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作者简介:

刘典(1998—),男,北京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社区体育治理。

通讯作者:

汪流(1976—),男,安徽萧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体育和体育组织。

中图分类号:G813/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22)06-0034-06

参考文献 1
黄亚玲,邵焱颉.网络体育组织发展:虚拟与现实的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1.
参考文献 2
周启迪.网络时代我国体育虚拟组织成长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参考文献 3
沈可.我国网络体育社团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5(1):5.
参考文献 4
郑振宇.转型时期中国网络社团的兴起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电子政务,2015(10):27.
参考文献 5
姜宇.论网络社团及其法律规制基准[J].行政科学论坛,2014,1(5):38.
参考文献 6
李强.强国家背景下社会组织的生成逻辑与发展倾向[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28(4):41.
参考文献 7
李强.网络社团的产生、发展与治理[J].中州学刊,2019(8):85.
参考文献 8
W.米切尔斯基,桑秀国.高级信息技术:机会与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1998(1):47.
参考文献 9
王山.新中国70年信息技术变革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回顾与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8):8.
参考文献 10
兰亚春.居民关系网络脱域对城市社区结构的制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4):122.
参考文献 11
蔡禾,贺霞旭.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2):133.
参考文献 12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09.
参考文献 13
熊光清.中国网络社团兴起的影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65.
参考文献 14
张基振,虞重干.中国民间体育保护与发展实践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21.
参考文献 15
潘玮,沈克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价值内涵、机遇挑战与治理路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2,36(3):38.
参考文献 16
陈玉忠.创新社会管理:深化体育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J].体育科研,2012,33(1):5.
参考文献 17
何艳玲,周晓锋,张鹏举.边缘草根组织的行动策略及其解释[J].公共管理学报,2009,6(1):48.
参考文献 18
高慧.网络化民间体育组织及其对大众体育影响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9
冯晓丽,李秀云.新媒体时代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以“黎明脚步组织”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2):36-39.
参考文献 20
STRADER T J,LIN F R,SHAW M J.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virtu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1998,23(1):75.
参考文献 21
汪流,高宣.脱域健身共同体的形成与应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02):173.
参考文献 22
石国亮,廖鸿,许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参与网络结社管理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4(2):113.
目录contents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变革,以往人们依托于单位与社区开展的属地化群众体育活动逐渐向外延伸,呈现出一种脱域化的群众体育活动自组织特征。在传统的体育“组织化”机制瓦解后,网络体育组织依靠各大网络媒介为处于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提供了“再组织化”的可能与路径,在抽象的网络空间与广阔的社会空间中展现出一种自在、自治、自为的状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我国网络体育组织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原子化背景、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当前城市社区体育供需矛盾、个体选择行为理性化是网络体育组织形成的动因,在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带动体育产业、弘扬体育文化与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针对实践中网络体育组织面临的安全事故频发、资源获取障碍与法治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应内外双向助力,共同推动网络体育组织安全平衡发展;深化组织改革,发挥正式体育组织的吸纳效应;探寻合法身份,加强网络体育组织的法治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chang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localized mass sports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people relying on workplaces and communities in the past have gradually extended outward, showing a “decentralized” self-organizing feature of mass sports activities.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rganization” mechanism, online sports organizations rely on major network media to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and path of “re-organization” for the sports population in a discrete state, showing a state of freedom, autonomy and self-sufficiency in abstract cyberspace and broad social space.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twork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China.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atomization, the reform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urr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urban community sports,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dividual choice behavior are the motiva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network sports organizations. It has unique valu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driving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promoting sports culture and spiri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aced by network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practice, such as frequent safety accidents, obstacles to 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lagging behi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t is proposed that internal and external two-way assistance should be promoted to jointly promote the safe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ports organizations; we should deepen the organizational reform, play the absorption effect of formal sports organizations; we should explore the legal identity and strengthen the rule of law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sports organizations.

  • 在全民健身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类草根体育组织不断涌现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其中一种全新的草根体育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即网络体育组织。它通过网络聚集起有共同趣缘的体育爱好者,自发开展线上或线下体育活动,打破了就地开展体育活动的传统方式,迎合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受到了体育爱好者的广泛欢迎,但同时它也存在着能力、监管、身份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对此展开研究,分析网络体育组织兴起的现实动因,并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4个层面全面认识其价值意义,分析发展困境,提出破解路径,以期促使其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中发挥更大价值。

