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丛灿日(1975—),男,山东乳山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9)01-0074-05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8-01-0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参考文献 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教发[2015]7号,2015.
参考文献 3
东芬,王军明.论人口红利末端时期学校体育对提高人力资本红利的两大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3):67.
参考文献 4
周学荣.论体育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4):20.
参考文献 5
马军.源于创客教育的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实践场——以体育技能工作室为例[J].体育学刊,2017,24(2):96.
参考文献 6
杨尚春.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90.
参考文献 7
彭国强.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探析——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39.
参考文献 8
刘利国,马雪.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地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5,33(2):142.
参考文献 9
李涛.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职业实用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4,23(6):69.
参考文献 10
肖丽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浙江体育体学,2013,35(2):59.
参考文献 11
许志琳,何忠,林万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体育表演类课程评价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37(11):81.
参考文献 12
孙显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体育俱乐部制教学一体化实践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3):136.
参考文献 13
王枝桂,李书泉,杨晓龙,等.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主体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构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5):68.
参考文献 14
李加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2):29.
参考文献 15
刘俊学,罗元云.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课程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7,7(2):99.
目录contents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体育价值迁移的实现路径。认为,高校体育具有促进应用型人才健康体魄的养成、铸就健全人格、实践能力培养等功能和价值;目前高校体育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保障能力不足,体育学科地位边缘化,未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等问题。为保证高校体育价值迁移的顺利实施,提出应明确体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从课程目标设置、内容选编、方案设计与研制三方面深化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体育辅助课程功能的发挥,完善体育辅助课程运行机制,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高校体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发展,不断壮大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改革与创新激励机制。

    Abstract

    By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to realize the value transf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ncept of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students. It is believe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the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promoting the health and physiqu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students, forming sound personality and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ies; at present,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poor infrastructure conditions, insufficient guarantee ability, marginalized status of sports disciplines, failure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students and deviation from the concept of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studen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value transf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concept of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clarified.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deepened from three aspects: curriculum objective setting, content selection, schem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he fun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uxiliary curriculum should be emphasized,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uxiliary curriculum should be improved, the sports culture on campus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college sports and society should be promoted,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PE teachers should be constantly expanded, and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college PE reform and innovation should be further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体育的功能及价值迁移

  •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教育改革。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2014年,我国611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类转型得到教育部的确认[2];随之2015年《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发展与人才培养结构的定位问题。“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是基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之需,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要求。

  • “体育运动对人的性格、品质、智力等方面具有正面迁移的影响”。马约翰先生提出“体育价值迁移理论”是基于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是统一的,某一方面的发展必然影响另一方面。该论断为我国当前的体育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发展和丰富课程内涵、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高校体育融生理、心理、社会、人文、组织行为等学科于一体,使学生获得体质、性格、品质、智力等综合素质发展的同时,其课程价值也可以积极迁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其他领域,转化为从事专业活动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讲,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体育所具有体育功能及价值迁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1.1 促进应用型人才健康体魄的养成

  • 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具有较强的专业与职业技能能力,才能更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首先是建立在学生健康的体魄这一根基上,健康的体魄依托于健康的肌体,决定了人的生命,具有其他素质与精神活动载体的功能,即“无体即无德智也”[3]。高校体育可以将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充分而深刻理解体育促进健身的价值和作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健康体魄的锻炼及健身习惯的养成。可见,高校体育最显著的作用在于,使应用型人才在校期间和走上工作岗位后保持健康体魄。

  • 1.2 铸就应用型人才的健全人格

  • 1917年,蔡元培曾指出“学校教育的完全人格养成首在体育”[4],就深刻阐明了体育在人格塑造中的地位。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注重学生的身体体验和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兼顾学生体育价值观与心理品质的养成,影响健全人格的塑造效果。如在体育运动项目学习与竞赛中,体育中所包含的精神、意识、规则以及道德规范等内容在传递拼搏、包容、协作、平等、公正等社会价值观的同时,也让学生更为果断和沉稳地应对突发事件,使学生充分体验心理挫折、内化行为规范、正确认识自我,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健全人格的养成,尤其对自制力差、自信心缺乏、意志不持久等问题可以起到显著的扭转作用,对铸就应用型人才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理及思想观念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 1.3 为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 当前,实践性课程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但十分薄弱的环节。传统教学方式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内在系统性,主要通过相对独立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无法促进专业知识体系以外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5]。体育恰恰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高校体育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具备独特优势。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改革、创新各类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教学模式、内容选择及教学方法等,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与团队精神;另一方面,高校体育资源与保障条件基本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培养体育实践能力的物质条件。如高校体育的课余训练、学校体育产业、体育社团运营及体育公共服务等资源,可以为医学护理、市场营销、策划、企业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从而为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高校体育对应用性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影响。

