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吴宣廷(1992—),男,山东临沂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武术历史与文化。

通讯作者:

郭玉成(1974—),男,山西新绛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武术传播、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20)01-0085-07

参考文献 1
郭玉成.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44.
参考文献 2
田金龙,邱丕相.太极拳技术原型的提炼与推手技术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6):77.
参考文献 3
丁峰,王明建.中国散打与跆拳道之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6):122.
参考文献 4
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3-14.
参考文献 5
华桦.竞技太极推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
参考文献 6
常朝阳.开封东大清真寺中国式摔跤的历史考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4):61.
参考文献 7
苏学良.中国式摔跤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8
王晓东.清代国家摔跤组织“善扑营”考略[J].体育学刊,2015,22(2):110.
参考文献 9
周士彬.日本柔术起源的初步考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2(4):76.
参考文献 10
余建华.嘉纳治五郎与日本柔道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7):62.
参考文献 11
醍醐敏郎.柔道[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2-3.
参考文献 12
朱建亮,叶伟.中国式摔跤推广策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5):425.
参考文献 13
周士彬.现代柔道技法[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4
陈青山,王玉明.中国式摔跤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3-240.
参考文献 15
范铜钢,郭玉成.武术散打与奥运会同类项目技术标准化水平比较:以拳击、摔跤、柔道、跆拳道项目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3):62.
参考文献 16
李守培,郭玉成.中国传统武术天人伦理的历史形成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12):77.
参考文献 17
杜君鹏.中国武术地面格斗体系缺失原因探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33(1):93.
目录contents

    摘要

    作为竞技武术徒手格斗项目,竞技太极推手以柔克刚、以巧致胜的技术特点能够反映武术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为更好传承武术技击技术,为其走入竞技体育、走向国际体坛打好基础,选择与竞技太极推手技术较为相似的中国式摔跤、柔道作为比较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三者的技术形成历程,并从技术组成类型、上肢主导类技术、下肢主导类技术、技术组合之间相互关系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为竞技太极推手发展提供借鉴。研究认为,竞技太极推手技术内容的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厘清太极拳特色技法内容,禁用非典型太极拳技术;推手形式由“搭手”后“插把”调整为“四正”“四隅”;以太极八法为依据,形成竞技太极推手指定性“引化”“发放”技术;界定组合技术,调整有效进攻范围,更为全面地展现太极推手的传统内容和中国特色。

    Abstract

    As an event of unarmed combat in elite martial arts,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ite Taiji push hand can reflect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of martial arts. In order to better inherit martial arts techniques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m to enter the elite sports and go to 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arena, Chinese wrestling and judo, which are similar in terms of techniques, are selected as the comparative objects. By using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m is analyzed, and the types of technique composition, the upper limb dominant technique, the lower limb dominant technique and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ique composition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ite Taiji push han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ical content of elite Taiji push hand should start with the following methods: clarifying the contents of the special techniques of Taiji Boxing and forbidding the atypical Taiji Boxing techniques; changing the form of push hands from “dashou” “chaba” into “sizheng” “siyu”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feature of Tai Chi; forming “yinhua” “fafang” of the elite Tai Chi push-hands based on the “bafa” of Tai Chi; defining the combination techniques and adjusting effective attack range in order to show the traditional contents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ai Chi push-hands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way.

  • 太极推手比赛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就技术而言,表现形式与中国式摔跤、柔道极为相似,而自身 “不丢不顶、以柔克刚”的特色体现不明显。中国式摔跤是中国人对徒手搏击摔法探索的结晶,其全国锦标赛蓬勃开展; “柔道则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也是日本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体育项目”[1],它们的体育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鲜明的技术特色与内容。比如,中国式摔跤丰富、巧妙的抓把技术,柔道的反关节技术、地面绞技与抱压技等。 “太极推手的 ‘拧’是运用扭转力使对方身体翻转倒地的推手技法,凭借其简单、实用,几乎垄断了推手赛场,由于此技法需要搂抱、拧转,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摔跤技术,但其实质是太极拳 ‘发放’技术。”[2]太极推手固然技术鲜明,但应用于赛场的技术还需与摔跤、柔道有所区别。本文对竞技太极推手与中国式摔跤、柔道技术进行全面比较,分析三者的技术技理,明确当前竞技太极推手的优势与不足,以更好地展现太极拳 “以柔克刚、不丢不顶、以巧制胜”等特色,挖掘和阐扬其内蕴的优秀传统文化,返本开新,凸显武术格斗运动项目独特的中国风格,为促进其更好地走进竞技赛场、迈向国际体坛提供理论依据。

