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任波(1990—),男,安徽滁州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产业。

通讯作者:

黄海燕(1981—),男,江苏宝应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产业。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21)01-0026-09

参考文献 1
崔木花.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经济地理,2015,35(7):72.
参考文献 2
任波,黄海燕,戴俊.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产业研究的演进脉络、热点追溯与趋势预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5):1.
参考文献 3
黄海燕,徐开娟,陈雯雯,等.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体育学研究,2019,2(2):58.
参考文献 4
李克强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实录[EB/OL].(2016-06-27)[2020-04-01].http://www.gov.cn/zhuanti/2016-06/27/content_5085953.htm.
参考文献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0-62.
参考文献 6
丁守海.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5-30(A06).
参考文献 7
周加来.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概念辩析 [J].中国农村经济,2001(5):40.
参考文献 8
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数据公告 [EB/OL].(2020-01-20)[2020-01-20].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1/t20200120_1724122.html.
参考文献 9
新华社.2014 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达 13574.71 亿元 [EB/OL].(2015-12-28)[2019-09-21].http://www.gov.cn/xinwen/2015-12/28/content_5028511.htm.
参考文献 10
赵勇.新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路径和对策措施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3):1.
参考文献 11
陆乐,李刚,黄海燕.全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3):39.
参考文献 12
任波.中国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外部环境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3):1.
参考文献 13
袁建国,布特,高宇飞,等.建设体育强国的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3):30.
参考文献 14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2):237.
参考文献 15
史戈.中国海岸带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联耦合度测度:以大连等8个沿海城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8(10):20.
参考文献 16
姚成胜,邱雨菲,黄琳,等.中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关系辨析及其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8):75.
参考文献 17
刘雷,喻忠磊,徐晓红,等.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6,36(6):59.
参考文献 18
袁晓玲,张跃胜.中国基础设施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耦合度分析[J].城市问题,2015(3):18.
参考文献 19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J].城市规划,2012,36(5):38.
参考文献 20
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36(1):178.
参考文献 21
谢远涛,李虹,邹庆.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指数研究:以116个地级城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5):146.
参考文献 22
舒小林,高应蓓,张元霞,等.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82.
参考文献 23
范辉,刘卫东,吴泽斌,等.浙江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评价 [J].经济地理,2014,34(12):21.
目录contents

    摘要

    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评价方法,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在探析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体育产业能够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城市化能够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②2014—2016年上海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低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2017—2018年则高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③2014—2016年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状态为体育产业滞后型耦合,2017—2018年为城市化滞后型耦合;④2014—2018年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极度失调发展至初级协调,2014—2016年为体育产业滞后型耦合协调,2017—2018年为城市化滞后型耦合协调。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升二者耦合协调水平。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ization by methods of entropy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ization taking Shanghai as an example for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Sports industry can provide strong impetu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can create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②From 2014 to 2016,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Shanghai’s sports industr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urbanization, while that of 2017—2018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ization; ③From 2014 to 2016,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state of Shanghai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ization is coupling of sports industry lag, and from 2017 to 2018, it is coupling of urbanization lag; ④From 2014 to 2018, the degree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ization in Shanghai developed from extreme imbalance to primary coordination. From 2014 to 2016,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lagged behind, and from 2017 to 2018,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urbanization lagged behind.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level of the two.

    关键词

    体育产业城市化耦合协调上海

  • 耦合起初是物理学的概念,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耦合逐渐运用到测量两系统或多系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相互影响的现象方面[1]。由于耦合只能说明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状况,不能反映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有必要采用耦合协调评价方法来研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反映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能较全面地反映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状况。

  • 目前学界关于耦合协调的研究,多体现在两系统或三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方面,大多涉及旅游业、生态环境、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城市化等,而体育领域关于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较少。有研究认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将是未来的热点研究议题[2]