  • 2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体育价值迁移的局限

  • 2.1 学科课程不被重视、地位边缘

  • 目前,在以专业群为主线的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大多专注于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合。而高校体育课程作为传统公共基础课,一直以来受“强身健体”生物体育观的影响,加上体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较为隐性,致使学校尚未充分认识体育课程对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功能。此外,普通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学管理方式相对传统而封闭、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老套、体育设施资源欠缺、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极大束缚了高校体育对应用型人才素质能力培养的功能发挥。受这些因素综合影响,高校体育的受重视程度长期不高,而体育课程也处于人才培养体系的边缘地位。

  • 2.2 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

  • 高校体育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创新机制还不完善,如高校体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与应用型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有关的内容占比较低,且关联性不高,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导致课程目标不明确[6]。尤其许多体育教师对高校体育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入,依然将高校体育教学限定为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运动参与、训练竞赛及体育人文价值等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结合。

  • 3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体育价值迁移的实施路径

  • 3.1 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育课程理念

  • 课程理念是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它是课程的总体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推进必然是围绕着这一人才培养理念而展开的,这就要求高校体育工作者首先转变育人理念,全面理解和把握当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理念实质,以更高的层次审视体育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价值与作用。因此,除了贯彻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一主旨外,要把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作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 3.2 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 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形成与构建涉及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编、课程方案设计及研制等方面。

  • 第一,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为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功能与价值的最大化,体育课程目标设置要贯穿两个关键点:一是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是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目标定位上要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与需求,将实践性、实用性、职业性理念贯穿整个体育课程体系。

  • 第二,体育课程的内容选编。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职业性育人功能早己被国外大学重视,且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也日益突出其目标性和实用性[7-9],这种课程理念值得普通本科院校借鉴。首先,改变传统的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理念,以“专业与岗位集群”为依据,进行体育课程内容的选编。通过问卷调查、身体素质测试等方式对学生体育能力(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状况、专业特点和今后可能从事的岗位性质等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而对相关体育课程内容实行分级、分层、分项(专业)的安排与选编,增强体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可选择性。比如对身体形态有较高要求的专业和岗位,可以设置形体和舞蹈类课程,如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瑜伽等;对体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则可设置长跑、爬山、越野、障碍跑等课程。其次,要注重所开展运动项目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结合。如篮、排、足等集体球类项目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与集体责任感;长跑、游泳等项目则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乒、羽等小球项目则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等。另外,要注重体育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如搏击操、攀岩、U形滑板、体育素质拓展以及定向越野等课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生存安全、急救、运动处方等方面的实践技能与应用能力[10]

  • 第三,课程方案的设计与研制。在体育教学方案的研制上,首先要根据高校自身的体育课程资源、学生体育需求、不同年级及专业学生的特征等情况,注重实践性、探索性、创新性课程的设计与研制。比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设计运动场地、制作简易训练辅助器材、开发运动软件、录制健身课程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思考问题,在体育实践中学会创新。如可以通过学练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去尝试创编多种练习方法。此外,在考核评价方式上改变过去传统的课堂评价,借鉴表演类体育课程“以演代考”的评价方式[11],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策划一些体育赛事活动,对其技能水平和组织效果进行评价,能对学生的社交、组织协调、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情况进行有效考察。最后,高校要发挥课程网络信息化平台的特点与优势,开发“自助式”体育课件点播系统及功能,培养学生课外独立的、可持续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学生体育技能学练过程中个性化、拓展化、层次化及网络化倾向。

  • 3.3 发挥体育辅助课程功能,完善运行机制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不仅是显在的课堂体育课,还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以及运动队训练等潜在体育辅助课程[12]。从形式与内容上看,体育课程内容从以锻炼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为主延伸到广泛的、多样化的课外体育活动,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广义的体育课程体系,包括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社团活动、各级业余训练与竞赛等,甚至校内外拓展运动、体育节、体育志愿者服务、裁判培训(实习)等[13]。体育辅助课程在时间、空间、组织形式上得到了充分的延伸,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中去,在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中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多样性的体育辅助课程为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载体,利于促进高校多元化体育教育价值体系的形成,也利于将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与学生需求的“应用型”有效结合起来[14]