  • 1 网络体育组织内涵与特征

  • 1.1 网络体育组织概念审思

  • 当前学界对于网络体育组织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以下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网络体育组织是基于共同的体育兴趣与爱好,建立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进行“线上”交流、“线下”体育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1]; 体育虚拟组织是以互联网为支撑,以成员体育趣缘为纽带,满足组织内成员的体育需求的体育组织[2]; 网络体育组织是以共同爱好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组织体育活动为目的,不完全实名参与的非营利社会团体[3]。不同研究语境下的概念反映出不同的侧重点,却也形成了一些共识:互联网是其主要依托媒介,组织性质是非营利性质,以成员个体的体育趣缘为联结纽带。

  • 首先,不可否认其组织形式与互联网存在高度紧密的联系,没有互联网络,亦没有网络体育组织。单纯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只是网络体育组织发展的初级形态,而“线上交流+线下活动”的组织方式发展得更成熟,属于更高级的发展形态,但两者均在网络体育组织的概念范畴内[4]。同时,是否以互联网为结社起点是界定其概念的关键。这里要区别于由现实世界转向虚拟空间的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其虽同样是依托网络媒介进行交流与组织,但互联网更多是充当一种工具与手段,且成员身份特征也并不存在虚拟性与匿名性,这类组织应被认定为一种“实源型的网络组织”[5],而非本研究所界定的网络体育组织。

  • 此外,对于网络体育组织的组织特征是公益还是互益,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公益性组织存在的价值主要是面向组织外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而互益性组织主要服务于组织内成员,是一种“成员面向型组织”[6]。当前大多数网络体育组织均处于“自娱自乐”的层次,大多呈现出一种互益性特征。但随着自组织规模的扩大与社会资本的累积,其正在逐渐突破原有的属性边界,在一定条件下向公益方向转变,实现由“内部效应”到“外部效应”的演进[7],发展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如依托网络论坛组建的“黎明脚步组织”原本仅局限于论坛内部群友的“叫醒服务”与晨跑活动。随着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开始举办一些大型公益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晨跑中来。因此,网络体育组织不仅应当是互益性组织,也应当将公益性涵盖进来,如此才能构成相对完整的概念外延。

  • 综上,本文所研究的网络体育组织是以一定数量的具有相同或相似体育趣缘或价值取向的网民为基础并以互联网为结社起点,在虚拟空间内自发形成开展线上体育交流或延伸至线下自主开展互益或公益体育活动的非营利性群众体育组织。

  • 1.2 网络体育组织主要类别与特征

  • 依据网络体育组织所依托的网络平台不同,我国网络体育组织大致可以分为4类。第一,存在于即时通讯工具的网络体育组织,如各类QQ体育群、微信群等。第二,存在于微博、博客和软件社群的网络体育组织,如微博话题群聊、博客群、运动软件中的社群等。第三,存在于各类贴吧、论坛中的网络体育组织,如百度贴吧和天涯论坛中的体育兴趣群组等。第四,存在于各类专业的运动门户网站的网络体育组织,如途野网、8264户外网等。

  • 网络体育组织特征多样,从组织学的视角总结其特点如下。①组织结构扁平化。不同于正式体育组织的金字塔科层结构,网络体育组织成员身份相对平等。组织的管理者与成员间可以直接交流,呈现出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特征。②组织性质非营利。由于网络体育组织成员因体育趣缘结识,其初衷是促进体育交流和学习,线下活动若涉及费用也是成员自愿缴纳,并非强制,活动经费支出也仅限于开展活动,符合非营利性特征。③组织管理柔性化。与传统科层制下达行政命令的刚性管理模式不同,网络体育组织活动的参与与内部管理都具有自愿性而非强制性,大多事务的决策是成员间商量决定的结果,不做绝对的强制要求,表现出管理柔性化的特征。④组织边界模糊。一般而言,正式体育组织的活动场地固定、成员加入和流动也相对稳定规范,不同正式组织之间有着明显的物理界限,边界相对清晰; 而网络体育组织大多存在于互联网,活动场地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强,甚至各类组织彼此间多有重叠交叉,边界模糊。

  • 2 形成动因:网络体育组织兴起的多维视角解读

  • 2.1 社会原子化背景为网络体育组织发展奠定基础

  • 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制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重要管理形式,其具有集诸多社会功能于一身的高度组织化特点,群众体育工作亦是如此,基本上都是通过单位范围内的政治动员来推动与维系。之后,单位制的解体与街居制的形成,在极大释放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形成了社会成员的“原子化”状态,表现为“去组织化”的特点。但囿于“再组织化”机制缺乏,大量体育人口游离在各类体育组织与团体之外。个体彼此间的联系,以及与其他社会群体与组织的联系均在不断地弱化。而网络空间恰好凭借着其匿名性、扁平化的优势,客观上为大量处于原子化状态的个体提供了“再组织化”的机会与可能。开放且巨大的结社空间吸引了大量个体加入,形成了众多规模不等、类型不同、兴趣各异的网络体育组织,演绎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景象。

