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李燕(1979—),女,河北藁城人,教授,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9)03-0068-06

参考文献 1
周楠.中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参考文献 2
余曦,李燕燕.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9):132.
参考文献 3
陈立春,刘丹.“健康中国”引领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6):56.
参考文献 4
梁强,赵伟.体育产业人才胜任力特征及其培养模式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1):43.
参考文献 5
刘健.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6):100.
参考文献 6
许智勇.休闲体育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体育科技,2016,37(1):130.
目录contents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该专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专业的下一步发展进行思考。指出,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实践教学条件逐步改善,专业定位逐渐清晰,专业发展日益规范,但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社会认可度、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应该进一步注重内涵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开放共享,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多元融合,搭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探索专业特色,提升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旨在为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Abstract

    By mean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por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in China, analys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and ponders on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sport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the conditions of practical teaching are gradually improved, the major’s orientation is gradually clear, and its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ly standardize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in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staff, social acceptance and practical teaching.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notation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education mode,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an open and sharing way, build profes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by multi-integration, enhance social reputation and influence by exploring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por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in China.

  • 当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以及我国体育项目、体育协会等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改革趋势,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外部环境。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如何借助体育大发展和体育产业大繁荣,从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视角,审视自身的发展建设问题,培养出更多的满足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智囊团作用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 1 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发展的现状

  • 1.1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

  • 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学科创建、整合探索到快速发展的三段式发展历程。

  • 第一个阶段为探索与试办阶段(1985年至2003年)。1985年,北京体育大学率先成立了体育管理专业,开始培养专门的体育管理人才,三年后成立了体育管理系,1995年发展为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与此同时,上海体育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开始了体育管理和体育经济人才培养的尝试和探索。之后的2001年至2003年,成都体育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等陆续成立了经济管理系和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但是这一阶段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无论是师资队伍、学生规模、办学条件,还是学科建设水平、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处在探索与试办阶段。

  • 第二个阶段为整合探索阶段(2003年至2011年)。各院校立足自身办学条件和特色,充分发掘和利用本校优势,开启了各学科整合的人才培养之路。中央财经大学的体育经济管理学院,充分利用学校经、管、法等学科群优势,实现了体育、经济与商业管理的全面融合,不断探索体育经纪人、职业体育经营与管理、体育投融资、体育产业经济以及体育政策法规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上海体育学院增设体育经营管理、体育市场营销、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等专业方向,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从单一培养体育管理人才,发展成为管理和经济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模式,经济和管理的融合度逐步加深。

  • 第三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将体育管理和体育经济(体育产业)合并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科代码为120212T),学科门类属于管理学,学业年限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这在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之后,各个院校依据自身条件,主动适应区域体育经济发展对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纷纷开始了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的培养。2012年以后筹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占所有开设此专业院校总数的一半以上,专业招生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也迈上新台阶。

  • 2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成绩和问题

  • 2.1 专业建设成绩

  • 2.1.1 多属性高校开设该专业

  • 表1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所属院系及建设时间

  • 注:数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

  •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29所,其中专业体育院校12所,财经类大学和综合类大学17所。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绝大多数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分别举办过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各种大型国际赛事,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开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1]。国务院46号文件发布之后,学术界对于体育产业的关注持续升温,与之相应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也有所增加,大家就课程设置、发展模式及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研究还不够全面,但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 2.1.2 以标准为依据引导专业建设

  • 以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体育学)为依据,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已经开始组织本领域的专家学者研制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各方面的质量标准,正式进入了以质量标准为依据设置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阶段。例如,河北体育学院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在原来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修业年限、学分与授予学位、课程设置、学时和学分分配、开课时间和课外时间安排、主要课程简介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条件、专业师资和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使得培养方案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可评价性更强。

  • 2.1.3 教学条件日益改善

  •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布局的全面推进,体育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合作领域也不断增多,从2017年开始,每年一批国家级的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为体育产业科学发展提供智库服务为目的的专门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陕西省体育产业研发中心、江苏省体育产业研究院等等,这些专业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承接了一系列的政府体育发展规划、协会赛事活动策划、运营以及行业发展动态监测等研究任务,使得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更为紧密,在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

  • 2.1.4 专业定位越来越清晰

  • 体育产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会议从2006年开始至今已经召开了十届(表2)。会议主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情况,从探讨专业建设现状、编写专业教材、成立学科委员会延伸到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本专业技能标准与实施,到最近一次会议讨论的新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等,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全面研讨。从会议主题的变迁可以看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逐渐走向成熟,并向着全面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 表2 历届体育产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会议主题

  • 2.2 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速度远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增长对人才的需求,且培养规格和质量与社会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社会对专业的认可度不高,教学实践实训条件普遍较差一直是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2.1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 我国专业体育院校在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建设中突出了自身的体育学科背景。在12所开设该专业的独立建制的体育院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体育市场营销、经济学、管理学构成其专业的核心课程(表3),但受各院校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及师资配备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专业体育院校在该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注重基础理论讲授,在创新创业的实践应用方面较为薄弱;第二、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的衔接不紧密[2],专业核心课程的系统性和适用性不高,拓展课和选修课课程开设随意;第三、各专业院校在体育运动技能类课程开设上的差异较大。

