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跆拳道比赛最终战绩受体能、心理、规则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1]。运动员在经过长期大量训练后,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尤其在紧张的比赛氛围下更能表现出其动作使用习惯。而利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对这些习惯和特征进行呈现,则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此,本研究通过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将运动员在赛场上使用的技战术情况进行数据分析[2],旨在挖掘出有价值的技战术特征线索,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比赛诊断,改进自身技术,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战术策略最终实现克敌制胜。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以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跆拳道比赛的60名运动员(男子+80kg级13名,女子+67kg 级15名,女子-49kg级 15 名,女子-57kg 级17名)共计120场比赛数据为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录像观察法
-
研究采用慢放、回放和暂停等方式,以秒为单位对以上运动员的比赛录像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并记录运动员在赛场上得失分时的技战术使用情况,作为本研究所需要的数据[1]。
-
1.2.2 数理统计法
-
根据资深教练及专家的建议,本研究数据统计的内容包括时局、运动员实战势方式、假动作、犯规情况等53列指标,以及每位运动员得失分时的技战术使用情况。共有1623行记录,其中包括男子+80kg级运动员197行数据,女子+67kg级运动员380行数据,女子-49kg级运动员 574 行数据,女子-57kg 级运动员 472行数据。将以上60名运动员的技战术使用情况通过地域、时局、体重3个主要指标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以研究世界各地运动员的技战术使用特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于时局的技战术特征分析
-
跆拳道比赛的开局是否顺利,能否领先对手率先得分占据赛场主动,对跆拳道比赛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奥运会这种世界级顶尖赛事,开局与技战术应用得顺利与否,将会对运动员后续比赛的战术心理、对抗信心、比赛气势与技战术发挥与应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3]。本研究以时局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究,旨在挖掘出首局得首分与比赛胜负的联系。其中得首分/失首分是指在第1次计分的交手回合中运动员得分或者失分。
-
在本次统计的120场比赛数据中,63场最终胜利,57场最终失败。其中,57场首局得首分,57场首局失首分,6 场首局无得失分(表1)。纵向分析,在63场胜利场次中,首局得首分的为43场(68.25%); 57场失败场次中,首局得首分的仅14场(24.56%)。并且6场首局无得失分的比赛中,有3场为第2局得首分且最终胜利。可见,开局率先得分对运动员技战术发挥、占据赛场主动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增加运动员获胜概率。横向分析,采用首局得首分策略的 57 场比赛中,43 胜 14 败(75.43%、 24.56%)。因此,高水平的对战中,运动员一定要树立初战即是决战、第1分就是胜负的思想意识[3]。
-
研究还发现,若首局失首分,则首局往往处于落后状态。在17场首局失首分但最终胜利的比赛中,有12场首局处于落后状态。对此12场逆风局比赛深入研究发现,从第2局开始,运动员主动进攻总计60次,大于被动迎击48次,更远大于反击7次,因此逆风局主动进攻可以增加获胜几率。另外,此次研究未发现前2局落后而第3局反超的情况。并且此次统计中存在8场金赛局,其中反击横踢胜利2场,迎击得分胜利2 场,犯规得分胜利1场,进攻胜利1场,反击失败1场,犯规失分失败1场。可见,6场胜利的金赛局中,仅1场为进攻,因此建议运动员在第 4局的金赛局应以保守打法为主,不可贸然进攻[4]。
-
2.2 基于地域的技战术特征分析
-
