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金玉柱(1984—),男(回族),山东菏泽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武术文化与身体哲学。

中图分类号:G8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9)06-0086-06

参考文献 1
范玉刚.夯实根基:提升主流文化传播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3-08(1).
参考文献 2
明磊.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9):65.
参考文献 3
胡海波.中国精神的实践本性与文化传统[J].哲学研究,2015(12):114.
参考文献 4
张震.身体知识的象言化:传统武术“即象感身”的哲学论绎[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4):52.
参考文献 5
王岗,赵连文,朱雄.“再发现”与“再出发”: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反思[J].体育学研究,2019,2(2):6.
参考文献 6
吴增礼,马振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理与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9):77.
参考文献 7
姜玉梅.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经验与借鉴: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视角[J].前沿,2015(3):29.
参考文献 8
张再林.中国古代身道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413.
参考文献 9
金玉柱.慎独与索隐:中国武术生命格调的书写[J].体育学研究,2019,2(2):92.
参考文献 10
冯兴刚,李阳.武术文化形象构建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契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4(1):131.
参考文献 11
张之沧.身体认知的结构和功能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0.
参考文献 12
李萍.以时代之笔书写中国故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5-08(5).
参考文献 13
闫民.武术“走出去”的形象定位及哲学反思[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1):62.
参考文献 14
张江.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N].人民日报,2015-11-27(24).
参考文献 15
唐美彦.身体视角下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差异性比较[J].体育科学,2014,34(3):82.
参考文献 16
金玉柱,王岗.主体性阐释:中国武术发展的自在路径与必然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4):61.
参考文献 17
胡娟.传播与传承在戏曲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当代启示[J].四川戏剧,2015(12):16.
参考文献 18
王智慧.传统惯性与时代整合:武术传承人的生存态势与文化传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5):71.
参考文献 19
欧阳灿灿.梅洛·庞蒂对索绪尔语言观的质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9-19(4).
参考文献 20
何光顺.解释即生成:强制阐释论的生存论指向[J].学术研究,2016(11):8.
参考文献 21
陈国明,赵晶晶.论全球传播能力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6(4):131.
参考文献 22
赵士发.立足实践创新中国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1-05(1).
参考文献 23
段丹洁.重视话语重构追求落地效果: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4-10(2).
参考文献 24
谭君强,陈芳.叙事学的文化研究与审美文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4):29.
参考文献 25
刘梦溪.传统的张力: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J].理论参考,2017(3):33.
参考文献 26
傅修延.叙事学勃兴与中国叙事传统[J].江西社会科学,2007(10):26.
参考文献 27
陈仲义.接受主体“负”问题之“强制阐释”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21.
参考文献 28
毛莉.破除西方中心主义藩篱推动中国文化阔步走向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6-20(1).
参考文献 29
袁金宝,王岗.文化复兴视角下中国武术的主体责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3):126.
参考文献 30
董刚,金玉柱.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理念迭代与路径选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4):364.
目录contents

    摘要

    挖掘文化内涵,实施深度传播,提升国际认同,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中国武术的深度传播具有彰显“中国精神”、呈现“中国智慧”的意义指向,应坚持文化主体性这一核心,抓住传播与传承两个重点,做好从国际传播走向全球传播、从宣传思维走向故事思维、从分散传播走向主体互动传播三个转换,重视转换性话语、解释性话语、修复性话语、历史性话语四大话语体系的构建。在具体的传播路径上,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理路,积极打造合理阐释的讲述模式,但不应全盘否定强制性阐释模式,在“走出去”的基础上更要“走进去”,从“主动去做”转变为“自动去做”,实现中国武术的深度传播。

    Abstract

    Min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carrying out in-depth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identity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in-depth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Wushu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highlighting “Chinese spirit” and presenting “Chinese wisdom”.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core of cultural subjectivity, grasp the two key points of communication and inheritance, make three transformations from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o global communication, from propaganda thinking to story thinking, from decentralized communication to subject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construction of four discourse systems:transformative discourse, explanatory discourse, resto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discourse. In the specific communication paths, we should deal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ctively create a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rrative mode, but should not completely negate the mandatory interpretation mode, on the basis of “going out”, we should “go in”, from “doing actively” to “doing automatically” to achieve the in-depth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Wushu.