  • 1 选取中国式摔跤、柔道作为比较对象的依据

  • 从项目本质属性、文化背景、技术内容、项目开展状况4个方面来看,三者的技术内容具有比较的可行性,具体概括为4点。第一,三者的本质属性都是技击性。第二,中国式摔跤与太极推手都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深受中国式思维的熏陶;柔道的产生与发展亦与中国武术、文化有关,三者具有较深的技术、文化渊源。第三,从技法对比方面,①三者技术内容相似,基本都是摔法,只有柔道的地面技术为反关节擒拿、抱压技术;②三者技术均各具特色,如中国式摔跤的 “抓把” 技术、柔道的地面技术、太极推手的 “引化”技术;③三者的技法表现相似,“如推手常用 ‘闪劲’中的 ‘左採右按’技术与中国式摔跤 ‘踢’技中的 ‘冲踢’技术、柔道 ‘足技’中的 ‘出足扫’技术,基本技同名异。”[3]第四,中国式摔跤在1953年被列为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并举行了全国比赛;柔道在1964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太极推手自2002年退出全国锦标赛至今,主办者多为民间体育组织或地方体育行政部门,项目普及方面,中国式摔跤与柔道值得太极推手借鉴。

  • 2 三者的技术内容的形成历程

  • 2.1 竞技太极推手技术内容的形成历程

  • 太极推手为陈王廷初创, “综合了擒法、拿法、跌法和掷打法,与摔跤很像,技击性极强。”[4]此技术易使对练双方产生强烈疼痛而受到限制,因此革新, “形成不跌、不管住脚和不下蹲及地的推法,擒拿方面,仅主张拿住对方劲路,不许采用反筋背骨的拿法。”[4] 1984年,国家体委将太极推手列入武术竞赛项目。首届全国武术对抗项目表演赛太极推手比赛中虽要求使用 “捋、挤、按、採、肘、靠”技法,但只对有效得分方式与禁击部位做了规定,而缺乏具体的进攻标准。1994年国家体委首次颁布 《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5],要求必须依照 “八法”进攻对手,双手左右各划两圈后便可放开进攻,即比赛双方可以形成 “插把(手臂往对方腋下插)” 的对抗姿势。此要求加之倒地、出圈丢分,使双方顶撞明显,滋生出通过 “插把、推拉、蘿摔、过背摔”等形式以摔倒对手或制敌出圈的技术内容。由于过于注重摔倒结果,出现了许多非太极技术,推拉、顶牛屡见不鲜。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印发 《太极拳推手试行规则》,要求采用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的方法元素(简称八法),以及相应的步法,并贯彻 “粘连粘随” “刚柔相济”的原则,在盘手(四正手)状态下完成进攻动作,这是对太极推手技术的关键革新。然而,全国各地比赛仅有部分采用新规则,致使技术表现参差不齐,成为摔法与推法等技术的综合体。

  • 2.2 中国式摔跤技术内容的形成历程

  • 中国式摔跤是古代摔跤运动经过几千年的历史锤炼和文化熏陶而形成的运动[6]。汉唐时期的角抵、相扑中抱腿摔、抱腰摔技术较为普遍, “而宋代相扑除抱摔技术,还形成击、摔并用的技术。”[7]元代盛行蒙古族摔跤形式 “搏克”,其与自由式摔跤如出一辙,即摔倒后仍可继续搏斗,直至对方双肩着地为胜。明代,中国摔跤击、摔并用,配合脚的崩、弹,形成以抱腿摔、抱腰摔为主,融拳打脚踢为一体的技术内容。清代统治者在 “布库”的基础上结合各民族技艺大力发展摔跤。其中, “善扑营”推动中国摔跤技术演化,“创造出运用勾、别、坎、顿、压、抡、打、拧、蹳、绊、得合勒等方式,运用人体各部位的熟稔配合来实施攻防,缔造了中国摔跤的独特技术体系。”[8] “当时的摔跤技术与现代中国式摔跤极像,除双足外,身体任何部位着地便失分。”[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式摔跤迅速发展。 1953年被列为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1957年颁布 《中国式摔跤规则》,“中国式摔跤”正式定名,并形成规范的技术内容:运动员身穿柔软结实的短上衣,系腰带,穿长裤,全身可以握抱,可以抓握摔跤衣和腰带,但不许抓裤子,只许站立摔,只许摔,不许击打、蹬踹、使用反关节等危险动作,按照对方摔倒的不同程度,分别判3分、2分、1分。