在国际赛事中,运动员所采用的技战术方法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由于大洋洲和难民代表队样本较少,因此本节只讨论欧亚美非4个地域运动员的技战术使用特点。具体为欧洲17名运动员38场,亚洲21名运动员45场,美洲10名运动员18场,非洲7名运动员11场,共计112场比赛数据。
-
2.2.1 首局首分的技战术使用特点
-
研究发现,在首局采用得首分策略的运动员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欧洲选手使用该策略占比最大,为47.36%,非洲选手仅为9.09%; 且欧洲选手胜率最大,为 60.52%,非洲选手仅为 9.09%(表2)。
-
注:括号中数字为百分比
-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地域的运动员在首局得首分时所采用的技战术存在差异(图1 和图2)。面对首局首分,各地域运动员都较多地选择了踢法技术,且欧洲与亚洲运动员使用假动作次数多于美洲与非洲。而在战术使用方面,欧洲运动员进攻 23 次,迎击 10 次; 亚洲运动员进攻 20次,迎击31次; 美洲运动员进攻6次,迎击 4次; 非洲运动员进攻5次,迎击6次。表明在开局打法方面,欧美运动员更倾向于主动进攻,而亚洲与非洲运动员更习惯于被动迎击。另外,反击战术在比赛中产生有效得分与失分的次数较少,并且反击战术在每局的开局阶段中使用得更是寥寥无几,因此不对反击战术进行分析。
-
图1 不同地域运动员面对首局首分的技术使用情况
-
图2 不同地域运动员面对首局首分的战术使用情况
-
2.2.2 第2局首分的技战术使用特点
-
如图3所示,面对第2局首分,亚洲运动员使用的假动作次数多于其他地域的运动员,并且第2局中亚洲运动员提膝动作使用次数多于踢法。这与图1所示首局首分打法中亚洲运动员提膝动作使用次数少于踢法动作截然相反。与图1 比较可知,运动员在面对第2局首分时假动作使用次数少于首局,反映出运动员在首局普遍采取试探策略[5]。同时这也提示我国运动员,若能缩短洞察对手的时间,则可在赛场上更早地占据主导地位,增大获胜几率[6]。图4显示,面对第2 局首分,各地运动员都倾向主动进攻,而亚洲运动员表现得更明显。
-
图3 不同地域运动员面对第2局首分的技术使用情况
-
图4 不同地域运动员面对第2局首分的战术使用情况
-
2.2.3 第3局首分的技战术使用特点
-
由图5可知,不同地域运动员面对第3局首分所采用的假动作中,踢法明显多于步法、身体、提膝。亚洲运动员4种假动作都有涉及,欧洲运动员只采用踢法和提膝,美洲与非洲运动员只采用踢法。可见,在第3局中运动员开局使用的假动作种类少于第2局,更集中于踢法。
-
图5 不同地域运动员面对第3局首分的技术使用情况
-
由图6可知,欧洲运动员进攻次数多于迎击,亚洲运动员进攻次数少于迎击,美洲与非洲运动员进攻与迎击几乎持平。表明欧洲运动员在第3局开局打法上倾向于主动进攻,而亚洲运动员则偏于防守。
-
图6 不同地域运动员面对第3局首分的战术使用情况
-
2.2.4 不同地域运动员拳技术使用特征分析
-
虽然跆拳道是以腿部动作为主要得分技法的竞技体育项目,但研究发现腿部动作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性,而运动员的出拳次数却带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且用拳击中对手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得分技术,故对拳技术使用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发现,120场比赛中,欧洲运动员右拳使用次数是左拳使用次数的1.83倍,亚洲运动员这一数据为1.66倍,美洲运动员这一数据是3.75倍,而非洲运动员为1.2倍,且美洲运动员出左拳次数最少,只有4次。因此可针对美洲与非洲运动员不善于使用左拳得分的弱点得分。此外统计结果还显示,非洲运动员的平均出拳次数最高为2 次,而美洲运动员的平均出拳次数最低为1.05 次,因此我国运动员比赛时可以有意识地提防非洲运动员的拳法,同样针对美洲运动员出拳次数少的特点可以选择主动出击。
-
2.2.5 不同地域运动员实战势运用情况
-
跆拳道的实战势不仅是对抗的基本姿势,也是进攻与防守的准备姿势,还是决定运动员技战术能否高水平发挥的重要姿势[7]。统计发现,欧洲与亚洲运动员在4种实战势方式中右开势占比最大,而美洲与非洲运动员左开势站架占比最大(图7)。因此我国选手比赛时可以调整站位,逼迫竞争对手使用其不擅长的站位进行比赛,进而增加比赛胜率。
-
图7 不同地域运动员实战势运用情况分布图
-
2.3 基于体重级别的技战术特征分析
-
分别从男子+80kg、女子+67kg、女子57kg、女子-49kg这4个不同体重级别运动员中随机抽取10名运动员的10场比赛数据,根据同质同场的原则对犯规与技战术使用情况进行比较[8]。
-
2.3.1 不同体重级别运动员犯规情况分析
-
