改革[30];中山大学全面实施了“本科生体育四年一贯制”改革;以及一些高校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了“微课”“慕课”“翻转课”“数字化教材”改革探索[31]等等。

  • 2 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再思考

  • 十九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强调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把健康中国建设作为中国梦的重要支撑,要求把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融入到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去,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新时代大学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即紧密围绕大学生改善体质健康、促进终身体育、磨练人格品质等问题进行再思考。

  • 2.1 客观评价,明确思想

  • 2002年《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研究认为,《纲要》颁布十多年来,各类普通高校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体育课程模式,但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方面表现平平,尤其是未有效改善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状况。正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的,虽然“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只有客观评价十几年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才不因过去改革成效有限而简单否定,才能立足现状、在原有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进一步探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对策。只有明确了思想,才能为改革明确方向与提供动力。

  • 2.2 达成共识,服务时代

  • 当前学界对大学体育课程功能的研究探索仍不断拓展[32],但应清晰地认识到,虽然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体育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这些日益延伸的强大功能却绝非可以通过有限的课堂来呈现。一切盲目乐观或悲观的态度均不可取,不能因大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降,而认定今后增强大学生体质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唯一目标。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到今天,其本质没有变,既然属于课程就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让大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此外,大学体育课程不仅仅是让大学生学会或掌握一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与灵活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用以加强体育锻炼,进而长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完善品质和养成终身体育的素养。新的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应该与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所指出的,“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养成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此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在回归本质同时,应不断拓展其外延,树立体育大课程观,更好地服务时代和社会。

  • 2.3 加强分工,协同参与

  • 虽然十几年来全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校体育教育仍然普遍表现出自由发展、各自为战的状态,存在一些诸如分工协作不够、政策不接地气、举措脱离实际、理论不管实践、实践不重实效、重实施不重评价等问题。如一些学者们虽然不断创新理论,却不能作用于实践。部分重点高校或一些地方院校将是否开展体育课程改革确定为体育工作成效的考核指标,其看似高度重视,却因缺乏上下一心的协同贯彻而逐步形式化或夸大改革成效。高校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没有明确的区分度,对照2014年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绝大多数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建设难以达标。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离不开政策、高校、学者、广大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的共同参与,政府应结合新时代的社会需要,尤其应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不断修订与完善政策。如,面对高校落实政策不力的问题,则注重相关评价制度和措施的建立出台;面对理论学者与实践工作者严重脱节的问题,则注重广大师生对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参与度,尤其应加大大学生增强体质、磨炼品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的课程改革研究与探索。总之,只有大学体育改革的各相关方加强分工,协同参与,才能共谋发展。

  • 2.4 凝练特色,务求实效

  • 我国幅员辽阔,高校分布甚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受到地域、气候、环境、经济、民族、学校类型等诸多因素影响也必然存在差异,不可能套用全国统一的标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应建立在统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普及性特点,且为广大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课程,注重特色凝练,坚持走自己的路。同类型、同地域高校的体育工作主管部门应建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搭建起高校间相互沟通交流的一系列平台。如搭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互助交流平台,促进高校间课程改革经验的交流;建立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和终身体育养成为主题的课程科研平台,分类分层定期组织开展指导与评价,并通过论文科报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研讨不同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新做法。此外,要建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果(成效)奖惩评价机制,将课改成果和成果转化情况与体育教师的项目申报、职称晋升及高校体育工作负责人的业绩考核挂钩,以营造出领导高度重视、广大体育教师积极参与教改、课改的浓厚氛围,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取得实效。

  • 3 结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部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为此,需要政府、学界、高校、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统一思想和认识,协调联动推进改革。政府应及时出台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政策,引导学界开展贴近改革实际和社会需求的理论研究,引导高校从自身特点出发,出台切实举措,促进政策落地和理论成果转化,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从而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接地气、显活力、出实效。

  • 参考文献

    • [1] 唐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105.

    • [2] 张秀华.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511.

    • [3] 赵夏娣.论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96.

    • [4] 吴燕丹,王建军.大学体育“主、副项制”课程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4):92.

    • [5] 朱继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体育学刊,2004,11(6):85.

    • [6] 孙国民,于晓东.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目标偏向融合模式” 及其对大学体育课程相关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26.

    • [7] 张铁雄.大学体育课程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82.

    • [8] 程传银,鲍志宏.关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论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4):75.

    • [9] 庄弼.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J].体育学刊,2007,14(3):5.