  •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形成了体育赛事活跃、体育用品总部经济集聚的显著特征[3]。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上海体育产业总规模已由767.05亿元,增长至1496.1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8.18%,增幅达到95.05%;体育产业增加值已由308.22亿元,增长至556.9亿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15.94%, 增幅达到80.68%。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上海市体育产业和城市化发展为分析对象,综合考虑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影响因素, 构建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探寻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以期为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 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作用机理

  • 体育产业作为新时代 “五大幸福产业 ” “六大消费工程” “十大扩消费行动”的组成部分[4-5],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6-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作用愈发明显:一方面,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城市化进程将加快驱动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贡献、优化产业结构、夯实产业基础、扩大市场主体等(图1)。

  • 图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作用机理

  •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第一,体育产业促进经济城市化。近年来,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增加,2014年中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4040.98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0.64%; 到2018年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10078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增长至1.1%。可见,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8-9],对加快经济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体育产业促进人口城市化。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提供大众健康休闲娱乐需要的体育产品与服务,有利于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方式;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城镇就业,如2016年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为440余万人,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还在不断增长[10],对推动人口城市化具有积极作用。第三,体育产业促进空间城市化。体育产业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活力、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具有促进作用。如国发 〔2014〕46号文指出, “各地要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合理布局城市体育场地设施,以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充分利用城市废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 “金边银角”,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利用,助推空间城市化发展。第四,体育产业促进社会城市化。根据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体育产业包括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11大类。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能够为大众提供体育竞赛观赏需求,加快发展体育健身休闲活动能够为大众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健身休闲产品,加快发展体育教育与培训能够为大众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并培养健身运动习惯,加快发展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能够为大众提供适宜于健身休闲活动的运动装备等,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推进社会城市化进程。

  • 另一方面,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第一,城市化扩大体育产业规模。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规模经济凸显,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体育赛事、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培训教育、体育传媒与广告等体育产业子业态迎来良好发展环境,对推动体育产业规模扩大、促进体育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体育产业空间结构和布局等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二,城市化提升体育产业贡献。经济城市化进程加快, 有利于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动能、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在城市经济减速换挡和提质增效发展过程中,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显著增强,为体育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消费基础;空间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利于合理布局城市体育基础设施,对加大城市全民健身活动供给、提升城市体育活力、增加体育产业的经济贡献、增强体育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第三,城市化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体育、旅游、文化、养老、健康作为 “五大幸福产业”[4], 都属于生活性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其具有某些相同的属性和特征。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人口、空间、社会等城市化指标增长,能够促进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主的体育服务业,与旅游、文化、养老、健康等融合,有利于体育产业提质扩容、优化结构。第四,城市化夯实体育产业基础。人口城市化作为城市化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主要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城镇化率)。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利于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参与型和观赏型体育消费人口数量,进而增加体育消费需求;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而提升居民的体育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促进体育消费,夯实体育产业发展基础。第五,城市化培育体育产业市场主体。伴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众对健身休闲活动、体育赛事观赏活动等需求加大,需要政府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如在财税价格、水电安保、场地设施供给等方面给予优惠,为培育体育市场主体、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 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指标选取

  • 根据近年来关于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构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指标体系,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5个维度的8个具体指标反映[11-13];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4个维度的13个具体指标反映[1,14-19](表1)。

  • 表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

  • 2.2 数据来源

  • 由于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开展较晚,官方公布的国家体育产业统计数据始于2006年,而省域体育产业数据更难获得。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里选取2014—2018年上海体育产业相关数据,体育产业评价指标具体数据来源于上海体育局与上海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发布的 “体育产业发展数据”。城市化评价指标具体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5—2019年)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http://www.stats.gov.cn/tjsj/)的统计数据。具体数据见表2和表3。

  • 表2 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数据

  • 表3 上海城市化发展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熵值法

  • 熵值法是确定指标权重的基本方法,其优势是能够避免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差,有效处理多指标变量间信息的重叠问题[20-21]

  • 基本步骤如下:

