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形成了彰显中国特色、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的中国 “体育之治”,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在国家治理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系统、深刻、全面总结和梳理我国制度优势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 “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作出了战略部署。体育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体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之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有效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成功转化为推动体育发展的治理效能。立足我国体育发展 “三新一高” 历史方位,锚定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新目标,系统阐发社会主义制度在体育实践中的根本优势,深刻理解体育发展中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路径,全面梳理新时代体育实践中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主要成就,对于加快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体育实践中的彰显
-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国家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前提、根本依据和内在依托,国家治理是国家制度的集中体现和实现方式[1]。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通过彰显一个国家在制度设计、制度执行、制度环境等领域的优越性,为国家治理提供坚实保障和有利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从思想之源、力量之核、血脉之基、架构之道、精神之要等理论和现实维度,为实现中国 “体育之治”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
-
1.1 思想之源: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体育学说为立足点
-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体育学说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核心价值。马克思指出: “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 因此,体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题中之义。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方面,以促进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的体育实践。 “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从马克思主义体育学说中汲取力量,结合总书记丰富的体育阅历和长期的积淀思考,是新思想在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和深刻反映,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撑,在引领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魅力,成为推动体育治理现代化不断迈向新高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4]。
-
1.2 力量之核:以加强党对体育事业的领导为关键点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体育事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业,新时代党中央对体育事业给予高度关怀、寄予殷切希望,颁布了推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协同发展的方针政策,为丰富体育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内涵和外延指明了方向。办好中国体育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被体育发展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建构和发展中所总结的根本经验[5]。确保党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始终处于坚强领导核心地位,成为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本质主线,也会锻造走在时代前列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
-
1.3 血脉之基:以彰显体育发展中的人民性为落脚点
-
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最根本最重要的力量源泉[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谋利益的发展理念和为人民增福祉的实际行动,以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将初心、党心和民心紧紧相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夯实党执政兴国的根基血脉[7]。体育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体育治理是国家治理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实践活动,是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体育治理进程中坚定不渝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体育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夯实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体育发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才能真正将便民惠民利民暖民的体育事业落到实处。努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体育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需求,坚持体育发展为了人民、体育发展依靠人民、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开拓体育事业的奋斗目标,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打造成为亿万人民共同事业的沧桑正道[8]。
-
1.4 架构之道:以建立体育的新型举国体制为着力点
-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9] 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 “一呼百应、应者云集”,是我国国家制度中高效配置资源的智慧结晶、有益探索和优良传统。作为制度优势的主要体现,举国体制是促进我国多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制度法宝,尤其在竞技体育领域,对于快速有效配置有限体育资源,提升竞技运动水平居功至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时俱进创新举国体制的应用场景和实现方式,成为将制度优势持续转化成为治理效能的重大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社会协同作用作出重要指示,彰显出对通过建设新型举国体制保障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要求 “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10] 不断丰富举国体制的时代内涵,发挥好新型举国体制在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中的 “新型”优势,是体育强国建设中既关注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整体布局又突出重点的关键之策。
-
1.5 精神之要:以展现体育精神与文化自信为支撑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为源头,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愿景,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邃的精神追求和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用中国话语、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中国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出大众性、先进性和引领性等基本特征,成为党和人民强大精神支柱的动力源。体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社会影响持续扩大,内在意蕴愈发丰富,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对民族、国家、社会、个人的激励作用得到广泛而深刻的认同。以女排精神为主要特质的中华体育精神感染和鼓舞着一代代国人,在新时代为中国制度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持,成为国家治理 “中国体育实践”的丰富精神内涵。“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11] 伟大的中华体育精神所承载的文化涵养,为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进而实现中国梦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价值感召力、精神引领力和民族凝聚力,激发了全国各族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之钙。
-
2 新时代体育实践中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路径
-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体育领域中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持续转化,是体育事业发展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国,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这些都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全新探索、全新实践和全新创举,需要伟大斗争的推动、伟大工程的保障、伟大事业的支撑、伟大梦想的引领[12]。 “四个伟大”相互贯通、相互作用,贯穿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全过程,通过在发展中回应 “怎样干、谁来领导、干什么、干成什么”的理论和现实逻辑,将制度优势在党领导人民群众的深入认知、深刻认同和自觉践行中转化为体育治理效能,不断增强制度优势的引领力和治理效能的生命力。