  • 面临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和全球化思潮的相互激荡,中国武术深度传播必须 “深刻阐释中华民族之禀赋、中华民族之特性、中华民族之精神。同时,也亟需以一种文化的、柔性的、和平的方式去面对这一思想的文化激荡,以自身特有的感召力去获得世界的真正理解和认可。”[1]。近现代以来,中国武术的发展并不乐观,还面临着 “发展过程中内在动力并未充分激活,价值内涵并未被深入挖掘,丰富多样化更是没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等”[2]现实困境。新时代中国武术发展,最为重要的是要明确具有核心意义的传播理念与指向,彰显 “中国精神”,呈现 “中国智慧”。

  • 1 新时代中国武术深度传播的意义指向

  • 1.1 中国武术深度传播应彰显 “中国精神”

  • 新时代通过中国精神的具体转化 “来变革中国当下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展露出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3] “中国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概括,也是人们了解、探究当代中国的基本钥匙。从内容上来, “中国精神”主要包括 “哲学、道德、审美”三个维度的内容。中国武术的 “中国精神”,以一种独有的形式、一种可感可亲的 “行为艺术”,“在行走坐卧之中、在语默动静之中、在举手投足之中,正淋漓尽致地彰显着中国精神的文化密码。”[4]中国武术以一种身体符号的形式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共识。

  • 就整体来看, “中国武术的哲学因子是中国武术精神的核心内容,如 ‘天人一体’的体认精神、‘持中贵和’的和合精神、‘阴阳互度’的思辨精神、 ‘革故鼎新’的会通精神等;中国武术的道德精神则是中国武术伦理思想的概括与总结,如 ‘舍生取义,惟义是从’ 的爱国精神、 ‘宽容仁爱,诚信待人’的处世精神、 ‘明辨是非,嫉恶行善’的侠义精神、 ‘孝亲尊师,敬老慈幼’的伦理精神等;中国武术的审美精神,是对中国武术中国精神的审美属性、审美情趣和审美范式的直观反映,如,诗意精神、感性精神、虚拟精神等。”[5]中国武术的精神内容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然而,遗憾的是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与哲学思想的释放与转化距离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 “要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生存智慧,以此来呈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6]目标还存有一定的差距,要实现武术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时代目标还需继续努力。这也昭示着中国武术的新时代发展必须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以充分彰显中国精神为己任,在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道路上探索新未来。

  • 1.2 中国武术深度传播应呈现 “中国智慧”

  • “中国智慧”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最具有哲学性的概念,“中国智慧”是凝聚着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以及精神气质的重要思想资源。”[7]中国武术对时间、空间的把握和理解,都和身体这一 “源发性存在”血肉相连、息息相关。更为重要的是,它深深地契合着身体现象学理论的有关内容——— “生命的意义源于身体的体验,这种身体的体验往往以一种 ‘身体思维’ 的 ‘无意识’ ‘潜意识’进行外在表达,身体的这种潜意识表述对语言前意识或理性意识性的表述而言更具文化记忆性。”有学者指出 “身体思维引申成故事思维,进而了解人间世,由而中西诸学,互动学习。如此故事性互动,归根于体思,身思方可进入人世历程,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哲思,由是互学互强,以进世界大同,不亦乐乎。”[8]也有学者指出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极具东方文化色彩的身体文化,它强调 ‘反身而成’的行为逻辑,在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开放性、融合性的 ‘格式塔式’的知觉特征,它强调完美、追寻和谐,不失为一种 ‘安身立命’的追求美好生活的知识论系统。”[9]简而言之,中国武术中的身体思维具有表达 “中国智慧”的文化价值。

  • 近年来,武术与中国智慧的相关研究更是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首先形成的共识是中国武术是塑造国家形象的良好载体,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具有塑造国家形象的战略意义。具体来看,中国武术通过身体的运行逻辑彰显出了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理智慧[10]、 “舍己从人,点到为止”的伦理智慧、 “行云流水,连绵不绝” 的艺术智慧、 “不丢不顶粘连相随”的处事智慧等等。中国武术通过身体演绎有力地担当起了 “知识和真理的尺度”[11],是一种真正能够发出 “中国声音”的身体思维。所以,新时代中国武术的新发展应该正视其身体思维的宏大旨趣,重点突出中国武术在面对现代主义生存危机中的真正价值,突出其面对具体思维与行为中所呈现出的实践智慧[12]。更为重要的是,要以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中国智慧为己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走出 “私人话语”的理论窘境;能够运用自身的中国智慧来启迪他人,为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自己独特的强大力量。

