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我国开展学校体育的核心目的。然而,一方面因为体质的概念比较抽象,青少年学生看不到、摸不着,更无法感知体质的增强,不能体验获得感;另一方面身处生产高度现代化、自动化的现代社会,体力已经不再作为人类劳动的必要条件[1],即人体体质在生产生活领域中的贡献日渐式微,所以如果一味强调学校体育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功能的实现,将难以激发消费社会下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鉴于此,分析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实现学校体育与青少年学生需求之间的契合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1 身体形象与身份认同文化重塑的必要性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之后,开始关注高层次需求,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并对身体进行投入,需要 “身体的在场”来满足存在感的需要。
-
1.1 消费社会中身体消费的需要
-
在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形象价值与文化精神特性的消费社会中,身体消费愈加普遍,展示场景渐趋多元。身体不再是宗教视角中的肉身, 不再是工业逻辑中的劳动力,而是被视为社会礼仪要素的消费品。身体不仅有使用价值,更有符号价值和交换价值。身体越是接近理想形象,交换价值越高。个体唯有对身体进行 “自恋式”投入,才能将欲望的力量变成可合理操作的符号。这样一来,为了符合消费符号的要求,力求身体完美便愈加受到普遍认同。此外,身体展示场景愈加多元,既可以在卧室内,又可以在卧室外; 既可以在私人空间,又可以在公共领域展示。理想身体形象的拥有者会更轻易地凭借自己出色的身体资本在多元的消费市场交换到自己需要的利益。
-
1.2 西方 “个性”教育理念的影响
-
在后现代教学理论 “非中心化”特征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开始重新审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与现实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考孩子的教育环境问题:由过去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转为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注重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规训身体,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身体形象。
-
1.3 新生代学生寻找 “存在感”的需要
-
在 “万众看脸、大众将身材与修养自动链接”的年代,如果我们仍然仅将身体视为国家民族自强与复兴之工具的话,难免有滥用 “责任” 形成专断教学之嫌,难免使学生产生受他人控制之感,会削弱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学校体育相关工作者需要认识到,青少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的意志缺乏,实则起因于未能肯定其自我存在,不能自由地选择教材。欢愉的、自主的、创造的自主活动已被严肃的运动技能代替,每一行动和动作均有外在因素决定或控制。如受制于老师的主观期望,学生个体原始的运动感受性和个体存在经验被忽视。Deci和Biddle的研究表明: “过分强调高运动技术的改进和运动效率的提高,必然形成呆板僵化的、缺乏情绪表达的体育教学,必然致使学生产生与现实的运动或体育情景格格不入的感觉,在课堂教学中的消极怠慢,甚至逃课。”[2-4]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要忘记把具体的个人当作主体,更不要忘记赋予具体的个人以存在的意义,让具有 “主体性”的个人能够发挥 “自由抉择”的力量,为自己的目标或理想奋斗。
-
1.4 身体的 “在场”,从工具变成主体的需要
-
很多中外传统文化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将身心截然分割,高扬心灵的正面价值,贬低身体的作用发挥,身体成为被贬低、否定、压抑的对象,将身体作为抽象的存在,致使身体 “不在场”。这种 “不在场”源于古希腊,在古希腊人的 “爱智”哲学观中,智慧是 “属灵”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虐待身体是求得心灵提升、实现自由超越的途径。希腊人的这一传统延续到近代启蒙运动[5]。直至20世纪,身体渐入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梅洛庞蒂、福柯、高夫曼、布迪厄都试图超越身心二元论。
-
比之西方重心轻身,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身体欲望的压抑更是比比皆是。孔子提倡: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将身体欲望降至最低点,以反衬道德的高尚。更有甚者,将身体欲望视为淫荡的代名词, 对身体施加禁欲主义控制。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身体控制逐渐解禁,但身体又被纳入国家民族的自强与复兴的规训下,被视为革命与生产的工具。
-
然而,今天的人们无一例外地身陷崇尚身体审美化的消费大潮中。在消费社会,身体成为现代普通人确立自我身份的核心和彰显个性的主要途径。于是,顺应时代潮流,破除身体禁忌,重视 “身体问题”,确立 “身体在场”意识,关照身体审美,消解身心二元、灵肉分裂、身体工具化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2 理想身体形象的重塑与身体规训技术