  • 2.2 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体育组织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信息技术作为传递与加工信息所使用的一切技术的总称,是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与应用的手段与方法[8],其中便涵盖了报纸、广播等传统信息媒介及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形态[9]。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革命性动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与互动空间。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成为网络体育组织兴起的重要技术支撑。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教育、社交等活动已与互联网深度交融。随着传统意义上属地化的单位体育的消解与社区体育的兴起,互联网为人们健身交流与结伴锻炼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既可以线上进行体育知识文化交流,也可以利用各大网络平台完成体育组织建构,进而开展线下体育活动。

  • 2.3 社区体育发展供需失衡为网络体育组织发展创造机遇

  •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们得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享受相对充足的闲暇时间。体育的休闲属性正逐渐被人们认识与重视,通过体育运动漫度闲暇时光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当下原有政府单向牵头为社区提供普适性的体育公共服务已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受困于社区体育设施不足、体育场地匮乏、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很多人开始走出社区,通过网络来寻求符合自身体育兴趣的网络体育组织,在更广阔的地理空间进行体育交流与锻炼。于是,“约跑组”“驴友”“骑行族”等网络体育组织蓬勃发展起来,在更多元的空间中展现我国全民健身的新变化。

  • 2.4 个人选择行为理性化为网络体育组织发展注入活力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在日常交往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工具理性色彩[10]。对于人际关系网络而言,个体更愿意选择与自身价值观念与兴趣偏好相同者进行联结。在当下个体价值观念多元且分化的背景下,当相同或相近地域的社区居民之间的价值观念存有差异,异质性较高时[11],他们多元分化的价值诉求注定无法在某一特定范围内被同时满足,其结果便是个体的利益诉求开始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延伸,社会关系网络将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范围,从而延伸、建立一种脱域性的社会关系网络。越来越多的个体开始寻求脱域性的体育组织来满足自身的体育需求,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与自己体育趣缘相同的挚友,也为网络体育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 3 价值意蕴:网络体育组织存在的现实价值

  • 3.1 政治层面: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建设

  • 公民社会是指“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社会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12]囿于国内政治制度环境,实体社团发展受到政府自上而下的管制,公民结社权并未很好发挥,而网络结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结社行为的不足[13]。公民的自我意识与自主意识不断觉醒,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规模较大的网络体育组织可以发挥政策上情下达的作用,有利于群众更好地了解相关体育政策,促进政府顶层设计的顺利实施。网络体育组织为公众政治参与提供了渠道,促进了我国公民社会建设。

  • 3.2 社会层面: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 网络体育组织对于服务全民健身战略与健康中国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有效推动了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从和谐维度看。第一,结缘于网络媒介的组织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并不在乎参与者的身份、职业、职务等社会背景,这极大促进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交流,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二,经济社会人们工作、情感、学业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网络体育组织具有参与成员的匿名性、组织建立与加入的简易性等特点,这为个体的情绪表达、压力释放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依托,有效缓和了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具有社会和谐发展“安全阀”的作用[14]。从健康维度看。没有人民身体健康,就没有社会的健康发展。第一,网络体育组织丰富了广大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渠道,加入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网络体育组织正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这为我国潜在的体育人口提供了“再组织化”的可能,有效增进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第二,网络体育组织还利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在去中心化、权力扁平化、成员匿名性的组织氛围中,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平等,享受到来自组织成员的关心和抚慰,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烦恼,有利于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 3.3 经济层面: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 体育产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性力量,进而促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与群众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15]。当前网络体育组织数量庞大,涉及运动项目种类繁多。体育爱好者若想参与线下体育活动,配备相关的运动设备必不可少的,直接促进了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销售业的发展。网络体育组织成员已成为体育用品消费的主力群体之一,对未来体育产业的稳定与繁荣有着难以估量的潜力。

  • 3.4 文化层面:弘扬体育文化与精神

  • 体育文化的核心功能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人和社会的发展建立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从而推进社会进步[16]。组织、活动类型多样的网络体育组织,是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如诸多气功和太极拳的网络体育组织,吸纳培养年轻新成员,举办健身气功、太极拳等活动,无形中传承光大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此外,网络体育组织作为一种志愿性质的组织,组织成员因趣缘结识,组织整体具有较强的担当意识与奉献精神,是社会志愿服务群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 4 现实图景:网络体育组织发展的实然境遇