  • 2.3 柔道技术内容的形成历程

  • 柔道在嘉纳治五郎改革之前,为早期柔术期。日本柔术始于17世纪上半叶[9],日本人把本国相扑,欧美拳击、角力,中国武术等相结合,至17世纪末,形成流派林立的柔术技术。技术内容包括投技(摔法)、关节技、缔技(拿法)、当身技(手法、腿法)等[9],本着利于实战的原则,集合了摔、拿、踢、打等大量危险动作。1882年,嘉纳治五郎创立 “讲道馆柔道”,整理、研究各个门派,舍弃危险动作,形成以投技、固技、当身技为主,涵盖胜负、练体、修心、修性的技术内容[10],改柔术为现代柔道运动。同时, “以自然体为基本姿势,变更抓把的方法,讲授崩、作、挂、轻巧进退和运步的基本要领,制定以乱取为重点的技术方法。”[11] 1956年第1届世界柔道比赛在日本东京举行,其当身技由于 “危险性、难以操控性”而被剔除,只沿用投技和寝技。1964年第18届奥运会中,柔道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直到现在,技术几乎没有变动,但为适应竞技体育需求而调整了部分竞赛规则。如2010年国际柔道联盟执委会修改了部分规则,增加了背负投、大外刈、大内刈等传统柔道技术的使用,以提高手技与足技的使用率,使柔道技术更加多元。总体而言,柔道为适应竞技体育比赛,主动瘦身简化技术,打造出安全性高、观赏性强,集投技、寝技为一体的技术内容。

  • 3 三者的技术内容对比分析

  • 3.1 技术组成类型的比较

  • 三者都以摔法为主要技术,只有柔道的地面技为反关节擒拿与抱压技术。从分类依据看,中国式摔跤和柔道技术分类主要依据施技者摔倒对手所用身体部位和施技者身体动作形态。如依据所用身体部位,前者可分为踢技和手技,后者可分为手技、腰技、足技、关节技等;依据身体动作形态,前者可分为过背摔跤绊、转体摔跤绊、正面摔跤绊,后者则可分为立技和寝技。传统太极推手技术主要由八法组成,分类依据主要是手法粘挂方式与劲力方向。竞技太极推手技术主要为肩靠摔类、左採右按类、过背靠摔类、别摔类、绊摔类等,但是,从太极推手竞赛实践中,都极难分辨以上技术为八法中的哪一法。

  • 从技术组成类型清晰度的角度看,中国式摔跤技术类型清晰、直观,如过背摔跤绊主要分为揣、披、入等,转体摔跤绊以勾、别、切等为主[7]。柔道技术类型条理清晰,如立技分为手技、腰技、足技等,寝技分为固技、关节技、绞技等。竞技太极推手则较为模糊笼统,如靠法分为肩靠和背靠,再具体,则分为不同方向的靠。同样,採包含不同方向的採、按包含不同方向的按。相较而言,竞技太极推手呈现出技法种类简单、实际运用繁杂的局面,这也是其比赛难以操控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此现象与太极拳注重整体、和谐、中庸等有很大关系。

  • 从特色技术类型的角度看, “中国式摔跤技术丰富、细腻、全面,在激烈的揪拿与反揪拿、控制与反控制过程中,寻找战机”[12],形成丰富、鲜明的 “抓把”技术,助力以巧致胜的充分发挥;柔道的地面技术,尤其是反关节、抱压技术极具特色,它是唯一一项允许运用反关节擒拿技术的项目;传统太极推手以 “粘连粘随、不丢不顶”的听劲为特色,其 “引化”(即面对巨力来击,以灵活巧妙的劲力加以化力,避其锋芒,而非迎击顶撞)技术最为显著,体现出儒家 “中和”及道家 “以柔克刚”的思想。但竞技太极推手对引化技术展现得不明显,主要突出 “闪劲”,即顺对手之力瞬间发力、拧转而使其落空失势的技术,如左採右按及肩靠摔、背靠摔等技术都是 “闪劲”的体现。