-
新的身体形象文化认为身体是快乐的载体, 身体越是接近年轻、健康、美丽和性感的理想化形象越具有交换价值。然而,在大众文化的操纵下,网络上出现了A4腰、i6腿、锁骨放硬币等以瘦为美的 “好身材”标准[6],在一定程上助长了盲目减肥之风,也导致一些青少年因担心把身体练壮,对学校体育锻炼持消极态度。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提示学界应重塑积极、健康的身体形象和身份认同文化,引领青少年正确进行身体规训,在尊重身体差异性的同时,提供科学、健康、切实可行的身体规训技术,为满足其特殊的需要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
2.1 重塑理想的身体形象
-
在高新科技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的现代社会,一方面人们的生产生活空间和时间被极大地扩展,休息时间被严重挤压;另一方面,人体大肌肉群得以刺激和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这使人们不得不承受精神紧张和肌肉饥饿的双重威胁。这要求我们在分析后现代工业经济和后现代文化社会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既能满足审美需要,又能为 “强国强种”打下坚实基础的身体形象标准。
-
2.1.1 体型健壮
-
体型是人体形状的总体描述和评定,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眼睛的人体形状的反映。体型健壮就是身躯高大魁伟,骨骼强韧,结缔组织发达, 肌肉结实饱满,整个身体形态健壮、匀称、凹凸有型,充满生命活力,运动能力强,能满足各种运动的需要。
-
2.1.2 体态优美
-
体态优美是指人的形体和姿势美,包括比例、匀称性、和谐性、线条等因素。在身体比例方面,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抑或遵循科学家、艺术家从模糊数学概率中寻求的比例关系。在身体匀称性方面,重点着眼于人作为整体的各部分组合的适度、适中,恰到好处。著名美学家普列汉诺夫强调, “匀称的身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能给人愉快的印象。”[7]身体和谐性主要包括各器官系统功能、各形态要素、外部形态与内部功能等方面的和谐。而线条美则是指男性体态线条多平直有棱角,显示出刚劲有力和阳刚之气;女性体态线条圆润柔和,显示出温婉丰腴而具有流动感。
-
2.1.3 身体健康
-
身体健康是指身体生理机能正常,能够显示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外部形态方面,健康表现为身体各组成部分的协调一致,如肌肉、骨胳、体型方面的优化组合。在身体质量方面,健康是人身体机能呈现出的完整程度,如体态、体型、素质的协调统一。在精神方面,表现为乐观向上,百折不挠,对生活充满信心,尽显青春之美、生命活力之美。
-
2.2 身体规训技术
-
时至今日,身体早已脱离了其原有的含义, 个体开始关注身体的规训与管理,身体也成为人们追求突破、承载快乐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 身体变成了被规训的实体,可以通过艰苦的努力锻炼,塑造成自己满意的身体形象。饮食控制、体育运动、使用药物、身体整形是四种雕塑完美身体形象的基本技术[8]。相对于其他三种方式, 科学的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是身体塑造和身体规训的安全手段,对健壮、匀称、富有青春活力身体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体育锻炼意识,使广大青少年在重视身体塑造的同时, 能够选择经济、安全、有效的身体规训技术———体育运动。
-
3 新身体形象与身份认同文化的传播
-
庄晓东博士认为: “文化的核心本质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阐释,传播就是意义的共享和生命空间的对话。文化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享。”新身体形象与身份认同文化的传播是完成理想身体形象的意义的共享,变独有为共享,规范青少年 “身体形象观”,形成重视青少年身体形象的浓厚氛围。
-
3.1 “新身体形象观”的传播
-
体型健壮、体态优美、健康积极的身体尺度与范型,不论在满足后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方面,还是在更好地进行种族延续方面,无疑都有重要的价值。为完成 “新身体形象观”的传播, 变独有为共享,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3.1.1 利用影像技术,培养形象消费需求
-
信息社会中,影像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种种判断的重要依据。麦克卢汉在 《机器新娘》中指出, “社会的民俗已经不再由教育和宗教决定了,而是由新闻、电影、特别是广告决定的。”[9]这样一来,影(拟)像成为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引路人,以软性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们 “缴械投降”。大量存在的视觉形象主宰着消费文化,使个体对外表和身体展示更加敏感,培养了人们对形象消费永不满足的需求。影像传播对消费文化影响很大,它将人们关注的焦点引领到身体、服装、举止等社会性方面,将苗条、美丽和健康与一个人的魅力和价值建立联系。为了提升身体魅力和价值,人的身体正逐渐被当作有差异的、需要特殊对待的实体,消费者可以通过锻炼、节食、化妆、美容手术等把身体与形象分解为一系列可组装与塑造的 “部件”。
-
