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问题的提出
-
2020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旨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深改会议中专门讨论审议体教融合问题,充分彰显了体教融合的重要价值及国家的高度重视。
-
我国的体教融合由来已久,其经历了“体教结合—体教融合—深化体教融合”三个发展阶段。上世纪50年代,我国竞技体育从学校体育中分离开来独立培养运动员,虽然在短期内竞技体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运动员因教育缺失退役后发展困难重重,青少年学生体育课形同虚设、体质下滑等副作用相继暴露出来。为此,国家提出实施体教融合(体教结合),但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学者们也从各个方面予以关注。如有的学者认为体教融合没有取得实质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体制性障碍,如学训矛盾、竞赛制度、选拔制度等,而这种障碍产生原因是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2]。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体教融合的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内涵无疑更加丰富,意义更加重大。我国《青少年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所制定的实施指标中也就体教融合问题做了要求,如促进形成更加有利于体教结合的政策机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建立和完善体育、教育部门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国家和省两级运动员文化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倡导省市建立青少年运动员赛前文化测试制度;运动员文化教育全面实现“两纳入”,文化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等等。值此“十三五”收关、“十四五”谋划之际,本课题组以《青少年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相关要求为依据,通过实地调研,对我国体教融合实施问题进行研究,既检视“十三五”规划落实效果,又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依据,因而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以新时代我国体教融合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广东、甘肃、上海、浙江、山东和广西等六省、区、市(以下简称“六省份”)在实施和推进体教融合过程中的问题作为具体调研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图书馆,围绕体教融合/体教结合、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主题检索期刊论文和书籍,认真整理阅读,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2.2.2 实地考察法
-
赴六省份体育局、业余体校、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本地区、本单位体教融合的落实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作为本研究的一手资料。
-
2.2.3 访谈法
-
对六省份部分体育行政部门领导、体育社会组织人员、体校和普通学校领导及教练、教师进行非结构访谈。此外,召开座谈会12场,每场40人左右,参会人员除以上各类人员外,还包括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家长代表等。
-
2.2.4 问卷调查法
-
面向六省份的体育行政部门人员、体育社会组织人员、体校校长、教练、普通学校领导及教师、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210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09%。问卷发放、回收率和问卷有效率均满足统计学的要求。经专家鉴定,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效度达到93%。
-
2.2.5 数理统计法
-
使用Excel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为本研究提供数据和论据。
-
3 结果与分析
-
体教融合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六省份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体育和教育两大系统仍然存在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由政府、学校、社会合力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格局仍未建立,协调、协同、共育、共建、共享、共治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体教融合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具有可复制推广的价值。
-
3.1 体教融合是青少年体育发展中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在赴六省份的调研过程中,无论是问卷调查、座谈还是个人访谈,被调查者普遍认为体教融合问题是特别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课题组针对青少年体育改革创新可实现突破的领域的调查问卷,设计了建立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社会力量参与后备人才培养、政府主导作用、体教融合、政府职能转变、训练竞赛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青少年政策法规、运动员文化教育、青少年体育治理主体多元化、学校社区家庭活动网络和激发青少年社会组织活力等13个问题。对各省份问卷选择情况的统计显示:体教融合问题上海市列为首位,甘肃省列为第2位,浙江省列为第3位,广东省和广西省将其排在第4位,山东省将其列为第8位。可见,虽然各省份对体教融合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尽一致,但多数都认为体教融合问题是青少年体育发展中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青少年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教融合已成为加强学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3.2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是实施体教融合的核心问题——上海市的经验
-
对照《青少年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内容,通过对六省份的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笔者发现体教融合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
-
对体教融合具体促进措施的调查统计显示:在众多选项中,排名第1位的是“政府主导,从制度上明确体育和教育两部门各自职责并加强督查督办”。在调研中发现,部门分化现象仍然存在,条块分割造成部门合作不畅,各方共育、共建、共享、共治的协调机制还不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青少年体教融合发展格局仍未建立。因此,作为体教融合的实施主体,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必须在明晰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加强协调和协作,打破壁垒,整合资源,过程共管,责任共担,严格监管,才能达成目标。
-
调研组对照《青少年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关于体教融合工作的要求对各地进行调研时发现,各地在体教融合的具体措施上各有特色,均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解决了长期困扰体教融合的瓶颈问题,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其实践经验值得推广普及。
-
在调研中,上海市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受访者一致认为,对于青少年的体育普及与体质提高而言,体教融合是最佳的路径选择。具体来看,早在1999年,上海就启动了体教融合(体教结合),体育和教育两部门共同下发《关于上海市“教体结合”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指导思想。2012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本市体教结合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了体育和教育部门各自的八条工作任务。随后“双八条”得到进一步完善,升级为“双十条”。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体教结合促进计划(2016—2020年)》,并在此前十六字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元共治”。上海市体教两家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全社会力量多元参与、协同共治。学校体育、传统体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打破了以往的单一行政手段,逐渐建立了一套青少年体育“多元共治”的发展机制。如:为了更好地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学校将社会足球培训机构引入校园,上海幸运星俱乐部凭借专业的培训水准,成为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以政府购买的形式与闵行区学校开展合作。此外,上海李国君排球俱乐部、上海丛学娣篮球俱乐部、上海曹燕华乒乓球俱乐部等与普通中学联合,将学校的场馆和生源优势,与俱乐部的优秀教练员资源进行融合互补,实现互惠互利。可以说,上海市完善的顶层设计让政策的实施事半功倍。