  • 3.2 上肢主导类技术的比较

  • 所谓 “始于脚,达于腰,发于稍”,其实三者都极为重视整体发力。本文对上下肢技术的划分,只是为了更加精细地分析技术。

  • 从上肢手法控制方式来看,传统太极推手上肢更加注重勾带、粘挂,不提倡抓握、搂抱,强调搭手便走,不拖泥带水,如 “捋、採、挒”注重手腕的瞬间勾带,粘住对方手臂; “按、靠” 则强调手臂接触瞬间的发力,极为注重粘手就走。竞技太极推手本着易判罚、易操作、易推广的原则,摒弃四正、四隅,形成插把、搂抱的形式,尤其对上肢抢位、抓握技术要求较高。中国式摔跤和柔道均极为重视手法与把位,前者典型手法有抓把、拆把、控把,如揣、手别、抱腿摔等主要技术的运用;后者把位包括直门、小袖、大把、腰把,极为注重抓得紧、抓得住,如肩车、背负投、双手刈、大腰、扫腰、地面技中的反关节技术等,都需要巧妙连贯、快而稳固的抓把技术,“尤其 ‘绞技’中各类技术则需要两手抓住对手颈两侧领襟”[13],对手法的要求可见一斑。

  • 从发力特点来看,中国式摔跤运动员上肢发力表现为抓得住、拉得动、推得开、松得开,力量快而猛,对上肢力量要求极高。柔道对运动员的爆发力、绝对力量、力量速度等要求较高,注重快、狠、准、稳,充足的上肢力量在抓握技术中起到关键作用。相较而言,竞技太极推手更侧重于 “弹抖劲”,即上肢在勾带、粘挂的瞬间由松沉变发力,体现出太极拳柔中带刚的技术风格。事实上,此 “弹抖劲”并非太极拳独有,加之太极推手脱离四正、四隅,即便 “弹抖劲”运用得再纯熟,也难诠释太极拳 “不丢不顶”等技术精髓,因而太极推手急需挖掘、展现其本质特色。

  • 从技术表现的运动形式来看,中国式摔跤中的跤架分左架与右架,双方相顶成摔跤预备姿势[14]。柔道的 “自护体抓把法”要求双方互相以左(右)手抓住对手的右(左)中袖,两足开立大于自然体站立[14]。太极推手则较为繁杂,如盘手(四正手)、四隅推手、推平圆、推立圆、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散推手等。虽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2015年印发的 《太极拳推手试行规则》规定必须采用 “盘手(四正手)”的形式,但综观全国各地比赛,其形式并不标准统一。

  • 3.3 下肢主导类技术的比较

  • 从下肢技法归类角度看,中国式摔跤和柔道下肢技术丰富细腻、变幻莫测,如前者的各类踢技,转体跤绊中勾、别、切等,正面跤绊中得合勒、里刀勾等技术;后者的足技、舍身技以及地面技中的十字固、膝固等技术。竞技太极推手下肢技术相对简明,可归纳为各类绊摔,即运用上肢时,下肢辅助以破坏对手重心。如捋的同时,出腿作为 “障碍物”,拦住对手单腿或双腿,不必太过发力,只需做到上下相随,受技者便会因上肢重心移动、下肢被拦截而失势倒地。再如,施技者运用白鹤亮翅控制对手左臂,同时左腿绕到对手右腿后,主要目的为控制其髋关节。

  • 从下肢技术动作特点来看,中国式摔跤与柔道下肢发力迅猛、崩弹有力、幅度大,如前者运动员为使对手腾空或翻转,既要通过腿部的迅速发力提高攻击速度,又要通过大幅度的崩弹以最大限度地撩起、翻转对方重心;后者通过快而有力的腿法摔倒对手,同时利用下肢力量助力寝技的发挥。对于下肢技法,太极推手竞赛规则指明:抬脚不宜过高,只许勾带对手踝关节以下部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运动员下肢动作力度轻、幅度小,降低了比赛的观赏性。