研究发现不同体重级别的运动员犯规情况存在差异。由表4可知,倒地与提膝阻碍的犯规次数都是随着运动员体重的减小呈现增加趋势,抓、推与出界犯规次数除+80kg外,也是随着运动员体重级别的减小呈现增加趋势。同样,体重越小的运动员犯规失分越多; 除+80kg外,依然是体重越小犯规得分越多。因此,体重较小的运动员可以主动造成对手犯规以此增加自身获胜几率,同时注意减少犯规失分以免给对手可乘之机[9]。
-
2.3.2 不同体重级别运动员技战术使用情况分析
-
将不同体重级别运动员使用侧踢、横踢的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见图8。在前侧踢、后侧踢、前横踢、后横踢4个动作中,后侧踢动作使用次数最少,且体重越小的运动员,前侧踢、前横踢使用次数越多。将不同体重运动员使用假动作的次数进行比较,发现体重小的运动员使用假动作次数明显多于体重大的运动员,即-57kg与49kg级运动员假动作使用次数明显多于+80kg 和+67kg级运动员,并且各体重级别的运动员踢法的假动作使用次数均明显多于步法、身体和提膝。另外,体重小的运动员比体重大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倾向于使用摆踢、里合和下劈动作。值得注意的是,女子-49kg级作为最小的体重级别,具有技术运用全面、使用技战术次数多的显著特点[10]。因此小体重级别的运动员应加强多种技战术的训练,不可有技术短板,这样面对灵活的对手时才能游刃有余。
-
图8 不同体重级别运动员技战术使用情况
-
3 孙宏义、郑姝音基于时序的动作特征分析
-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跆拳道代表队共有2 名男运动员和4名女运动员出战,其中男运动员中孙宏义是首次参加奥运会且进入4强,是名非常有潜力的运动员; 4 名女运动员虽均止步 8 强,但郑姝音是上届奥运会的金牌得主。另外,时序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大且相同维度重复取值,并且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分,因此跆拳道比赛的动作数据具有典型的时序性。综合以上两点,本研究以孙宏义4场、郑姝音2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赛数据挖掘出这2名运动员此次赛场上的时序动作特征。
-
3.1 孙宏义的时局动作特征分析
-
由图9可知,在第1场与英国运动员的比赛中,孙宏义假动作只使用 2 次,且均为步法,均出现于第1局; 前侧踢使用35次,前横踢使用23次,后横踢使用16次,前侧踢使用次数明显多于后侧踢、前横踢、后横踢; 进攻次数明显多于迎击、反击; 后撤防守在第1局中使用 1 次,第 2 局使用 5 次,第 3 局使用5 次; 击打躯干次数明显多于击打头部,击打头部共使用6次,其中3次位于第2局,说明击打头部动作主要运用于第2局比赛中; 采用左开势(2号)的站架姿势时主要使用前侧踢与前横踢等技术动作。
-
注:竖轴数字代表不同动作,具体为1左闭势、2左开势、3右闭势、4右开势、5步法、6身体、7踢法、8 提膝、9手推、10前侧踢、11后侧踢、12前横踢、13后横踢、14推踢、15左拳、16右拳、17反向横踢、18摆踢、19后旋踢、20前下劈、21后下劈、22旋风踢、23双飞、24后踢、25推+踢、26多次发力、27进攻、28迎击、29反击、30后撤防守、31头、32躯干。横轴所列时间为运动员全场比赛时间,其中0—120s秒为第1局,120—240s为第2局,240—360s为第3局,360—420s为第4局。下同
-
图9 孙宏义第1场比赛时局动作分析图
-
由图10可知,在第2场与克罗地亚运动员的比赛中,孙宏义假动作使用了6次,3次出现于第2局,3次出现于第3局; 前侧踢使用 13 次,前横踢使用48次,后横踢使用8次,前横踢使用次数明显多于后侧踢、前侧踢、后横踢; 进攻次数明显多于迎击、反击; 击打躯干次数明显多于击打头部,击打头部共使用7次,其中5 次出现于第3局,说明击打头部的动作主要运用于第3局比赛中; 采用左闭势的站架姿势时主要使用前横踢技术动作。
-
图10 孙宏义第2场比赛时局动作分析图
-
由图11可知,第3场与俄罗斯运动员的比赛中,孙宏义使用了8次步法、4次提膝的假动作,且该2种假动作同时使用了4次,第3局比赛中没有使用假动作; 前侧踢使用15次,前横踢使用13次,后横踢使用11次; 进攻次数明显多于迎击、反击; 击打躯干次数明显多于击打头部,击打头部共使用5次,其中4次出现于第2 局,说明击打头部主要运用于第2局比赛中; 采用左开势的站架姿态时主要使用前侧踢、前横踢、后横踢等技术动作。
-
图11 孙宏义第3场比赛时局动作分析图
-
由图12可知,第4场与古巴运动员的比赛中,孙宏义共使用了5次步法、4次提膝的假动作,且该2种假动作同时使用了4次; 前侧踢使用33次,前横踢使用21次,后横踢使用2次; 进攻次数明显多于迎击反击次数; 击打躯干次数明显多于击打头部,击打头部共使用5次,其中 4次出现于第2局,说明击打头部的动作主要运用于第2局比赛中; 采用左开势的站架姿势时主要使用前侧踢、前横踢的技战术动作。
-
图12 孙宏义第4场比赛时局动作分析图
-