-
体教融合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它不是教育和体育部门的简单叠加,而是从工作理念、目标、任务到平台的全方位融合,落实到对每个环节问题的具体研究和切实解决。为此,上海市建立起了一套职责清晰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定期检查评估制度,真正做到了政府主导下两部门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评比、统一奖惩,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新格局。在这一格局下,一系列的制度得到创新和强化,长期制约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顽症也迎刃而解。如:过去体校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没有资格参加学校举办的比赛;运动员转专业或学籍必须上报市教育局,程序十分繁琐;另外,体育运动项目放到学校去,运动员如果自行参加省锦标赛,就没有机会代表学校参赛,挫伤了学校培养运动员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根源很多就在于体教两家的行政壁垒,上海市实施体教融合后,统一认定运动员参赛资格、统一注册,建立了规范化的学校体育竞赛申报和审批制度,构建了多层次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解决了长期困扰体教融合的瓶颈问题。再比如:体教融合促使体育、教育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了学校体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进校园工程[5]。还建立了教练员培训制度和优秀教师进体校工程,并制定了实施细则,将教师对运动员的文化课补习计入工作量,大大改善了学训矛盾,有效提升了体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上海市的创新做法,正响应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部门要带着教练、项目、资金进校园,要组建中国体育教练进校园志愿服务团”[3]的意见精神。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8月举行的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打破了运动员的注册限制,以各级各类体校和社会俱乐部为单位参赛,只要符合参赛基本条件的运动员,都可以报名参赛[4]。这是一个积极的创新举措,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破除运动员参赛资格认定和运动员注册的种种障碍。
-
3.3 学训矛盾依然存在,赛制改革亟待进行
-
体教融合是推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将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体育技能的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全都是在校学生,既要从事运动训练,又必须兼顾文化学习。两个部门共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现了对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文化学习规律、运动员成才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尊重,也有利于发挥体教两部门的协同优势。《指导意见》指出:“妥善处理好学训矛盾,严格控制训练时间,中专阶段运动员每天训练时间不超过3.5小时;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首先保障文化学习,每天训练时间不超过2.5小时。”[6]这也与《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相吻合。
-
众所周知,时间是常数,运动员精力有限,大运动量、长时间训练之后,必然无精力学习,加之赛制的影响,因比赛耽误的课程无法跟进和弥补,势必造成运动员文化课学习进度跟不上,影响文化学习效果。对六省份的调研发现,在各地的实际工作中,学训矛盾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而赛制是主要影响因素。《指导意见》指出:“青少年比赛要依据就近便捷的原则,安排在节假日、双休日进行;要根据项目和地域特点,采取主客场赛、分区赛、通讯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锻炼队伍,发现人才。全国、省、市、县4级青少年体育竞赛要上下衔接、形成体系,构建青少年体育竞赛逐级选拔的参赛机制。”[6]但在实践中,赛制问题依然存在,亟需改革(表1)。
-
注:由于调研结构的调整,广东省和甘肃省未涉及赛制改革的调查;括号中的数字是该题项选择数的排序
-
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赛制改革措施的选项,上海、浙江和广西均将建立等级赛事制度,区域性竞赛采用周末主客场制,产生的前几名可假期集中比赛的选项作为首选。山东省最认可的是健全赛前文化课考试制度,严格达标要求,运动员文化课达到一定水平才可获得参赛资格;其次是从制度上明确竞赛必须放在节假日。无论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比赛,还是设立文化课考试和达标制度,都是为了保证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和质量,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访谈中,大部分被访者认为青少年文化教育是长期阻碍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普遍问题,而对于如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政府托管、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提升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顶层设计很重要,健全县、市、省、国家四级竞赛体系,完善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和灵活的赛制,可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可见,赛制改革是保证运动员文化教育、更好推进体教融合的前提。
-
3.4 体校建设是体教融合的重要着力点——山东和浙江的经验
-
各级各类体校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体,但却面临着招生困难、办校经费缺乏、文化教学质量不高、毕业学生出口不畅等问题;另一方面,普通学校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的体育资源和竞赛机会,体育课程建设落后,学生体质下滑且体育习惯难以养成,无法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助力。所以,通过体教融合,对体校进行改革创新,积极扩大初级训练规模,就成为强化青少年三级训练网络的关键所在。各地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本文选取山东和浙江进行介绍。
-
为了强化青少年三级训练网建设,扩大初级训练规模,2016年山东省体育局和教育厅出台了《关于改革县级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模式的实施方案》[7],主要是通过体教融合方式,采取改革县体校文化教学工作、依托一所普通学校联办体校、依托多所普通学校办体校三种模式,逐步将县(区)级体校改革为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负责、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新型体校,支持、帮助没有县级体校的县(区、市)建设新型体校。根据新建体校的建设规模,最高可给予400万元的扶持性启动资金。“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全面实现了“县县有1所新型体校”的目标,从而巩固了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础。访谈了解到,目前山东省县级体校有118所,各级各类体校人数将近4万。山东省连续三届高居全运会奖牌榜榜首,不能不说与其体教融合的深入实施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
-
2017年,浙江省体育局、编办、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等五部门集体研究体教融合问题,共同出台了《浙江省县级体校改革发展实施方案》。规定:独立设置的义务教育阶段体校,其日常管理、运动员训练参赛、教练员配备和培训等由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文化教育以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为主;依托普通中小学设立的义务教育阶段体校,由教育部门主管,体育部门按项目需求,向体校选派专职教练员。其目的是使体校成为体教共管、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多元化新型体校。并提出了到2020年底,全面实现“县县有1所新型体校”的发展目标[8]。此举能够显著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更加深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更加牢固,实现了普通学生增强体质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
4 结论与建议
-