  • 3.4 技术组合之间关系的比较

  • 实战中,格斗双方调整站位,身体的稳定性与控制力均处于极佳状态。因此,为提高进攻效率,各类组合技术应时而生。技术之间的相互转化,取决于其相互关系,一个技术由主动优势使用转为被动劣势使用的瞬间是另一技术的开始,这两个技术便可以组合使用。

  • 从主要组合技术内容来看,中国式摔跤主要有 “踢”转 “踹”。踢技可调起对方重心,如果施技者脚步没有跟上,或受技者抵御住进攻,施技者便可趁对手重心不稳顺势改用踹技,使对手顾此失彼。此外,还有 “踢”转 “别”、“踹”转 “别”、 “挤”转 “拱”、 “手别”转 “躺刀”等。柔道的技术转化与中国式摔跤较为相似,有 “投技”的转化、 “固技”的转化、 “投技”与 “固技”的转化。如 “一本背负投”转 “大外落”、 “横四方固”转 “崩上四方固”、 “体落”转 “十字固”等。竞技太极推手常用的组合技术有 “左採右按”转 “背靠”、“採”转 “靠”、“背靠”转 “左採右按”等。

  • 从技术之间相互转化的特点来看,中国式摔跤与柔道具有被动性、技术选择性。对于被动性,如 “踢”转 “踹”,施技者通常是在踢技失效的情况下被动转为踹技;对于技术选择性,如 “踢”转 “踹”、 “踢”转 “别”、 “别”转 “踹” 都可行,而 “踢”转 “穿”便无从实施,这是由组合技术对技法相似性的要求所致。太极推手极为重视整体劲力,技术间转化丰富多变、无时不在,本着 “粘连粘随、不丢不顶”的原则,太极八法可随时、任意转化,如 “捋 ” 接 “靠 ”、 “捋”接 “按”、 “捋”接 “肘”、 “捋”接 “採”、 “挤”接 “靠”、 “按”接 “捋”、 “按”接 “採”、 “按”接 “靠”等。“捋”变 “採”只需简单的手法变换, “挤”变 “靠”只需躯干的瞬间跟进,体现出中国哲学的整体思维。事实上,太极推手为适应竞技比赛,其技术之间的转化开始趋向中国式摔跤、柔道的特点,动作多大而猛、抓握搂抱明显,如 “左採右按”接 “背折靠”,表现出硬拉硬拽的效果,缺少技术转化的 “无间性”与 “连贯性”。

  • 从组合技术的发挥来看,由于竞赛规则对有效进攻范围的限制,竞技太极推手组合技术严重缺失,如只能攻击颈部以下、耻骨以上的躯干部位,双手不能同时攻击对方颈部以下、耻骨以上的躯干部位等,严重限制了太极技法的发挥。比较而言,中国式摔跤与柔道组合技术的发挥拥有更大空间,因此,中国式摔跤踢技转踹技便出现摔得对手翻转、腾空等许多壮观景象,柔道的背负投转地面技便展示出从站立摔转为地面擒拿的丰富技术内容。

  • 4 竞技太极推手技术内容的发展对策

  • 4.1 厘清太极拳特色技法内容,禁用非典型太极拳技术

  • 从三者的技术类型比较来看,中国式摔跤以丰富的抓把技术为特色,柔道以地面抱压、反关节技术及注重制服对手为特色,二者都体现出鲜明的技法特色。竞技太极推手凝聚摔法与推法,主要表现为 “插把”与 “推拉”,少见 “粘连粘随”与 “不丢不顶”,太极拳特色不强,更无法体现太极拳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中国风格。为此,对竞技太极推手, “应加强其典型技术的提炼,实现其与类似项目中国式摔跤、柔道技术有所差异。”[15]

  • 厘清竞技太极推手技术内容,需紧密结合太极八法与传统太极拳套路,并融汇中国传统的和谐、中庸等理念。依据太极八法,将上肢有效得分技法内容界定为捋、挤、按、採、挒、靠6种,“掤”由于其作为所有技法的基础以及 “肘” 具有极强的危险性,应该被排除在外。依据太极拳传统套路内容,可将下肢有效得分技法界定为踢、崩、勾、绊、挡、挂6种,并对以上技术的规格、形式、目的、要求作详细规定。为了从形式上更为凸显其与摔跤、柔道的区别,要严格杜绝过肩摔、别摔等非典型的太极拳技术,即指贴身搂抱中的 “揣、别、得合勒”等中国式摔跤常用技术。当然,太极拳并非没有此类技术,而是通过大力提倡太极八法,彰显太极拳技击的文化内涵。此外,还可借鉴柔道 “得意技”,对太极拳中极具代表性的 “靠法”等技术进行提炼,并提高其使用率。