  • 2 新时代中国武术深度传播的问题梳理

  • 从近现代中国武术发展史来看,我们一直所说的中国武术何以发展的问题,或者是如何再发现、再出发的问题,确切地说就是中国武术如何能够深度传播的问题。以 “文化走出去” “国际化传播”“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建构”为关键词检索、研读相关文献,可以清晰地发现如何确定自身的 “文化主体性 ”,以自身的 “本土化”[13]立场进行时代表达已经成为中国武术走向未来的内在变动逻辑。

  • 2.1 深度传播应坚持一个核心

  • “论事不可趋一时之轻重,当思其久而远者。”[14]那么如何才能走得更远,关键问题是坚守文化主体性这一核心。中国武术能否代表中国文化的制高点,关键之处正是能否坚守文化自信,能否坚守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所以,方向是关键,只有方向对了,道路才会更加长远。中国武术发展的确需要学习、借鉴西方体育的发展模式,但前提是坚守文化主体性,如果一味照搬、借用、模仿,则自身之思想、价值将无任何前途可言。因为 “不同的身体认知促使中、西方身体文化形态、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等千差万别,进而形成了迥异的身体观。这种身体观的不同影响着身体的展现:中国武术走向内敛,西方体育追求张扬;中国武术修练强调有机整体,西方体育训练注重细化整合;中国武术表现写意性,西方体育展现写实性。”[15]由此来看,无法确立自身文化主体性的发展,不能兼具中国传统意识与现代文化理念,注定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内容,无法走出 “他者”文化的钳制局面。所以, “中国武术的新时代发展要走出现有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夯实自身的文化传统,坚守自身的文化真实,去思考如何更好地转化与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契合时代发展的文化内容。”[16]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遏制住 “二律背反”的文化现象,才能 “唯变所适”地建构出中国武术的文化主体性,才能更好地应对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强势话语介入等各种挑战。

  • 2.2 深度传播应抓住两个重点

  • 从近百年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传播” 与 “传承”的关系并未得到辩证的认识与理清。实际上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中国武术的发展实际看,武术传播与传承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背离现象,存在传播浮于表面,传承难以深化等问题。从传播空间来看,武术传播注重的是由小到大,以空间为基点的信息扩散式发展。武术传承则不同,它更注重纵向的有序传播,强调的是传播的代际性与关系性。从传播信息来看,武术传播的信息量较大,其中既有有效消息,也难免存有无效信息,有文本变体的可能。 “传承则与其不同,过程之中不仅信息量有限,而且这些信息也经历了可信性的层层筛选,具有较高的信息价值。”[17]从目的来看,武术传播的目的性趋于多元化,既有区域性传播,亦有场域性传播,由此造成传播的信息存有不准确性与不固定性。而武术传承则是维系中国武术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具有固定的人群、固定的传承方式,目的具有单纯性,几乎不受外力左右。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武术新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比如传播领域中,宏观层面上的武术传播中文化误读、文化失真、文化隔阂、文化错位等问题,微观层面上的传播核心价值观迷失、传播模式分层次、受众的目标分析与反馈、武术术语英译混乱等问题,以及传承领域表现出的 “传统惯性与时代整合”[18]、传承人后继无力、传承生态空间萎顿、传承内容的分类与评价等问题。正视中国武术传播与传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中国武术得以真正务实推进与深度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切中肯綮且极具现实意义的。

  • 2.3 深度传播应做好三个转换

  • 实现中国武术深度传播即是文化自信的全面彰显。“文化自信重要的衡量指标体现在是否能够融入当下,继承性发展,创新性超越。”[19]首先,应改变以往传播中 “以我为主、双边互动”的传播模式,进行一种战略调整或战术修补,走进一种多边交互、包容的传播模式,从国际传播向全球传播转换[20]。全球传播是一种 “以培养全球思维方式、展现自我、进行有效文化描绘为最终目标的传播模式。”[21]这种战略转化要求我们应具备全球思维和有效运用跨文化传播的技能,创造一种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宽松环境。在此环境中,中国武术深度传播情景中的歧义与尴尬、迷惑与焦虑得以有效消除和缓解,才能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展现出中国人的生命情态、生命体验、生命境界和功夫实践。其次,让故事成为传播的桥梁,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故事。在叙事方式上应由走出去的宣传思维,转换成走进去的故事思维。对中国武术 “一招一式”中蕴涵的身体秘密进行有效的解读,可以让受众真正体验到、感觉到武术的中国故事。最后,要努力实现多元主体融合的传播转化模式,改变以往失衡的分散现象,加强上中下多位一体的协同模式,形成 “共同体”的传播力量。深思之,不论是从国际传播走向全球传播,从宣传思维走向故事思维,亦或是从分散传播走向主体互动传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改变以往仅仅浮于表面的技术动作传播,彰显其背后的文化传统和内在精神;改变以往 “以体释武”的评价方式和比赛形式,注重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实践智慧的体认。在中国武术深度传播三个转换的驱动下,应充分挖掘中国武术的体认价值,真正地从 “观著察微,入微察著,揭示裂隙,发现断层”的角度去发现新的问题,以激活传统、接续传统。