  • (1)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为消除各指标之间的量纲影响,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便于指标数据的权重赋值[20-21]。由于熵值法对指标数据处理,涉及到自然对数的计算过程,为避免赋值数的无意义,通常对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字增加一个略大于0的正数,一般选取增加0.001 [22]

  • 正向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公式:

  • Zij=xij-minxijmaxxij-minxij+0.001
    (1)
  • 负向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公式:

  • Zij=maxxij-xijmaxxij-minxij+0.001
    (2)
  • 式中,Zij 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xij 为原始数据,min(xij)表示最小值,max(xij) 表示最大值。由于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具体指标数据都是正向指标,因此,采用公式(1)计算。

  • (2)计算第i 项指标对应的第j 个数据占比。公式如下:

  • pij=Zij/j=1n Zij
    (3)
  •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公式如下:

  • ej=-kj=1n pijlnpij,k=1/InN
    (4)
  • 式中,N 代表时间跨度, 由于本研究分析的是2014—2018年数据,因此,N=5。

  • (4)计算第j 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j。公式如下:

  • gj=1-ej
    (5)
  • (5)计算指标权重。公式如下:

  • wj=gj/j=1n gj
    (6)
  • 2.3.2 耦合协调评价方法

  • 耦合协调度是对两个或多个系统之间耦合协调程度的测度指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评价的基本分析步骤如下:

  • (1)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为了消除各指标之间的量纲影响, 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 正向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公式:

  • uij=xij-minxijmaxxij-minxij+0.001
    (7)
  • 负向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公式:

  • uij=maxxij-xijmaxxij-minxij+0.001
    (8)
  • 式中,uij 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xij 为第i个系统的第j项指标数据,min(xij)表示最小值, max(xij)表示最大值。由于体育产业评价系统与城市化评价系统都是正向指标,因此,采用公式(7)表示。

  • (2)构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采用线性加权法测度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公式如下:

  • ui=1,2=j=1n ωijuij(其中 j=1n ωij=1
    (9)
  • 式中,u1 表示体育产业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函数;u2 表示城市化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函数;ωij 表示权重,是通过熵值法所得。

  • (3)构建耦合度模型。通过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构建系统间的耦合度模型。公式如下:

  • cn=u1×u2L×un/ui+uj1/n
    (10)
  • 由于本研究立足分析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耦合协调模型,因此可建立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耦合度模型为:

  • c2=u1×u2/u1+u2×u1+u21/2
    (11)
  • 式中,c2 表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度,u1 表示体育产业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u2 表示城市化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 (4)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由于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外部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两者发展水平较低,但耦合度较高;亦或出现两者发展水平较高,但耦合度较低的现象。建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能够较客观体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状况。公式如下:

  • D=C×T(其中 T=αu1+βu2
    (12)
  • 式中,D 为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度,T 为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综合协调水平指数,αβ 为待定系数, 分别表示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贡献系数。由于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相对独立,很难评定二者的相互影响强弱,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将 αβ 均取值0.5 [20,23]

  • 根据耦合协调度大小,可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10个等级,如表4所示。

  • 表4 耦合协调等级评价指标[20,22]

  • 3 实证分析

  • 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评价通过2步实现,一是通过熵值法的基本计算步骤(公式1—6),对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各指标进行赋值,由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权重系数反映各指标相对重要程度;二是通过耦合协调评价方法的基本计算步骤(公式7—12),分析得出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协调度、耦合协调度等指标(表5), 从实证层面解释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

  • 表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指数

  • 注:u1 表示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u2 表示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C 表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程度,T 表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综合协调指数,D 表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

  • 3.1 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水平

  • 图2是2014—2018年上海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折线图。可以看出,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由0.0010增长至1.0010,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由0.2257增长至0.8509。整体上,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以下特点和规律:①2014—2016年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高于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但二者之间存在缩小趋势。②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快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 至2017年超过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看, 近年来在上海推进世界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建设进程中,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其综合发展水平高于同期城市化、GDP等综合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必然性。