  • 4.2 推手形式由 “搭手” 后 “插把” 调整为 “四正”“四隅”

  • 目前太极推手比赛大多采用四正手 “搭手”,比赛开始后,双方便相互搂抱,争抢利己的 “把位”,形成如中国式摔跤、柔道身体姿势的 “插把”。从施技者角度讲,贴身搂抱更有助于使用摔法,以及增强其对劲力的感知,但容易滋生硬拉、硬顶而带给观众类似中国式摔跤、柔道的技术误导,有碍太极推手技术特色的阐扬。

  • 因此,需改革此 “误导性”推手形式为 “四正”“四隅”。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2015年印发 《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试行)》 也要求采用 “四正”,但全国尚不统一。 “四正” “四隅”能塑造比赛双方在和谐、含蓄情境下的整体美,极大减少硬拉、硬顶的发生。但是,由此双方间距扩大,在规避贴身、搂抱的同时也影响了摔倒次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竞赛的对抗性与观赏性。对此,可从手臂的运动范围入手改善这一状况,如一方在 “捋”对手的颈、躯干,或 “靠”对手躯干的瞬间,只要其双手脱离对手手臂不到1秒即可视为有效进攻。由此,既可展现太极拳 “粘连粘随、不丢不顶”的技术风格,又能保证推手竞赛的可行性。

  • 4.3 以太极八法为依据,形成竞技太极推手指定性 “引化”“发放”技术

  • 从三者上肢主导类技术比较中可知,太极推手以巧妙地化解对方来力,随曲就伸,化被动为主动为目的。王宗岳的 《太极拳论》中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等思想即太极拳的 “引化”与 “发放”技术。道家思想强调 “以柔克刚”,此理念氤氲太极推手的 “引化”技术,即面对巨力来击,以灵活巧妙的劲力加以引化,避其锋芒,而非迎击顶撞。 “发放”技术则清晰直观,即进攻技术。因此,以太极八法为依据,遵循太极拳理,梳理界定 “引化” “发放”技术,能够凸显中国道家的优秀思想。

  • 清晰界定 “引化”与 “发放”技术,还有助于 “生”“仁”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实。“传统武术对于 ‘生’的关注、 ‘仁’的强调,体现在各门各派的武德约律中。比如,众所周知的 ‘八打八不打’的规定,便体现了传统武术习练者的好生之德。”[16]徒手格斗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当今国际竞技体育的大背景下,受竞赛需求的影响,原本以 “听劲、懂劲、化劲”而存在的 “和谐”太极推手也产生了潜在的危险性。综观各类推手比赛,虽上演各种精妙绝伦的太极技法,如顺势借力的左採右按,简捷刚猛的肩靠、背靠,注重破坏对手重心的白鹤亮翅、野马分鬃等技术,但也不乏过背摔等部分凶猛、危险技术。界定 “引化”技术,则可极大降低比赛的危险性,并将以往的顶撞、拉拽等危险动作转化为顺势借力,即便施技者在不得已而用技时,也是在引化理念的基础上,打有轻重、有选择,充分彰显武德操守。

  • 4.4 界定组合技术,调整有效进攻范围,更为全面地展现传统太极推手内容

  • 如上所述,目前的竞技太极推手技术间的转化缺少 “无间性”与 “连贯性”,不能体现传统太极推手技术转换 “无时不在、无可不有”的特点,这与其缺乏具体的技术规定与标准界定有关。比如,对太极推手技术的具体种类、表现形式,以及组合技术等缺少界定,导致其技术组合存在明显的无规定性。为此,应建立组合技术标准体系,激发运动员技术的全面发挥。在太极八法范围内,规定两个及以上技术组合使用为组合技术,如 “採”接 “靠”、“採”接 “按”、 “捋” 接 “靠”、“捋”接 “按”、 “捋”接 “挤”、 “採” 接 “挤”、“捋”接 “靠”接 “肘”等,比赛中使用组合技术且达到有效技击效果的可给予额外技术加分。