通过研究孙宏义的4场比赛发现,当使用左开势站架时主要使用前侧踢,技术方式较为单一,而使用左闭势站架时主要使用前侧踢、前横踢、后横踢,技术动作较为丰富。后期的训练中,可丰富左开势站架时的技术方式,还可以加强拳技术训练,通过拳技术得分。另外,我国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推踢使用率较低,孙宏义也存在此短板,建议今后增加推踢使用率以增加得分几率[11]。
-
3.2 郑姝音的时局动作特征分析
-
图13 郑姝音第1场比赛时局动作分析图
-
图14 郑姝音第2场比赛时局动作分析图
-
由图13可知,在第1场与洪都拉斯运动员对战的比赛中,郑姝音假动作使用了2次; 进攻次数明显多于迎击、反击; 击打躯干次数(38 次)明显多于击打头部(17 次); 摆踢使用 7次,后旋踢使用1次,前下劈使用8次,前侧踢使用27次,前横踢使用7次,后横踢使用7次; 采用右开势站架姿势时主要使用前侧踢技术动作,并且在第1局前10秒和第2局前10秒都使用过前横踢动作,说明郑姝音在前2局开局打法上倾向于使用前横踢技术,而在第3局开局打法上没有使用前横踢,后横踢技术则在每局后半场出现。
-
由图14可知,在第2场与法国运动员的比赛中,郑姝音假动作使用了2次; 进攻次数明显多于迎击、反击; 击打躯干次数明显多于击打头部; 前侧踢使用24次,前横踢使用48次,后横踢使用6次,前下劈使用3次,摆踢、后旋踢均为0次,可知郑姝音采用右闭势站架式姿势时前横踢的使用次数多于前侧踢、后横踢,说明在侧踢与横踢动作方面,较右开势时更加丰富,但摆踢、后旋踢、下劈动作使用次数较右开势有所减少。下劈动作是女子运动员取胜的杀手锏[12],因此建议郑姝音要注意技术的平衡,使用右闭势时依然能灵活使用下劈方可增大获胜几率。
-
4 结论与建议
-
(1)若首局得首分,则可增加获胜概率,因此运动员要树立初战即决战的意识。
-
(2)建议运动员在第4局的金赛局中以保守打法为主,这样可增加获胜概率。
-
(3)若首局失首分,则首局往往处于落后状态。对首局落后但最终胜利的逆风局比赛研究发现,主动进攻次数多于被动迎击。因此,若首局落后,则第2局与第3局更应主动进攻而不是被动迎击。
-
(4)欧美运动员较亚非运动员更倾向于开局进攻,欧洲运动员第2局开局犯规失分概率较高,可针对此弱点主动造成其犯规失分而加大获胜几率。
-
(5)体重小的运动员较体重大的运动员犯规次数更多,且更喜欢使用假动作与摆踢。
-
(6)我国选手孙宏义在使用左开势实战势时主要使用前侧踢,技术较为单一,可对此加强训练,还可加强拳技术训练,增加拳法使用次数进行得分。郑姝音在前2局开局前10秒倾向于使用前横踢动作,而在第3局的开局打法上没有使用前横踢的习惯,并且在后半局倾向于使用后横踢技术。建议郑姝音在使用右闭势实战势时加强下劈动作的训练。
-
参考文献
-
[1] 奚冰青.不同比赛回合及结果的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21.
-
[2] 高志红,艾康伟,王志杰.韩国跆拳道运动员防守技战术应用特点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1):135.
-
[3] 高志红.第29届奥运会跆拳道资格赛中国队主要对手的战局战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6):66.
-
[4] 谯伟.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战术分析[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1.
-
[5] 李志敢,罗兴华,陈润麟,等.跆拳道比赛各局心理特征、运动能力变化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0(4):114.
-
[6] 高志红,马振水.对当前我国竞技跆拳道技、战术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C]//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5.
-
[7] 姚强,高志红.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技战术特点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5):78.
-
[8] 任小平.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跆拳道比赛女子技战术统计与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
[9] 高志红,鲁凡,张雷,等.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第十五届亚运会选拔赛防守技术应用情况的调研[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95.
-