  • 为完善体育辅助课程运行机制,一方面,体育辅助课程的开展要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以体育辅助课程“学分化”为杠杆,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可采用学分管理的形式让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运动训练、各级竞赛等体育辅助课程活动;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体育辅助课程参与的主动性、规范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引导。此外,学校要注重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充分整合体育师资、场馆集群、科研成果、竞技水平等优势资源,为体育辅助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保障。

  • 3.4 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高校体育与社会的互动发展

  • 体育课程的开展需要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为依托。当下诸多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受众规模日趋缩小、运动员竞技水平日渐下滑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不足。

  • 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与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校园内部,像轮滑教学训练及学生课余时间的轮滑练习表演等体育活动,较易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从而构建起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反过来又可以有效充实与优化高校体育教育环境,实现课内与课外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互补,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有效避免体育课程盲目供给,使之更好地与学生需求对接。从社会层面来看,当前社会对体育公共服务有着广泛的需求,高校可加强同社会企业、单位及体育协会的联系,通过开放场馆设施资源、联办体育活动、提供健身指导志愿服务、派遣裁判员和技术人员等,为大学生增强体育行为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搭建平台,而且也能够为校园体育文化带来新活力,实现应用型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 3.5 强化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高校应出台和修订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加大体育设施建设与投入力度,提升高校体育的运行环境与保障水平,促使高校体育教育真正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其中,应加快“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应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注重引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经历和不同项目专长的体育教师,保证教师学缘及研究方向的多样性。此外,鼓励体育教师加强体育专业技能与相关理论的学习,促使自身在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及手段上不断更新与提升,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 3.6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激励机制

  • 针对体育教师课程改革与创新积极性不高、热情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制订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和措施,如可借鉴“项目化”的方式资助体育课程建设[15],即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体育课程项目建设与实施的成果、取得的成效,学生的评价、社会(用人单位)评价与有效反馈等,对教师的工作业绩、工作量进行核定验收。另外,也可以采取创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基金、创新基金方式,对教学业绩优秀的教师加大奖励力度,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使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育课程建设与研究中来,开发出一系列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特色鲜明的体育课程与项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8-01-0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 [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教发[2015]7号,2015.

    • [3] 东芬,王军明.论人口红利末端时期学校体育对提高人力资本红利的两大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3):67.

    • [4] 周学荣.论体育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4):20.

    • [5] 马军.源于创客教育的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实践场——以体育技能工作室为例[J].体育学刊,2017,24(2):96.

    • [6] 杨尚春.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90.

    • [7] 彭国强.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探析——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39.

    • [8] 刘利国,马雪.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地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5,33(2):142.

    • [9] 李涛.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职业实用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4,23(6):69.

    • [10] 肖丽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浙江体育体学,2013,35(2):59.

    • [11] 许志琳,何忠,林万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体育表演类课程评价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37(11):81.

    • [12] 孙显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体育俱乐部制教学一体化实践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3):136.

    • [13] 王枝桂,李书泉,杨晓龙,等.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主体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构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5):68.

    • [14] 李加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2):29.

    • [15] 刘俊学,罗元云.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课程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7,7(2):99.

  • 参考文献

    •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8-01-0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 [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教发[2015]7号,2015.

    • [3] 东芬,王军明.论人口红利末端时期学校体育对提高人力资本红利的两大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3):67.

    • [4] 周学荣.论体育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4):20.

    • [5] 马军.源于创客教育的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实践场——以体育技能工作室为例[J].体育学刊,2017,24(2):96.

    • [6] 杨尚春.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90.

    • [7] 彭国强.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探析——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39.

    • [8] 刘利国,马雪.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地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5,33(2):142.

    • [9] 李涛.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职业实用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4,23(6):69.

    • [10] 肖丽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浙江体育体学,2013,35(2):59.

    • [11] 许志琳,何忠,林万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体育表演类课程评价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37(11):81.

    • [12] 孙显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体育俱乐部制教学一体化实践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3):136.

    • [13] 王枝桂,李书泉,杨晓龙,等.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主体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构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5):68.

    • [14] 李加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2):29.

    • [15] 刘俊学,罗元云.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课程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7,7(2):99.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