  • 上文比较发现,太极推手的有效攻击范围被限制过大,不利于运动员技术的选择和发挥[17]。此外,综观各种太极推手比赛,对有效进攻范围的限定也缺少统一标准。因此,可借明确、统一推手有效进攻范围之机进一步扩大进攻范围,如将其从颈部以下、耻骨以上的躯干部位,调整为脖子以下,不包括裆部在内的所有位置,可有效拓展太极技术的发挥空间。如在使用 “捋”接 “按”时,即便对手稳定性强,其重心也难免浮动,施技者可运用听劲技术对继续攻击对手哪个位置进行判断,如躯干、髋部或腿部,而非仅限于上半身。又如,在连绵不断的 “盘手”中,双方都会把控好各自的手架、体位,对躯干的防守尤其明显。进攻范围扩大后,双方除了扩大己方的防守范围外,还需时刻准备进攻对手非躯干部位,从而提高比赛的技术含量。

  • 5 结语

  • 作为武术徒手格斗的代表性运动,竞技太极推手的发展不仅要实现技术标准的变革,还要注重技术特色的体现。可以从具有传统特色但需要穿跤衣的中国式摔跤与奥运项目柔道技术结构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自身技术,展现中西结合、兼容并包、勇于创新的时代生命力,实现其与当今竞技体育比赛的有益融合。竞技太极推手技术结构的革新,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太极拳的技法精髓,展示中国武术独特的技击性与文化性,进而弘扬 “中庸”“以柔克刚”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助于塑造中国体育文化形象,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样式且具有国际化与奥林匹克特征的徒手格斗对抗项目。

  • 参考文献

    • [1] 郭玉成.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44.

    • [2] 田金龙,邱丕相.太极拳技术原型的提炼与推手技术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6):77.

    • [3] 丁峰,王明建.中国散打与跆拳道之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6):122.

    • [4] 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3-14.

    • [5] 华桦.竞技太极推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

    • [6] 常朝阳.开封东大清真寺中国式摔跤的历史考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4):61.

    • [7] 苏学良.中国式摔跤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 [8] 王晓东.清代国家摔跤组织“善扑营”考略[J].体育学刊,2015,22(2):110.

    • [9] 周士彬.日本柔术起源的初步考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2(4):76.

    • [10] 余建华.嘉纳治五郎与日本柔道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7):62.

    • [11] 醍醐敏郎.柔道[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2-3.

    • [12] 朱建亮,叶伟.中国式摔跤推广策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5):425.

    • [13] 周士彬.现代柔道技法[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14] 陈青山,王玉明.中国式摔跤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3-240.

    • [15] 范铜钢,郭玉成.武术散打与奥运会同类项目技术标准化水平比较:以拳击、摔跤、柔道、跆拳道项目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3):62.

    • [16] 李守培,郭玉成.中国传统武术天人伦理的历史形成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12):77.

    • [17] 杜君鹏.中国武术地面格斗体系缺失原因探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33(1):93.

  • 参考文献

    • [1] 郭玉成.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44.

    • [2] 田金龙,邱丕相.太极拳技术原型的提炼与推手技术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6):77.

    • [3] 丁峰,王明建.中国散打与跆拳道之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6):122.

    • [4] 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3-14.

    • [5] 华桦.竞技太极推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

    • [6] 常朝阳.开封东大清真寺中国式摔跤的历史考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4):61.

    • [7] 苏学良.中国式摔跤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 [8] 王晓东.清代国家摔跤组织“善扑营”考略[J].体育学刊,2015,22(2):110.

    • [9] 周士彬.日本柔术起源的初步考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2(4):76.

    • [10] 余建华.嘉纳治五郎与日本柔道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7):62.

    • [11] 醍醐敏郎.柔道[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2-3.

    • [12] 朱建亮,叶伟.中国式摔跤推广策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5):425.

    • [13] 周士彬.现代柔道技法[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14] 陈青山,王玉明.中国式摔跤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3-240.

    • [15] 范铜钢,郭玉成.武术散打与奥运会同类项目技术标准化水平比较:以拳击、摔跤、柔道、跆拳道项目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3):62.

    • [16] 李守培,郭玉成.中国传统武术天人伦理的历史形成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12):77.

    • [17] 杜君鹏.中国武术地面格斗体系缺失原因探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33(1):93.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