[10] 颜红伟,单威,高志红.我国跆拳道女子-49kg级运动员主要对手的技术运用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112.
-
[11] 易海婷.2015年跆拳道世锦赛优秀男子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
[12] 李香君.新规则下第16届亚运会跆拳道比赛得分技术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2):122.
-
摘要
采用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60名跆拳道运动员的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世界各地运动员在此次奥运会中应用技战术的特点。认为,若首局得首分,则可增加获胜概率;若首局失首分,则首局往往处于落后状态,此时主动进攻可以增大获胜几率;采用首局得首分战术的运动员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欧洲选手使用该战术占比最大为47.36%,非洲选手占比最小为9.09%,并且欧洲选手胜率最高为60.52%,非洲选手胜率最低为9.09%;我国选手孙宏义在使用左开势实战势时技术较为单一,可对此加强训练,郑姝音在使用右闭势实战势时可加强下劈动作的训练。旨在为我国运动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比赛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video observ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videos of 60 taekwondo athletes in the 2020 Tokyo Olympics, in order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kills and tactics used by athlet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e Olympic Games. It is believed that if the athlete gets the first score of the first round, the probability of winning can be increased. If the athlete loses the first score of the first round, he may lag behind his opponent in the first round and the active attack can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winning. The athletes who use the first-scoring tactics have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European athletes use this tactic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47.36%. African athletes use the tactic for the smallest proportion of 9.09%. European athletes have the highest winning rate of 60.52%, and the African players have the lowest winning rate of 9.09%. Chinese athlete Sun Hongyi uses a relatively single technique when using the left-open stance in actual combat, which can be strengthened by training. Zheng Shuyin can strengthen the cut down kick training when using the right-close stance in actual comba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Chinese athletes to mak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ompetition strategies.
Keywords
data analysis ; technology and tactics ; Taekwondo ; Tokyo Olym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