  • 图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对比图

  • 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状况

  • 耦合度是衡量两个系统或多个系统之间关联程度的指标,分析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度, 能够客观认识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之间的关联程度。图3显示,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指数由0.0663增长至0.4984,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线性趋势线直线上升,反映出二者处于正向互动耦合发展状态。由于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受到体育产业系统和城市化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可从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状况评判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态势。整体上,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发展状况呈现以下特点和规律:①2014— 2016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状态为体育产业滞后型耦合,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制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②2017—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状态为城市化滞后型耦合,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较低反过来制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究其原因,近年来上海相继出台 《关于加快本市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利好政策,为上海体育产业较快增长,进而超越同期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提供了条件。

  • 图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程度

  • 3.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状况

  • 图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程度

  • 分析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状况, 能够较好认识体育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图4显示,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度由0.1134增长至0.9259,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逐年稳步增长,反映出近年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态势。整体上,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规律:①2014—2016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协调状态为体育产业滞后型协调,此阶段需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以促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②2017—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协调状态为城市化滞后型协调,此阶段需要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以促进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 3.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状况

  • 综合表4和图5,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极度失调(0.0867) 发展至初级协调(0.6793)。整体上,2014— 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规律:①由于耦合协调程度测算是耦合程度与协调指数的综合评价,因此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受到两系统耦合程度和协调指数的影响。图5所示,2014年、2017年、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指数大于耦合程度,这3个时期是耦合发展滞后,制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 2015年和2016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指数小于耦合程度,这2个时期是协调发展滞后,制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② 根据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可将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划分为体育产业滞后型耦合协调、城市化滞后型耦合协调2种类型。图6显示,2014—2016年,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低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为体育产业滞后型耦合协调;2017—2018年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高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为城市化滞后型耦合协调。

  • 图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协调指数与耦合协调程度

  • 图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

  • 4 结论与建议

  • 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为分析对象,在构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析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内在机理,并对2014—2018年上海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进行耦合协调评价,主要结论如下:

  •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外在基础是体育产业发展能够为城市化提供强劲动力,城市化发展为体育产业创造良好条件;内在条件是体育产业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发展,城市化发展能够扩大体育产业规模、提升体育产业贡献、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夯实体育产业基础、培育体育市场主体等,进而形成外在基础和内在条件相结合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机理。

  • (2)上海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差异性。2014—2016年上海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低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 2017—2018年则高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

  • (3)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平稳的变化态势。2014年、2017年、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协调程度高于耦合程度,2015年和2016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协调程度低于耦合程度。

  • (4)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改善迅速,已从极度失调发展至初级协调。根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差异,2014— 2016年属于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2017年和2018年为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 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 (1)针对上海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发展的差异性,建议合理布局城市体育产业,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要大力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以适应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要积极探索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深度融合的路径,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促共进发展。

  • (2)针对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和协调状况平稳变化的情况,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把体育产业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财政预算,纳入城市土地发展规划,夯实体育产业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地域特色体育产业。多措并举提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发展水平,增强二者的耦合协调能力。

  • (3)针对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不高的问题,建议推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联动发展,打造与城市发展定位相一致的健身休闲活动、竞赛表演活动等,如围绕体育赛事活动,打造体育精品赛事;围绕体育用品与相关产品制造,提高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水平,打造体育用品总部经济;围绕体育市场主体,加强政策扶持,活跃体育市场,打造良好的体育营商环境;围绕特色旅游资源,推动体旅融合,打造体育产业发展新高地。

  • 参考文献

    • [1] 崔木花.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经济地理,2015,35(7):72.

    • [2] 任波,黄海燕,戴俊.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产业研究的演进脉络、热点追溯与趋势预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5):1.

    • [3] 黄海燕,徐开娟,陈雯雯,等.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体育学研究,2019,2(2):58.