  • 4.1 安全事故频发:网络体育组织成员安全知识不足

  • 网络体育组织自身组织层级不清、边界模糊、成员身份复杂等[1],为日后活动开展埋下了安全隐患。比如户外体育活动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倘若组织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且参与成员自身的安全常识匮乏,则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危及生命。如2013年,经由某户外网站相互结识的38位驴友自发组织穿越浙江省温州市莒溪大峡谷的户外活动,由于户外经验参差不齐,导致1名驴友死亡。近年来,此类事件频出,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外部监管与内部自治综合治理,以促进网络体育组织健康平稳发展。

  • 4.2 资源获取障碍:网络体育组织谋求外部资源支持受限

  • 资源包括有形的人才、资金及无形的权力资源等,当组织内部难以自给自足时,对外部的资源依赖与交换就显得十分必要[17]。网络体育组织的资源获取渠道受限,因此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在资金方面,由于大多网络体育组织处于“非法”状态,缺少来自政府的资金扶持,基本都是通过成员自行捐助来解决经费问题,缺少制度化与规范化的筹资路径。这极大限制了网络体育组织的发展。一骑行组织负责人谈到:“在开展大型活动时,对讲机、相关设备及车辆维修工具等都是必备的。虽然也有少量商家会给予我们一些资金赞助,但缺口部分还是需要骑友们均摊。”其次,人才资源匮乏。当前大多组织主要依托成员个人的力量提供无偿服务,大部分组织的管理者往往就是组织的创建者,人才支持不足。以网络论坛兴起的骑马组织“马疯窝骑士运动俱乐部”为例,该组织的整个网站和论坛运营、活动组织与筹办只有2个人负责,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他们表示骑马是非常专业的运动,亟需更多专业人才加入[18]。资源获取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络体育组织向更高层次发展。

  • 4.3 法治建设滞后:网络体育组织发展缺乏制度性的监督管理

  • 随着网络体育组织的蓬勃发展,先天性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其总体上仍然处于法律管辖的“灰色地带”。网络体育组织的相关法律存在一定的缺失与滞后,当前均无针对该类型体育组织的法律法规。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当前我国社会团体并不包括网络组织。“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社会团体管理体制也并不适用具有高度虚拟性、跨区域性与流动性的网络体育组织。

  • 以“黎明脚步组织”为例,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仍然无法通过注册登记为全国性的正式组织,无法拿到合法身份,在举办活动时受到多种限制,与多个部门协调沟通成本极大,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发展[19]。某网络骑行组织的负责人也谈到:“当前在北京要想注册特别麻烦,既要有负责人又要有自己的办公场地和工作人员,民政局审批手续也较为繁琐,我们只是通过互联网开展骑行活动,这些要求目前我们都无法达到。”

  • 5 未来展望:网络体育组织发展的路径构建

  • 5.1 内外双向助力:共同推动网络体育组织安全平稳发展

  • 安全事故频发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内部层面,第一,组织创建者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互联网运营、管理学以及各类运动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用自身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理念赢得成员的普遍认同,进而提升团队内部凝聚力[20]。第二,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加入组织的方式、参与活动的方式等,保障组织的运作标准化、流程化,促进组织发展规范化、制度化。第三,组织成员应加强辨别能力,提升自身安全意识。在服从组织规章制度的同时,若发现组织活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切勿贸然参与。对谋求不正当利益的组织要大胆举报。平时也要善于自学相关知识,在危难来临时能够保护好自己。

  • 组织外部层面,第一,要完善相关监管制度。明确将网络体育组织作为监管对象。体育局、民政局等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组织创建、活动开展等工作都需经过严格审核,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对网络体育组织进行检查,切实发挥监管作用。第二,完善相关应急救援体系。重点监控户外事故的高发地区,设置一系列预防措施,完善活动前备案制度,设立专业的户外应急救援队伍,保证救援队伍对组织的活动路线、时间等信息充分掌握,在危难时刻可以及时进行救援。

  • 5.2 深化组织改革:发挥正式体育组织的吸纳效应

  • 一般而言,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拥有一定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以及一定的社会资本与人脉关系等有形和无形资源。但也要认识到当前正式群众体育组织还处于层级断裂、块状分割的碎片化状态,暂时难以发挥对其他组织的吸纳与凝聚作用[21]。为强化其吸纳作用,一是要加快推动各类正式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改革,使其运作更加民间化,加快政社分离进程,使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真正成为了解、满足当地群众体育需求的体育组织,从而释放其吸纳作用。二是要推动当前有关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内生型体育组织创造条件,使其成为正式组织,从而激发更大范围的社会活力,有能力、有意愿去吸纳其他各类组织,形成良性互助的循环。