  • 2.4 深度传播应重视四大话语

  • 话语不清、话语模糊等不良问题一直是中国武术发展绕不开的话题。武术的身体图式不但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还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哲学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感。中国武术不论是在组织体系、维系关系,还是在技术体系、传授方式、体认路径等方面都存在着独特的文化特性,对其内在的话语体系、价值观念进行有效的对接与转换将会直接影响到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的有效传播和广泛认同[22]

  • 新话语体系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与调试,将无法通过中国武术解答中国模式的当代价值[23]。这种话语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就是及时理清四大话语问题。第一转换性话语体系。一直备受关注的中国武术真正走进去的问题,亟需解决的是如何使中国武术的话语体系在跨语境的国家之间进行有效对接,通过构建转换性话语体系,打破深度传播的语言壁障,实现武术内容上的真正传播。第二,解释性话语体系。中国武术自身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哲学话语,其本土传承是一个难以说清与解决的问题,在跨国的语境之中,需要构建解释性话语体系,做出不失去真实意味的跨文化阐释和解释,减少受众的误读,实现中国武术的高效传播。第三,修复性话语体系。构建修复性话语对武术文化理解中存在的漏洞以及落差及时进行修复和弥补,恢复武术文化之全貌,实现其真实传播。第四,历史性话语体系。为了纠正他人对于武术文化形象认识的偏离与误读,为了更好、全面地认识中国武术的整体样貌,需要构建历史性话语体系,将我们武术文化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联系到一起进行讲述和传播,使他人真正领悟到中国武术历史悠久的文化意蕴、思维方式以及运行逻辑等。通过构建转换、解释、修复、历史话语体系,真正表达与彰显出中国武术所蕴含的身体世界。

  • 3 新时代中国武术深度传播的理念思考与路径选择

  • 中国武术的深度传播不应仅仅满足于技术的普及,还应让外国民众深入了解中国武术背后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国武术的未来发展应该突破 “中国视角”,站在国际化的视角,努力将身体里的中国故事编织进历史和国际故事版图中,将中国故事打造成历史的和世界的文化版图的有机组成部分。

  • 3.1 深度传播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理路

  • 梳理中国武术发展的学术命题, “传统”与 “现代”,“西方”与 “东方”,“体育”与 “武术” 等之间的学术辨析是一个始终挥之不去的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正视与重视的话题。《走向 “自然” 叙事学》一书关于学术话语的论述很有启示意义,它指出 “叙事的历史性,明确了叙事手段并不是超越历史的,而是时代语境与历史性相互融合的不断演进的叙事过程。”[24]不论是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还是中国武术的小传统,都需要 “时代语境与历史性相互融合”的发展理念。从哲学的思辨视域来看,可以理解为 “传统”与 “现代”的融合理路。脱离文化传统的发展脱离了自身文化的主体性,是无根基的、背离式的发展。任何一个文化的成功传播,都是基于自身传统资源的继承、转化与创新,它绝对不是祛除自身文化主体性的忘我发展。

  • 陈寅格先生讲道: “即使吸收西方的思想,也不应忘记本民族的历史地位。”[25]中国武术的时代发展应自觉地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中国武术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是历史逻辑的时间关系,而是文化传统与当下生活的意义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下面要做的就是理清 “武术传统”与 “传统武术”的概念问题,应时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努力做到辩证地理解变与不变的武术文化传统,夯实 “复返其根,汇通创新”的叙事理念。唯有如此,中国武术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独特的诗情和意境。