-
2.1 伟大斗争推动:在体育发展中保持昂扬奋发精神状态
-
伟大斗争是统揽 “四个伟大”的前提,是最根本最崇高的精神状态,解决了 “怎样干”的问题。“伟大斗争”蕴含着践行历史使命的必然性斗争、锤炼政治品格的自觉性斗争和注重策略方法的灵活性斗争三重内涵[13]。站在 “两个大局” 交汇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风险和挑战,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的历史性课题,需要通过在体育事业中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来应对挑战、抵御风险、解决矛盾。通过伟大斗争滋养斗志,将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体育治理效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当前,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体育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体育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等现实堵点仍然存在,如后疫情时代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尚存短板、双循环格局下体育产业需转型升级、反兴奋剂工作任重道远等,系统抵御和化解体育发展中的重大风险刻不容缓,迫切需要激发体育工作者永不懈怠和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保持对体育发展风险和危机的清醒认识,以更加有效的斗争实践提升体育综合治理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斗争中化危为机、化险为夷,为开启体育发展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柱。
-
2.2 伟大工程保障:党的领导作为体育事业最高政治力量
-
推进伟大工程建设是 “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解决了 “谁来领导”的问题,能够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政治保障,实现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14]。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中之要,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育治理现代化必然是空谈,体育强国必定是空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5] 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走过的辉煌历程深刻昭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体育力量。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蓄力加码,在体育事业发展中不断将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形成了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动局面,体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开创性成就。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一以贯之将党的领导落实到体育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审时度势将党的体育方针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为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证、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主动的精神力量。
-
2.3 伟大事业支撑:建成体育强国和实现体育治理现代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的根本前提[16]。推进伟大事业解决了 “干什么”的问题,是治国理政的旗帜、方向和道路[17]。体育事业犹如冉冉升起的太阳,照亮了中国人民迈向健康生活、幸福生活、美好生活的宽广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领域展开的各项治理工作紧密围绕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决心更加坚定、信心更加饱满、方向更加清晰、干劲更加高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亿万人民自己创造的伟大体育事业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勇毅前行。当前,在实现体育治理现代化远景目标的指引下,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清晰可见。在保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中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注重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增强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胆识、谋略和担当,激发制度建设的强大活力和有效治理的强劲动力,为不断将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外交等宏伟事业推向新高度,赋予了无比坚定的底气和自信。
-
2.4 伟大梦想引领:将体育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最崇高最根本的利益,具有目标引领作用,解决了 “干成什么”的核心问题[18]。当历史的指针指向新时代,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9]。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掷地有声、振奋民心。从 “东亚病夫”向体育大国转变,再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迈进,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体育所承载的奋斗之情、拼搏之志、进取之心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意义重大深远,体育事业正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通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体育领域推进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20],不断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能力,把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体育治理效能,将体育事业融入民族复兴千秋伟业之中,为成就 “国之大者”,实现充分展示人类雄心壮志和政治智慧的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锐不可当的体育力量。
-
3 新时代体育实践中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历史性成就
-
中国制度凝聚中国智慧、讲述中国故事、汇聚中国力量、传递中国情怀。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在这一制度磅礴伟力的推动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呈现改天换地的崭新面貌,形成了从追赶迈向超越的发展路径。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迸发出的强劲活力,来自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讲,这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体育治理体系的必然成效,也是制度优势转化为体育治理效能的必然结果。
-
3.1 坚定党建统领,夯实政治根基,开辟了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谋划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体育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格局中,毫不动摇坚定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建引领的优势向体育治理效能转化。加强党的建设深刻体现于体育发展的设计、安排和运行之中,党在体育事业发展中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更为突出。通过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实现体育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中共中央 《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出台后,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更加扎实。中国足球协会、中国篮球协会等高层单项体育协会探索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序铺开,例如,江苏省体育总会大力加强体育社团党组织建设,成立省属体育社团党委以及60个省属体育社团党支部,实现了省属体育社团党的组织全覆盖[21]。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北京作为 “双奥之城”的魅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亮丽呈现了 “中国之治”的伟大力量。夯实体育事业中党的建设,成为把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之舵、提升体育治理效能、加快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 “制胜法宝”,汇聚起实现新时代体育跨越式发展无坚不摧的坚实保障和奇伟磅礴的强大力量。
-