  • 5.3 合法身份探寻:加强网络体育组织的法治建设

  • 将网络体育组织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依法依规对其进行管理是当务之急。首先,对于当前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完善与修订,将其覆盖范围延伸至网络体育组织,包括对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登记、注册、管理与自律机制等问题作必要说明。其次,为解决法律监管滞后问题,考虑制订《网络结社管理暂行办法》,以此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22]。最后,要注重标杆的设立。对于延伸至线下的网络体育组织,发掘其中规模较大、活动频繁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典型,推动其建立实体化的机构,给予其合法身份,探索建立一种有利于网络体育组织转向实体正式机构的“孵化机制”。通过“品牌标杆”的示范宣传,发挥对其他组织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 参考文献

    • [1] 黄亚玲,邵焱颉.网络体育组织发展:虚拟与现实的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1.

    • [2] 周启迪.网络时代我国体育虚拟组织成长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 [3] 沈可.我国网络体育社团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5(1):5.

    • [4] 郑振宇.转型时期中国网络社团的兴起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电子政务,2015(10):27.

    • [5] 姜宇.论网络社团及其法律规制基准[J].行政科学论坛,2014,1(5):38.

    • [6] 李强.强国家背景下社会组织的生成逻辑与发展倾向[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28(4):41.

    • [7] 李强.网络社团的产生、发展与治理[J].中州学刊,2019(8):85.

    • [8] W.米切尔斯基,桑秀国.高级信息技术:机会与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1998(1):47.

    • [9] 王山.新中国70年信息技术变革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回顾与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8):8.

    • [10] 兰亚春.居民关系网络脱域对城市社区结构的制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4):122.

    • [11] 蔡禾,贺霞旭.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2):133.

    • [12]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09.

    • [13] 熊光清.中国网络社团兴起的影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65.

    • [14] 张基振,虞重干.中国民间体育保护与发展实践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21.

    • [15] 潘玮,沈克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价值内涵、机遇挑战与治理路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2,36(3):38.

    • [16] 陈玉忠.创新社会管理:深化体育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J].体育科研,2012,33(1):5.

    • [17] 何艳玲,周晓锋,张鹏举.边缘草根组织的行动策略及其解释[J].公共管理学报,2009,6(1):48.

    • [18] 高慧.网络化民间体育组织及其对大众体育影响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 [19] 冯晓丽,李秀云.新媒体时代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以“黎明脚步组织”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2):36-39.

    • [20] STRADER T J,LIN F R,SHAW M J.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virtu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1998,23(1):75.

    • [21] 汪流,高宣.脱域健身共同体的形成与应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02):173.

    • [22] 石国亮,廖鸿,许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参与网络结社管理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4(2):113.

  • 参考文献

    • [1] 黄亚玲,邵焱颉.网络体育组织发展:虚拟与现实的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1.

    • [2] 周启迪.网络时代我国体育虚拟组织成长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 [3] 沈可.我国网络体育社团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5(1):5.

    • [4] 郑振宇.转型时期中国网络社团的兴起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电子政务,2015(10):27.

    • [5] 姜宇.论网络社团及其法律规制基准[J].行政科学论坛,2014,1(5):38.

    • [6] 李强.强国家背景下社会组织的生成逻辑与发展倾向[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28(4):41.

    • [7] 李强.网络社团的产生、发展与治理[J].中州学刊,2019(8):85.

    • [8] W.米切尔斯基,桑秀国.高级信息技术:机会与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1998(1):47.

    • [9] 王山.新中国70年信息技术变革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回顾与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8):8.

    • [10] 兰亚春.居民关系网络脱域对城市社区结构的制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4):122.

    • [11] 蔡禾,贺霞旭.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2):133.

    • [12]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09.

    • [13] 熊光清.中国网络社团兴起的影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65.

    • [14] 张基振,虞重干.中国民间体育保护与发展实践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21.

    • [15] 潘玮,沈克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价值内涵、机遇挑战与治理路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2,36(3):38.

    • [16] 陈玉忠.创新社会管理:深化体育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J].体育科研,2012,33(1):5.

    • [17] 何艳玲,周晓锋,张鹏举.边缘草根组织的行动策略及其解释[J].公共管理学报,2009,6(1):48.

    • [18] 高慧.网络化民间体育组织及其对大众体育影响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 [19] 冯晓丽,李秀云.新媒体时代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以“黎明脚步组织”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2):36-39.

    • [20] STRADER T J,LIN F R,SHAW M J.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virtu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1998,23(1):75.

    • [21] 汪流,高宣.脱域健身共同体的形成与应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02):173.

    • [22] 石国亮,廖鸿,许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参与网络结社管理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4(2):113.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