    • [10] 何永超.首都师范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课程设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103.

    • [11] 归明,齐国强,李丰祥.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初步探讨——山东理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522.

    • [12] 张云龙,吴志坤,王颖,等.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4):97.

    • [13] 徐国富,尹霞,吕小峰.以俱乐部形式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的实验与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89.

    • [14] 徐汉云.大学体育的改革与转型——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84.

    • [15] 陈晓蓉.大学体育课程“四三”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813.

    • [16] 王璋,赵坤详,李庶鸿,等.山东农业大学实施体育教学综合改革的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93.

    • [17] 李金龙,王晓刚.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128.

    • [18] 段健芝.论大学体育的课程文化危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103.

    • [19] 于晓东.论科学人文主义体育课程观及其对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75.

    • [20] 高健,颜天民.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94.

    • [21] 张建新,孙麒麟.基于经营理念的研究型大学体育课程建设[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4):66.

    • [22] 赵承磊.从大学阳光体育开展困境析大学课余体育之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87.

    • [23] 周倩怡,陆华忠,卢三妹,等.高校体育课与阳光体育相结合的改革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6):115.

    • [24] 汪波,周学荣,李慧萌.“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5):112.

    • [25] 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4.

    • [26] 曹原.论体育教学改革的本分恪守[J].体育学刊,2017,24(5):80.

    • [27] 高谊,齐春燕,李兰忠,等.组合技术结合简化比赛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2):32.

    • [28] 秦纪强.高校体育课程“选项+俱乐部”模式构建与实施[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140.

    • [29] 张莹.教育“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以重庆科技学院体育健康课教学改革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10):173.

    • [30] 杨小明,邵斌,柏慧敏,等.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以上海大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64.

    • [31] 陈坚伟.MOOC时代中国高校体育在线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3):109.

    • [32] 成万祥,王林.学习型社会视野中高校体育课程的功能与结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221.

  • 参考文献

    • [1] 唐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105.

    • [2] 张秀华.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511.

    • [3] 赵夏娣.论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96.

    • [4] 吴燕丹,王建军.大学体育“主、副项制”课程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4):92.

    • [5] 朱继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体育学刊,2004,11(6):85.

    • [6] 孙国民,于晓东.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目标偏向融合模式” 及其对大学体育课程相关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26.

    • [7] 张铁雄.大学体育课程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82.

    • [8] 程传银,鲍志宏.关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论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4):75.

    • [9] 庄弼.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J].体育学刊,2007,14(3):5.

    • [10] 何永超.首都师范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课程设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103.

    • [11] 归明,齐国强,李丰祥.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初步探讨——山东理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522.

    • [12] 张云龙,吴志坤,王颖,等.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4):97.

    • [13] 徐国富,尹霞,吕小峰.以俱乐部形式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的实验与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89.

    • [14] 徐汉云.大学体育的改革与转型——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84.

    • [15] 陈晓蓉.大学体育课程“四三”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813.

    • [16] 王璋,赵坤详,李庶鸿,等.山东农业大学实施体育教学综合改革的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93.

    • [17] 李金龙,王晓刚.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128.

    • [18] 段健芝.论大学体育的课程文化危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103.

    • [19] 于晓东.论科学人文主义体育课程观及其对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75.

    • [20] 高健,颜天民.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94.

    • [21] 张建新,孙麒麟.基于经营理念的研究型大学体育课程建设[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4):66.

    • [22] 赵承磊.从大学阳光体育开展困境析大学课余体育之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87.

    • [23] 周倩怡,陆华忠,卢三妹,等.高校体育课与阳光体育相结合的改革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6):115.

    • [24] 汪波,周学荣,李慧萌.“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5):112.

    • [25] 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4.

    • [26] 曹原.论体育教学改革的本分恪守[J].体育学刊,2017,24(5):80.

    • [27] 高谊,齐春燕,李兰忠,等.组合技术结合简化比赛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2):32.

    • [28] 秦纪强.高校体育课程“选项+俱乐部”模式构建与实施[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140.

    • [29] 张莹.教育“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以重庆科技学院体育健康课教学改革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10):173.

    • [30] 杨小明,邵斌,柏慧敏,等.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以上海大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64.

    • [31] 陈坚伟.MOOC时代中国高校体育在线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3):109.

    • [32] 成万祥,王林.学习型社会视野中高校体育课程的功能与结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221.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