新时代我国体教融合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上海市体教融合的实现度较高,构建起体教两家协同共治的新格局。山东和浙江在体校建设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来看,当前体教两家目标不尽一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加上赛制不合理、运动员文化教育落实不力等,都制约着体教融合的深入实施和效果取得。在新的历史时期,体教融合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和教育体系的重大变革,其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其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必须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在理念目的、体制机制、资源措施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融合。
-
(1)新时代的体教融合,不再以培养具有文化素养的竞技体育人才为唯一目的,而是让体育回归教育,把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融合到国民教育体系(教)之中,让每个青少年都能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在此理念下,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三大体系,充分融合体育与教育资源的优势,依托三大体系,实现共建、共管、共享,在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和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
(2)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多元参与的体教融合促进机制。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站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推动体教融合。重点是在体制上打破体教两家条块分割的状态,建立起各有侧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相对独立、不可替代,更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在诸如运动员参赛资格认定、运动员注册等工作方面,体教两家要统一行动,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要加强目标管理和检查评估,保证体教融合的推进效果。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如职业俱乐部、专业运动队、社会培训机构等,明确其在体教融合工作格局中的位置、作用、职责,激发其参与体教融合的动力。
-
(3)依托体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以强化赛事、人员、信息等资源共享为着力点,推动共治格局的形成。建立规范化的学校体育竞赛申报和审批制度,构建多层次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建议统一由教育部门组织青少年体育赛事,以解决赛事互不承认的问题。依托教育部门,配足配好文化课教师力量,加大教育软硬件投入,创设良好的运动员教育文化环境。建立常态化的教练员进校园制度,让体育系统大量的优质教练员参与到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并将其福利等待遇纳入教育系统进行统筹和解决。把运动队办到学校,“让优秀运动员从校园走出”,做到管理系统化、人才集聚化、训练科学化、经费效益化。建立青少年体育政策、赛事、活动、培训、科学健身方法等体育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青少年体育工作信息化水平。
-
参考文献
-
[1] 李爱群,吕万刚,漆昌柱.理念·方法·路径:体教融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7):6.
-
[2] 吴建喜,池建.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中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嬗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4):91.
-
[3] 赵勇.大力改革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为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R].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8-03-30
-
[4] 慈鑫.二青会上悄然改变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N].中国青年报,2019-08-20(005).
-
[5] 戴国斌,冯芸,韩红雨,等.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三化”课程改革专业师资现状与聘任资源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5):49.
-
[6]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7-12-06)[2019-12-11].http://www.sport.gov.cn/n10503/c838148/content.html.
-
[7] 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改革县级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模式的实施方案:鲁青字[2016]26号[A],2016-09-30.
-
[8] 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等.浙江省县级体校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浙体青[2017]313号[Z],2017-09-22.
-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广东、甘肃、上海、浙江、山东、广西等六省份实地调研资料为基础,对新时代我国体教融合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体教融合是六省份在实施《青少年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过程中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体教融合最核心的问题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进一步细致分析体教融合的具体问题发现,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依然值得高度重视;学训矛盾依然存在,赛制改革亟待进行;体校建设是体教融合的重要着力点。最后结合上海、山东和浙江的经验做法,从理念目的的融合、体制机制的融合、资源措施的融合三个方面,对新时期体教融合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打牢基础。
Abstract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data of Guangdong, Gansu, Shanghai, Zhejiang,Shandong and Guangxi,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surve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s a problem worthy of attention and urgent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Sports in six provinces. The core problem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s to build a youth sports development pattern led by the government, coordinated by departments and participated in by multiple factors.Further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problems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found that the cultural education of athletes is still worthy of high atten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training still exists; the reform of competition system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urgently. In addi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school is an important focus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Shanghai, Shandong and Zhejia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ntegration of concept and purpose, system and mechanism, resources and measures. It aims to promote an all-roun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youth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eserve talents of competitive 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