  • 3.2 深度传播不应全盘否定强制性阐释模式

  • 近十年来,武术研究中涌现出了诸多学术新话语,譬如 “标准化发展”“本土化发展”“由体育走向文化”“以体释武”等等。傅修延教授在 《叙事学勃兴与中国叙事传统》一文中指出:“西方与中国的叙事不同,各有各的概念体系和章法语法。”[26]依据西方的叙事话语来阐释中国武术,是一种强制性的背离阐释,是一种错榫式的阐释模式。器物在凹凸处出现松动、开裂、脱节,难以或无法对接,便是错榫。即使存有错榫,经历磨合也可能会出现契合的局面。有学者研究指出 “强制阐释会带来相当负面的影响,但是否严重到 ‘致命的伤害’和 ‘根本的缺陷’,还有待商榷,其中关涉到强制的类型、强制的程度、强制的边界,不好全盘否定。”[27]实际上,对于中国武术 “体育化”的发展之路,同样应该秉持这样的观点,不可全盘否定。正视中国武术的历史发展,要树立强制阐释与主体阐释 “彼此相契”的思想理念。同时,怀有文化自觉之沉静与历史现实之忧患的意识,积极打造合理阐释的讲述模式,认识 “强制阐释”与 “主体阐释”以及自塑与他塑之间的落差,针对 “他塑”有效调整传播策略。这是中国武术真正走向未来必须遵循的阐释逻辑和叙事立场。

  • 3.3 深度传播要在 “走出去”的基础上 “走进去”

  •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张朝意教授指出:“当前中国文化 ‘走出去’正在从非自觉转向自觉,从粗放型发展进入内涵型发展新阶段,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亟需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式方法。”[28]中国武术深度传播首先应该站在现实的立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之经典,入乎其内然后出乎其外,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树立以传统为根基,以现实为土壤,以人文情怀、担当精神为主干进行深度传播的叙事理念,进而有力拔显出 “中国武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主体责任”[29]

  • 新时代中国武术 “走出去”面临问题重重,应实施 “走进去”的战略布局,以 “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为目的,以路径优化为手段进行中国武术传播。 “走出去”和 “走进去” 是同一个系统工程,是同一过程的不同层次,中国武术 “走进去”必须建立在 “走出去”的基础上,中国武术 “走进去”是 “走出去”的生动呈现与深度表达。“走进去”更是 “走出去”的效果检测与实践检验。 “中国武术只有坚持 ‘走进去’, ‘走出去’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走出去’ 的脚步才能越走越踏实。”[30]只有建立 “走进去” 的理念共识,我们才能调动各种 “陌生力量”,让各传播要素竞相迸发。

  • 3.4 深度传播要从 “主动去做”向 “自动去做” 转变

  • 中国武术的深度传播既需要政府行为,也需要市场行为。前者包括政府组织开展的武术援外、武术赛事、武术交流活动等等,其更多是一种主动去做的行为;后者更多是一种自动去做的行为。中国武术深度传播更多依靠后者,后者是深度传播的主力军,前者往往难以持续,更多是一种姿态表示。中国武术深度传播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讲述模式,建立起多元一体化的 “主动去做”与 “自动去做”的融合模式。唯有如此,中国武术才能将自身的文化进行有效转化与创新,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健康价值,实现相互融合、彼此促进。因此,要鼓励各类武术组织在文化传播方面多投入、多做贡献,充分发挥出它们的优势,如此传播的主体才会更加多元化,传播的力度才会更加持久、有力。

  • 4 结语

  • 新时代中国武术的深度传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使命担当。要做到深度传播,不仅要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现实困难,而且要切实加强中国武术的身体叙事功能。就此而言,回到身体的中国,不但意味着对 “生命意义”的重新追寻,而且意味着对 “伟大传统”的再次唤醒。我们要坚信中国武术文化渲染的纵横力度,及其蕴含着的诸多思想具有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永久魅力。中国武术中的诸多元素本身并未在当代社会中 “退场”,而是一直活跃在相关场域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武术以 “身体里的中国”的形象去深度 “讲好中国故事”,定会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复兴提供经验范式。

  • 参考文献

    • [1] 范玉刚.夯实根基:提升主流文化传播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3-08(1).

    • [2] 明磊.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9):65.

    • [3] 胡海波.中国精神的实践本性与文化传统[J].哲学研究,2015(12):114.

    • [4] 张震.身体知识的象言化:传统武术“即象感身”的哲学论绎[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4):52.

    • [5] 王岗,赵连文,朱雄.“再发现”与“再出发”: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反思[J].体育学研究,2019,2(2):6.

    • [6] 吴增礼,马振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理与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9):77.

    • [7] 姜玉梅.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经验与借鉴: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视角[J].前沿,2015(3):29.

    • [8] 张再林.中国古代身道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413.

    • [9] 金玉柱.慎独与索隐:中国武术生命格调的书写[J].体育学研究,2019,2(2):92.

    • [10] 冯兴刚,李阳.武术文化形象构建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契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4(1):131.

    • [11] 张之沧.身体认知的结构和功能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0.