  • 表3 部分体育院校经济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情况

  • 2.2.2 社会认可度不高

  •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体育、经济、管理三门学科有效融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社会上对于这门科学的认知有限。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负责人的访谈显示,该专业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还不理想,而且本专业在师资队伍、配套设施以及实践平台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人才培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2017年河北体育学院本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本专业的考研率在68.6%,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仅占8.7%。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显示,在经济管理人才的选聘上很多企业更倾向于具有经管专业背景和一定实践经验的综合性院校的毕业生,而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 2.2.3 师资力量薄弱

  • 笔者选取8所高校,对该专业师资队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3)显示,该专业教师10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一些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如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该专业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显示本专业师资队伍学历较高、受教育程度良好。但是进一步调查教师的专业背景发现,120名专业教师中本、硕、博均为管理和经济专业的教师仅为41名,占34.17%。特别是体育院校中,从体育类专业转跨来的教师居多。从年龄结构上,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居多,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不利于专业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相比之下,财经类院校的师资力量情况要优于体育院校。

  • 表3 部分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调查

  • 2.2.4 实践平台搭建不足

  • 目前,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很多学校只是借用其他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实践机会较少。如河北体育学院该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健身俱乐部和高尔夫球管理方向的高尔夫球场为主,与体育行政机构、社会团体等合作关系不紧密。由于校内外专业实训平台的匮乏,本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在服务区域体育发展、跟踪全民健身热点、组织策划体育赛事、运营管理体育企业方面的锻炼不足,导致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提出的“具备从事竞技体育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经营开发、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也不明显。

  • 3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对策

  • 3.1 注重内涵建设,创新教育模式

  • 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已经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在新时代,为适应体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需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将本学科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经验、社会需求的新变化及时纳入专业教材,构建体现学科交叉融合和突出问题导向的综合性新型课程群。改革传统教与学的形态,着力推动课堂革命,将教育教学质量标准落实到每节课的课程教学中,广泛开展探究式、参与式、个性化教学[3],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同时,各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打造本专业的精品慕课,搭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尽快建立与之相应的学分认定制度,引导教师用好各种网络和数字化共享资源,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形态,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探索实施智能化的精准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 3.2 开放共享,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 探索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使用管理办法。政府牵头,搭建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服务平台,整合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校内外教师理论基础深厚与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各自优势,解决校内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其中要特别关注相关体育产业研究机构,对接相关领域专家。面对体育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及未来健身休闲产业、智能体育产业、竞赛表演产业、体育培训产业等蕴含的万亿级市场量级,国内外一些体育产业研究中心、赛事策划评估运作机构、人才培训机构及相关企业开展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高等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建设师资队伍时可以考虑以聘请、引进等多种方式吸纳相关人员,同时注重密切校际联系,建立合作机制,紧密结合体育产业发展动态,通过研修、业务交流、学历教育、出国培训等各种形式[4],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

  • 3.3 多元融合,搭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 实践场所和设施设备缺乏一直是制约院校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在全国建立50个产业规模较大、集聚效应明显的县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依托体育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需求,搭建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双赢”合作机制[5],是建设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本专业师生可以通过参与相关项目和赛事的策划、运营和管理工作,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融会贯通,搭建起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以项目为重点、以团队为依托,学生、本校教师、实践基地教师多方参与、多元融合、协同配合的院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6],让学生未毕业即择业,抢先占领行业实践一线岗位,实现毕业生毕业到就业的无缝对接。

  • 3.4 探索专业特色,提升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 体育赛事研究已成为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依托于区位优势,建立了赛事管理、赛事评估、赛事博彩、赛事信息、赛事咨询等研究机构。围绕打造体育赛事研究的思想库、人才库、信息库,形成了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体育赛事项目管理、体育赛事评估等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F1、上海网球大师杯、上海斯诺克大师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的赛前评估咨询和服务工作,全面提升了该专业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这为其他院校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树立了典范,各院校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与理念、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要着力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贴合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色打造,提升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健康发展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 参考文献

    • [1] 周楠.中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 [2] 余曦,李燕燕.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9):132.

    • [3] 陈立春,刘丹.“健康中国”引领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6):56.

    • [4] 梁强,赵伟.体育产业人才胜任力特征及其培养模式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1):43.

    • [5] 刘健.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6):100.

    • [6] 许智勇.休闲体育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体育科技,2016,37(1):130.

  • 参考文献

    • [1] 周楠.中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 [2] 余曦,李燕燕.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9):132.

    • [3] 陈立春,刘丹.“健康中国”引领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6):56.

    • [4] 梁强,赵伟.体育产业人才胜任力特征及其培养模式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1):43.

    • [5] 刘健.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6):100.

    • [6] 许智勇.休闲体育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体育科技,2016,37(1):130.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