为此,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影像传播在引导青少年重视身体形象,引导规范 “身体形象观”方面所形成的 “霸权”。因此,可以邀请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较大影响的知名明星作为理想身体形象的广告代言人。明星们迷人的气质、美丽的身姿、成功的自信,会使青少年学生在享受视觉盛宴、接受形象示范性教育的同时产生一种向往的冲动。理想身体形象的范型与尺度借助大众传媒的传播力量逐渐成为一种 “标准”深入人心,使塑造良好的身体形象成为普遍的意识形态。
-
3.1.2 利用社会化网络媒体,营造重视身体形象的氛围
-
社会化网络媒体是指以社交网站为平台,以用户为中心,以促使信息的交流、传播和共享为目的的新型媒体服务模式。国内外学者对于社会化网络媒体推动社会舆论方面的作用早已达成共识。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 “大众在接受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立场,以适应集体意识的需要, 融入大众旨意,使原有个体化行为转变为普遍性事件,成为时代潮流,形成社会流行。”[10]充分调动社会化网络平台用户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平台多发布一些与健身和身体形象相关的内容,营造起青少年重视身体形象的浓厚氛围,引领社会风尚,形成社会潮流。一些大V发布的信息通过关注或转载的方式会以几何级数传播。因此, 可以请一些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明星作为代言人,将身体形象的标准及其规训身体的实况、心得体会等发布在社交网络平台上,通过 “粉丝” 的层层转发,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其次,应支持青少年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主题的健身活动,并鼓励青少年将自己参与活动的信息与朋友分享,以产生 “真人秀”的效果, 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从而使他人产生身份认同感,激发 “我也能行”的冲动。
-
3.2 新身份文化的认同
-
“新身体形象观”的意义、价值能否达成, 取决于它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的位置,取决它对个体的价值观与行为产生的影响,取决于大众对它的认知、内化程度。
-
3.2.1 宣传体育消费的正向价值,将体育消费意识内化
-
商业广告通过宣传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快乐与满足,从而谋取市场利益和扩大再生产。如此一来,体育产品提供者与消费者就建立起了 “合作”的关系。对此,福柯用 “规训”进行了很好的阐释。所谓 “规训”的一种意义是令人联想到惩罚和强制的行为的负能量,另一种意义是与自我实现和成就联系在一起的正能量。福柯认为知识使人臣服,因为我们必须要借助各种知识体系来被社会主流评价体系认可。所以,这种规训不单是外界强加的,同时也是人们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分层向上流动而采取的措施。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体育消费意识亦即 “规训”,它应该深深根植于社会生活的每个片段和细节,化作消费者大脑中不可或缺的观念。让消费者 “自由地同意”并主动配合体育消费知识和话语的传播机制,如 “常识化”,即通过建构体育生活方式的常识,人们主动参与意识形态的运作;如 “主体化”,即按照权力关系的要求借助大众传媒建构消费主体,使其认同自己的角色。
-
3.2.2 彰显身体形象身份识别价值,强化身体自我认知
-
张林等研究指出: “身体意象的社会文化观认为,社会文化价值观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与行为,并在理解个体是如何感知自己以及如何被他人感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文化崇尚外表魅力,那么个体就会看重自己与他人的外表魅力, 反之亦然。”[11]据此,我们应加强相关文化的建构,让青少年学生认识到身体是快乐的载体,身体越是接近健壮、匀称、美丽、充满活力的理想化形象越具有交换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身体形象正在成为一种符号,各种不同的亚文化群体正在用它来建立和传达各自的识别特征。与此同时,主流的社会文化应建构一种完美的身体形象理论模型,并借此建构和传达一种身份识别,为青少年提供一种共同分享的经验和一种对话与互动的参照体系,培养人们的 “自我”观念,激发青少年塑造完美身体形象的欲望,使青少年通过不断从事具有符号和情感因素的身体活动,实现精神上和生理上的趋乐避苦,并对这种经验加以组织、解释和系统化,逐渐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快乐观和自尊感。
-
3.2.3 赋予理想身体形象正能量,形成珍视身体形象的意识
-
形而上的研究者们需要以哲学为撬动意识的杠杆,将身体、身体活动、体育运动重新置于话语体系的中心。将标准的身体形象视为攸关个体生活成败的资本,视为人格成熟、事业成功的象征,使人们臣服于这种集体压力,激励人们给予自己的身体更多的关注和考虑。保持完美的身体形象需要抵抗一些诱惑,拒绝一切可能损害身体形象的美味和热量,还需要坚持不懈地运动。于是急需人们赋予自己追求理想身体形象的正能量 ———如果自身外在体形不够完美,将感到内疚和羞愧,抑或是罪过和耻辱———形成珍视身体形象的意识。
-
4 结语
-