    • [12] 李萍.以时代之笔书写中国故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5-08(5).

    • [13] 闫民.武术“走出去”的形象定位及哲学反思[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1):62.

    • [14] 张江.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N].人民日报,2015-11-27(24).

    • [15] 唐美彦.身体视角下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差异性比较[J].体育科学,2014,34(3):82.

    • [16] 金玉柱,王岗.主体性阐释:中国武术发展的自在路径与必然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4):61.

    • [17] 胡娟.传播与传承在戏曲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当代启示[J].四川戏剧,2015(12):16.

    • [18] 王智慧.传统惯性与时代整合:武术传承人的生存态势与文化传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5):71.

    • [19] 欧阳灿灿.梅洛·庞蒂对索绪尔语言观的质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9-19(4).

    • [20] 何光顺.解释即生成:强制阐释论的生存论指向[J].学术研究,2016(11):8.

    • [21] 陈国明,赵晶晶.论全球传播能力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6(4):131.

    • [22] 赵士发.立足实践创新中国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1-05(1).

    • [23] 段丹洁.重视话语重构追求落地效果: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4-10(2).

    • [24] 谭君强,陈芳.叙事学的文化研究与审美文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4):29.

    • [25] 刘梦溪.传统的张力: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J].理论参考,2017(3):33.

    • [26] 傅修延.叙事学勃兴与中国叙事传统[J].江西社会科学,2007(10):26.

    • [27] 陈仲义.接受主体“负”问题之“强制阐释”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21.

    • [28] 毛莉.破除西方中心主义藩篱推动中国文化阔步走向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6-20(1).

    • [29] 袁金宝,王岗.文化复兴视角下中国武术的主体责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3):126.

    • [30] 董刚,金玉柱.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理念迭代与路径选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4):364.

  • 参考文献

    • [1] 范玉刚.夯实根基:提升主流文化传播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3-08(1).

    • [2] 明磊.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9):65.

    • [3] 胡海波.中国精神的实践本性与文化传统[J].哲学研究,2015(12):114.

    • [4] 张震.身体知识的象言化:传统武术“即象感身”的哲学论绎[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4):52.

    • [5] 王岗,赵连文,朱雄.“再发现”与“再出发”: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反思[J].体育学研究,2019,2(2):6.

    • [6] 吴增礼,马振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理与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9):77.

    • [7] 姜玉梅.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经验与借鉴: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视角[J].前沿,2015(3):29.

    • [8] 张再林.中国古代身道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413.

    • [9] 金玉柱.慎独与索隐:中国武术生命格调的书写[J].体育学研究,2019,2(2):92.

    • [10] 冯兴刚,李阳.武术文化形象构建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契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4(1):131.

    • [11] 张之沧.身体认知的结构和功能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0.

    • [12] 李萍.以时代之笔书写中国故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5-08(5).

    • [13] 闫民.武术“走出去”的形象定位及哲学反思[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1):62.

    • [14] 张江.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N].人民日报,2015-11-27(24).

    • [15] 唐美彦.身体视角下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差异性比较[J].体育科学,2014,34(3):82.

    • [16] 金玉柱,王岗.主体性阐释:中国武术发展的自在路径与必然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4):61.

    • [17] 胡娟.传播与传承在戏曲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当代启示[J].四川戏剧,2015(12):16.

    • [18] 王智慧.传统惯性与时代整合:武术传承人的生存态势与文化传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5):71.

    • [19] 欧阳灿灿.梅洛·庞蒂对索绪尔语言观的质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9-19(4).

    • [20] 何光顺.解释即生成:强制阐释论的生存论指向[J].学术研究,2016(11):8.

    • [21] 陈国明,赵晶晶.论全球传播能力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6(4):131.

    • [22] 赵士发.立足实践创新中国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1-05(1).

    • [23] 段丹洁.重视话语重构追求落地效果: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4-10(2).

    • [24] 谭君强,陈芳.叙事学的文化研究与审美文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4):29.

    • [25] 刘梦溪.传统的张力: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J].理论参考,2017(3):33.

    • [26] 傅修延.叙事学勃兴与中国叙事传统[J].江西社会科学,2007(10):26.

    • [27] 陈仲义.接受主体“负”问题之“强制阐释”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21.

    • [28] 毛莉.破除西方中心主义藩篱推动中国文化阔步走向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6-20(1).

    • [29] 袁金宝,王岗.文化复兴视角下中国武术的主体责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3):126.

    • [30] 董刚,金玉柱.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理念迭代与路径选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4):364.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