3.2 坚守思想高地,铸造精神大厦,标注了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新高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新思想立足时代基础、体察时代大势、洞察时代风云、回答时代关切,以强大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推动实践、开创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体育工作,以大党大国领袖的历史担当和天下胸怀,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维度和战略高度,围绕体育强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建设小康社会、健康中国为发展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尊重规律为重要原则,以中华体育精神为精神力量,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视野宏大、思想深邃、内容丰富,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总目标、总任务、总布局等问题,为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核心力量,形成了体育发展的方针、原则和方法[22]。新时代体育管理体制机制实现重大突破,管办分离取得明显成效;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竞技体育成绩辉煌,东京奥运会硕果累累、北京冬奥会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青少年体育生机勃勃,体教融合深入开展; 体育产业蒸蒸日上,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体育文化、体育外交、体育科技、体育人才、体育法治等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再次吹响了 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冲锋号,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是彰显中国制度自信,实现中国 “体育之治”的信心之源和力量之泉。
-
3.3 坚怀为民初心,厚植人民情怀,实现了对体育事业发展认识的新跃升
-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 “能”,归根结底在于始终依靠人民群众这个 “铜墙铁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体育领域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 “人民至上” “健康至上”根本理念,着力打造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体育治理新格局,让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焕发新的光芒。一大批体育利民惠民政策措施精准到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体育问题,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计划继续滚动实施[23]。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落地,成为加快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 “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人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时的 35 岁增长至 2021年的78.2岁[24]。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愈发多元。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群众 “健身难”问题有效解决。截至 2021 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 397.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 34.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25]。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累计 270 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 1.91 名[26]。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亦写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统筹利用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建设40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项目[27],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幅改善,城乡间、地区间、人群间体育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始终坚持体育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新时代体育事业不断焕发崭新活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在紧紧联结民心中不断从愿景变为现实。
-
3.4 坚信法治道路,强化制度保障,开创了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实现体育治理现代化必须走好中国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法治道路是创造人民幸福生活、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立足国情、注重社情、彰显民情,突出 “顶层设计”与 “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在制度建设上满载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统筹和协调并举的结构优势和与时俱进开新局的动能优势,具有无以伦比、无法超越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依法治体是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关系体育发展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这条道路的正确指引下,依法治体成效显著。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颁布,为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架桥铺路; 2021年 《民法典》正式实施,为推动体育活动朝着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在2016年精准修订后,于2022 年6月进行全面修订,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全民健身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陆续出台,为促进体育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的良好制度环境。截至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惯例的体育法治体系已逐步建成,包括1部法律,7部行政法规,31部部门规章,165件规范性文件,269件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法治道路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是推动实现体育治理效能转化的 “定盘星”和 “压舱石”。
-
3.5 坚持协同创新,激发强劲活力,指明了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图景
-
“坚持开拓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我国体育发展已基本形成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坚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深入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小政府、强社团、大社会的体育发展新格局,是新时代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之举。进入新发展阶段,立足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体育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果。体育理论创新内涵丰富、体制创新成效显著、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例,科技创新融入办赛、参赛、观赛全过程,500 多家单位、超万名人员参与研发,通过推动5G、氢能出行、智能车联网、100%清洁电力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带动5G 通信、绿色出行、零排供能等产业发展[29]。体育与经济、教育、文化、旅游、卫生、科技等行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强大的综合功能和社会价值逐步显现; 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新兴项目与传统项目等项目间,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间,发达区域与老少边穷岛等地区间,男女老少身障人士等人群间协调发展。围绕体育绿色发展和人民健康生活,体育生态文明建设在山水林田湖草沙间生根发芽,一幅幅 “体育+旅游”“体育+康养”“体育+休闲”的生动画卷全面铺展。 “十四五”期间,全国将新建或改扩建 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绿色健身、生态康养的迫切需求[30]。体育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作用充分彰显。北京冬奥会吸引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冰雪健儿共享体育盛典,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为疫情困扰下的世界注入了信心和力量。中国体育日益走向世界体育舞台中央,展现出非凡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31]。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治理制度在体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回答了体育发展 “依靠谁、为了谁、如何做”的根本问题,更多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体育协同创新是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永无懈怠的改革和勇往直前的创新,注定为体育治理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 “活水清泉”。
-
4 结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锐不可当的革命锋芒和坚不可摧的改革气势,引领体育事业发展和创新,为新时代实现举世瞩目的中国体育之治汇聚了扛鼎之力,亦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一程提供了强大的自信和勇气。待至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二步甚至第三步,但未来的路程将更长、更伟大、更壮阔[32]。坚定不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治理效能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创举,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实践在中国大地上大放异彩,这是制度的光焰,也是时代的召唤,更是人民的重盼。
-
参考文献
-
[1] 陈振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与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构建[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11(1):3.