在努力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激发青少年的体育锻炼热情,摆脱青少年学生身体活动不足的困境,切实改进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可以为更好地实现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做贡献。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强调青少年身体形象的重塑和身份认同文化的传播,将促使青少年身体健康这一总目标分解为更有吸引力、更易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发挥价值引领功能,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
-
参考文献
-
[1]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91.
-
[2] 张剑.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3(5):545.
-
[3] DECI,E L,RYAN R 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New York:Plenum Press,1985.
-
[4] WANG C K J,Biddle S J H.Young people’s motivational profiles in physical activity:a cluster analysis[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2001,23(1):1.
-
[5] 白蔚.身体的“革命”:关于李安电影《色·戒》的身体社会学[J].电影文学,2008(11):82.
-
[6] A4腰I6腿这些年妹子的好身材标准[EB/OL].(2016-04-03)[2019-08-10].http://www.sohu.com/a/67432731_119536.
-
[7] 黄捷荣.体育美学教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95.
-
[8] 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130.
-
[9] 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10]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
[11] 王润斌.身体政治视野中的运动塑身[J].南昌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06.
-
摘要
消费社会下,仅仅将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目的,将难以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为此,在分析身体形象与身份认同文化重塑必要性的基础上,将 “体型健壮、体态优美、身体健康”的身体形象视为理想的尺度与范型,并指出体育运动是最经济、安全、有效的身体规训技术。最后提出,利用影像技术和社会化网络媒体促进 “新身体形象观”的传播,通过将体育消费意识内化、彰显身体形象身份识别价值、赋予理想身体形象正能量以增进新身份文化的认同,最终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
Abstract
In a consumptive society, simply taking “enhancing physical fitness and improving health” as the core purpos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ill be difficult to stimulate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you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chool physical activities. For this reas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reshaping the body image and identity culture, the body image of sturdiness, beauty and health is regarded as the ideal scale and model,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physical exercise is the most economical, safest and most effective body training techniques. Finall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use of imaging technology and social network media should be adopted to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new body image concept”, by internalizing sports consumption awareness, highlighting the value of body image identification, and giving positive energy to ideal body image to enhance the identity of the new identity culture.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can ultimately stimulate you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 intrinsic motivation ; body image ; identity ; remodeling ; disse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