    • [4] 李克强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实录[EB/OL].(2016-06-27)[2020-04-01].http://www.gov.cn/zhuanti/2016-06/27/content_5085953.htm.

    •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0-62.

    • [6] 丁守海.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5-30(A06).

    • [7] 周加来.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概念辩析 [J].中国农村经济,2001(5):40.

    • [8] 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数据公告 [EB/OL].(2020-01-20)[2020-01-20].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1/t20200120_1724122.html.

    • [9] 新华社.2014 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达 13574.71 亿元 [EB/OL].(2015-12-28)[2019-09-21].http://www.gov.cn/xinwen/2015-12/28/content_5028511.htm.

    • [10] 赵勇.新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路径和对策措施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3):1.

    • [11] 陆乐,李刚,黄海燕.全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3):39.

    • [12] 任波.中国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外部环境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3):1.

    • [13] 袁建国,布特,高宇飞,等.建设体育强国的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3):30.

    • [14]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2):237.

    • [15] 史戈.中国海岸带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联耦合度测度:以大连等8个沿海城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8(10):20.

    • [16] 姚成胜,邱雨菲,黄琳,等.中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关系辨析及其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8):75.

    • [17] 刘雷,喻忠磊,徐晓红,等.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6,36(6):59.

    • [18] 袁晓玲,张跃胜.中国基础设施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耦合度分析[J].城市问题,2015(3):18.

    • [19]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J].城市规划,2012,36(5):38.

    • [20] 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36(1):178.

    • [21] 谢远涛,李虹,邹庆.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指数研究:以116个地级城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5):146.

    • [22] 舒小林,高应蓓,张元霞,等.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82.

    • [23] 范辉,刘卫东,吴泽斌,等.浙江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评价 [J].经济地理,2014,34(12):21.

  • 参考文献

    • [1] 崔木花.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经济地理,2015,35(7):72.

    • [2] 任波,黄海燕,戴俊.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产业研究的演进脉络、热点追溯与趋势预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5):1.

    • [3] 黄海燕,徐开娟,陈雯雯,等.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体育学研究,2019,2(2):58.

    • [4] 李克强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实录[EB/OL].(2016-06-27)[2020-04-01].http://www.gov.cn/zhuanti/2016-06/27/content_5085953.htm.

    •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0-62.

    • [6] 丁守海.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5-30(A06).

    • [7] 周加来.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概念辩析 [J].中国农村经济,2001(5):40.

    • [8] 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数据公告 [EB/OL].(2020-01-20)[2020-01-20].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1/t20200120_1724122.html.

    • [9] 新华社.2014 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达 13574.71 亿元 [EB/OL].(2015-12-28)[2019-09-21].http://www.gov.cn/xinwen/2015-12/28/content_5028511.htm.

    • [10] 赵勇.新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路径和对策措施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3):1.

    • [11] 陆乐,李刚,黄海燕.全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3):39.

    • [12] 任波.中国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外部环境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3):1.

    • [13] 袁建国,布特,高宇飞,等.建设体育强国的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3):30.

    • [14]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2):237.

    • [15] 史戈.中国海岸带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联耦合度测度:以大连等8个沿海城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8(10):20.

    • [16] 姚成胜,邱雨菲,黄琳,等.中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关系辨析及其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8):75.

    • [17] 刘雷,喻忠磊,徐晓红,等.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6,36(6):59.

    • [18] 袁晓玲,张跃胜.中国基础设施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耦合度分析[J].城市问题,2015(3):18.

    • [19]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J].城市规划,2012,36(5):38.

    • [20] 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36(1):178.

    • [21] 谢远涛,李虹,邹庆.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指数研究:以116个地级城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5):146.

    • [22] 舒小林,高应蓓,张元霞,等.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82.

    • [23] 范辉,刘卫东,吴泽斌,等.浙江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评价 [J].经济地理,2014,34(12):21.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