-
[2]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0.
-
[3] 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N].人民日报,2017-08-28(1).
-
[4] 国家体育总局.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
-
[5] 陈丛刊,王思贝.习近平关于全民健身重要论述的逻辑旨归、时代意蕴与实践引领 [J].体育科学,2021,41(12):39.
-
[6]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
-
[7] 韩庆祥.从党百年奋斗史汲取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J].人民论坛,2021(21):14.
-
[8] 陈丛刊,王思贝.坚持人民主体性: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导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1):13.
-
[9] 习近平.习近平用典:第二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482.
-
[10]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J].求是,2015(22):20.
-
[11]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北京冬奥会办赛精彩参赛出彩[N].人民日报,2018-02-28(4).
-
[12] 何毅亭.新时代·新思想: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1.
-
[13] 王向明,王晓佳.伟大斗争:概念考察、科学内涵与实践指向[J].邓小平研究,2022,39(1):67.
-
[14] 韩庆祥,张健.从“强国时代”的历史语境深入理解 “四个伟大”[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22(1):5.
-
[15] 编写组.改革开放简史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23.
-
[16] 何毅亭.百年大党何以引领新时代[M].北京:红旗出版社,2021:25.
-
[17] 韩庆祥,张艳涛.论“四个伟大”[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90.
-
[18] 辛向阳.新时代“四个伟大”的基本要求与精神实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2):5.
-
[19] 曲青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J].党史文汇,2021(9):4.
-
[2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24.
-
[21] 江苏省体育总会着力推动体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N].中国体育报,2021-07-21(5).
-
[22] 陈丛刊,陈宁.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新的历史方位[J].体育科学,2018,38(9):78.
-
[23] 肖伟,田媛,马永明.新时代我国全民健身服务国民健康的意义、困境与策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1,35(2):32.
-
[24] 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07-12)[2022-10-29].http://www.gov.cn/xinwen/2022-07/12/content_5700670.htm.
-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2022-02-28)[2022-03-06].http://www.gov.cn/xinwen/2022-02/28/content_ 5676015.htm.
-
[26] 参与全民健身共享美好生活:写在第十四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N].人民日报,2022-08-08(1).
-
[27] 零点一二平方米的“小”与“大”[N].中国体育报,
-
摘要
新时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体育实践彰显出制度内生逻辑的强大优势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体育实践中具有一系列制度优势,具体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体育学说是思想之源,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是力量之核,彰显体育发展的人民性是血脉之基,建设体育的新型举国体制是架构之道,展现体育精神与文化自信是精神之要。伟大斗争的推动、伟大工程的保障、伟大事业的支撑、伟大梦想的引领是在体育实践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路径。新时代体育实践中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坚定党建统领夯实了政治根基,坚守思想高地铸造了精神大厦,坚怀为民初心厚植了人民情怀,坚信法治道路强化了制度保障,坚持协同创新激发了强劲活力。
Abstract
The sports practice of transforming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into governance efficiency in the new era highlights the strong advantages and vitality of the endogenous logic of the system.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in sports practice.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is that adhering to the Marxist sports theory is the source of thought;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s the core of strength; highlighting the people’s nature of sports develop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blood; building a new national system of sports is the way of architecture; showing sports spirit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re the essence of spirit. The promotion of great struggle, the guarantee of great project, the support of great cause and the guidance of great dream are the fundamental ways to transform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into governance efficiency in sports practice. In the new era,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into governance efficiency in sports practice has made historic achievements.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of party building has consolidated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sticking to the ideological highland has cast a spiritual building; owning a firm heart of serving people’s feelings; believing the road of rule of law has strengthened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and adhering t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has stimulated strong vitality.
Keywords
institutional advantage ; governance efficiency ; sports practice ; new era ; “Four Greatness”